关灯
护眼
字体:

捡到一本三国志_历史系之狼【完结】(1482)

  “为何?!”

  “刘令公听闻噩耗,身子承受不住,如今还在急救,医师说,他很危险,不知能不能活下来……”

  “叔父?!”,虎儿瞪大了双眼,看了刘熙一眼,这才咬着牙,急忙走了出去,叫道:“给我找几个太医令,我要前往叔父家!”,齐悦又急忙为他准备,虎儿这才带着人离开了皇宫,诸葛亮走到了庞统的身边,说道:“士元,站起来罢……”,诸葛亮缓缓扶起了坐在地面上的庞统,庞统流着泪,沉默不语。

  “士元啊……现在最为重要的,是商议陛下的……谥号……然后就是安排太子的登基之事,太子的登基之事,极为的重要,必席要早些安排,另外啊,各地的奏表,就要劳烦庞令公了,如今天子不在,可是国事还是不能耽误啊,贵霜那边……”,诸葛亮正说着,庞统长叹了一声,抬起头来,赤红色的双眼看着诸葛亮,点了点头,“我明白了……”

  当百官听闻这些消息,前来拜见的时候,同样也是诸葛亮上前,领着众人一一去送别天子,又安排群臣操办天子的后事,诸葛亮忙碌了一整天,也不曾用膳,直到虎儿回来的时候,诸葛亮还在忙碌着,看到虎儿回来,诸葛亮急忙上前,询问道:“刘令公如何了?”,虎儿摇了摇头,说道:“还是没有醒过来,太医令还在医治呢,他们说,叔父的症状,与阿父是一样的……”

  “唉……”,诸葛亮叹息着,又说道:“殿下的登基之事,方才问过了宗正,以及礼府仆射,四月十二日最佳,殿下还是要早做准备的……”,虎儿摇着头,说道:“令公啊……我现在实在是没有精力去想登基的事情,这些事,能否再往后拖延一段时日呢?”

  诸葛亮拉着虎儿,走到了一边,低声说道:“殿下啊,这是不行的,我们都一样,甚爱天子,可是,陛下一直以来,最为担心的却是这大汉天下,必须要尽快登基,安抚庙堂,运河之策,官学之策,这两大政策还不能中断,陛下为此付诸心血,殿下莫非忍心看着这些政令中断么?作为人子,尽孝并不是一定要跪在那里哭,而是为阿父延续他的事业,殿下,便是陛下生命之延续……是我大汉之主……”

  刘衢许久都不曾言语,抿着嘴,神情恍惚的点了点头,“一切,都听令公的安排。”

  群臣送别天子之后,最先要决定的,便是天子的谥号,不过,这就成为了一个难题,因为连续三代都有庙号,刘熙作为第四代,是不该拥有庙号的,只是,刘熙功德又极大,没有什么污点,不给予庙堂也是说不清楚,众人最后还是去询问了大家崔琰的意思,崔琰言:“陛下之功德,高于礼,盖过法。”众人这才有了决定,庙号是定要给与的。

  经过七八天的商谈,群臣最后拿出了商定好的谥号。

  第0942章 天子登基

  在这期间,大臣们有各种提议,他们原先定下的庙号为“舜”,有以“仁圣盛明曰舜”的想法,这也算是很不错的谥号,奈何,虎儿却是不允,虎儿直接插手了庙号与谥号的定夺,将群臣聚集在宫内,闭着他们在自己面前商谈庙号,在他们商谈的过程中,虎儿更是死死盯着他们,在虎儿那颇有些压迫感的逼视下,有不少想以天子八庙的说法不给予天子庙号,还想要收回原先几个庙号的大臣们,此刻闭上了嘴。

  虎儿人高马大的坐在群臣的面前,比众人都要高出了几个头,因阿父逝世,双眼还是赤红色的,每当他看向大臣的时候,却能带来别样的压迫感,刘熙的压迫感来自于他的威望,而虎儿的压迫感就完全来自于他的体格了,光是那接近吕国丈的身高,站在那里,大臣们在他面前犹如孩童一般,如何敢反驳呢?

  “群臣可曾有更好的提议?”,虎儿看着众人询问道。

  “宽裕温柔曰容……”

  “不行!下一个!”

  “应事有功曰敏;明作有功曰敏;英断如神曰敏;明达不滞曰敏;闻义必徙曰敏;才猷不滞曰敏;好古不怠曰敏……殿下以为如何?”,又有大臣起身说道。

  “应事有功?哼,阿父一生之功绩,岂能以此概括!不行,再给我想,我阿父的功德千古未有,他的谥号也该是如此!!”,虎儿眼里燃烧着怒火,看着群臣,群臣被他看的有些怕了,看向了一旁的诸葛亮与庞统,在这些人内,太子殿下也就只能听得进诸葛亮,庞统这两个人的话了,诸葛亮迎着众人的目光,看向了太子,说道:“殿下所言极是。”

  好你个阿谀小人,吾等竟是看错你了!!

  群臣心里恨得牙痒痒,却又不敢多说什么,只能继续去想。

  “温良好乐曰良;理顺习善曰良……”

  “不行!”

  “大虑静民曰定;安民大虑曰定;纯行不爽曰定……”

  “不行!”

  就这样,虎儿一一否定众人之后,群臣都没有办法开口了,能够想的好谥号,都已经一一说出去了,这都不满意??群臣正在思索着呢,忽有一人站起身来,看着天子,附身大拜,那人却是站在最后方,看起来便不是庙堂的核心,直到天子的目光望向他的时候,众人这才回过头去,看到起身的那人。

  不少的人脸上露出了不屑的神色,起身的那人,四十多岁的年纪,面色黝黑,体格高大,原来是更卒府之左丞魏延,庙堂众人大多看不起他,他没有什么名师,更没有什么家世,何况他功利心太重,一心向上,这在那些淡泊名利的“贤才们”看来,就是个小人而已,何况这小人在进入庙堂之前,甚至都不识字,只是在这些年里读了些书罢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