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想到,这一点反而成为了王符的借口,他直接调集整个扬州的士卒,甚至还招来了投效的山越首领尤突,令他率山民,两者一同血洗了扬州内的世家大族,一时间,遍地哀嚎,天下震惊,而王符十分开心,他将这些世家豪强的耕地分给了山民,乃至与扬州百姓!
随后,他又从中原掉来善与耕作的农夫,以各地典农官为本,推行中原先进的农耕技术,开垦了江东大规模的荒地,在亲自经过了数次的考核之后,他派遣余杭县令陈浑在县南兴建大型蓄水工程,名叫南湖,以拦蓄苕溪溪水,在扬州之内大开水利工程,便直接将多数无法安置的山民投入到了工程之中。
这是从修筑道路之中学到的手段,让扬州瞬间有了起色,百姓们欢呼不已。
原本的建宁驰道,乃是从雒阳,一路经过兖州到达豫州,再从汝南到达徐州,可是王符又上奏庙堂,请求再从汝南修筑一条直达九江的驰道,人员可以从扬州山民之中调取,钱财必须要庙堂所支付,这样强势的地方官吏,闻人袭真的是前所未闻,当他怒气冲冲的将王符的话语传达天子的时候。
天子并没有他想象之中的那般大怒,他反而大笑起来。
应允了王符这一极为无礼的要求。
除此之外,王符又在扬州大建盐场,开发盐地,又准备接受山越的炼铁地,总之,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王符已经制定出了一个长达十年的计划,可以看到,若是计划能够顺利实施,只怕王符会给带天子一个巨大的惊喜,而弹劾王符的奏文都被袁逢递交到了天子手里,当然,袁逢是向来不敢私自截留任何奏章的。
他办事虽然不如王符,却也是恪尽职守,让天子极为满意,王符虽然不在庙堂,可是他当初为天子所构想的那一副美好的画卷,还是令小胖子不能忘怀,如今,天下也算是大治,对于各地私学的设立与改革也是时候该进行了,小胖子自然不会自己在庙堂之中提出这个设想,这样的学术问题,他还是交给了崔寔与蔡邕来提议。
果然,在庙堂之中,蔡邕上前,向天子倾诉,天下百姓苦于学而无道久矣,子曰教而无类之类,诸多官吏皱起了眉头,这不是想要继续扩张太学院罢,要是论对于太学院的喜爱,当今天子绝对是其中的奇葩,他怀着任何一位大汉天子都不曾拥有的对太学院的热情,不过,如今在太学院与门子学的再三扩张下,哪里还有学子可以入太学呢?
蔡邕继续说道:“还望与各地设立私学,教导幼童启蒙,私学为官,不收束脩,学制可与百官协商。”
这话一出,闻人袭便出声反对,当然是因为这样的支出太大,朝廷刚刚经历了一场南方大战,而现在北方的鲜卑又有些不安,这个时候,这么可以继续耗费钱财,来做这些事情?而随后与他一同反对的,竟然还有袁平,荀俭等人,他们的借口也是如此,耗费大量钱财,而且百姓幼子向来都是学农桑,作农事。
若是都入太学,那么将来我们吃什么?农事谁来做呢?
当然,还有别的原因,他们不愿意明提,若是天下幼童都识字了,日后太学院的学子更加多了,他们世家该怎么办?
小胖子皱着眉头,没有言语,还好有崔寔辩解道:“设立私学,乃为宣化仁德,使众人沐与圣恩,又如何会耽误农事?可接受八九岁之幼童,教习一载,习得文书便可,若有聪慧者,可再攻读……仅仅一载之间,想来也不会耽误多少农时,何况官学不收束脩,其启蒙读物,我等可以编写一册,而诸君都可一同参与。”
崔寔就要聪明的多了,他先是以儒学大义来压这些朝臣,后来才是一一解释,最后又给他们了利益,能够修书,还是启蒙教物,可见,若是此书修成,此制定下,所有修建此书之人都会留名青史,被后人所念。
崔寔又劝了众人许久,说的不少朝臣都动了心,犹豫不决,小胖子也没有出口,崔寔此人,才能一般,只是口齿伶俐,能言善辩,所书写的文赋更是出色,将此人留在身边,看来是留对了,自从将此人留在宫中,半年多的时间里,此人已经写出了文赋数十,无一不是夸赞天子之贤明,国家之强盛。
今日,他又起到了大作用!
第0140章 何休编书
崔寔的话再有道理,那也只能说动一部分的朝臣,而多数的朝臣,尤其是以袁平为首的世家名士们,他是没有办法去说服的,毕竟,这已经触犯到了他们的利益,袁平笑了笑,说道:“崔公所言有理,只是,若是要在各地办私学,只怕难以找到如此众多的老师来。”
“天下郡县何其多,若无名师,何谈教导?”袁平一下子就抓住了这政策的不足之处,便是缺乏教师,像教材你可以自己编写,那老师呢,你总不能凭空变出来罢?他说完,便站在了一旁,没有开口,崔寔看了看天子,也不知该说甚么,毕竟天子也没有告诉自己解决之法。
小胖子点点头,说道:“正因此事,方才召集群臣来议!”
天子说的已经足够霸气了,叫你们过来,不是要你们反对或者支持的,只是让你们帮朕想个办法,怎么顺利完成此事,袁平有些焦急的看着周围的同僚,可是这些家伙哪里敢触犯天颜,这位天子性情暴烈,若是冒然触怒,那下场……啧啧,算了,还是忍着吧。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