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的是太祖斩白蛇的故事,何休这篇故事的用意十分的明确,要用这篇故事来证明大汉乃是天命所归,是不可能被推翻,或者被他人所取代,到了最后,他又见到,书中竟然叙述了王莽之事,并在最后提到,王莽坐与天子上位上,却梦到有赤蛇将他吞噬。
后来,便是光武皇帝手持赤霄剑将他斩杀,原来这王莽便是昔日白蛇之后,乃是一巨蟒之化身,故而名王莽,为复仇而来,却不敌汉室天威,天子读完,极为的开心,连忙点点头,大汉王朝乃是天命所归,任何人都不能代替,这篇故事很好啊,可以想象,启蒙之后的幼童,日后都会是大汉王朝最为忠诚的子民啊!
天子极为满意,开心的说道:“这篇故事极佳,何师之才,实在是令朕佩服啊!”
何休并没有言语,天子又看起了下一篇的故事,《信志》,这篇故事则是讲述了季布的故事,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太史公的言论直接被他拿来运用,又生动活泼的编造……讲述了几个关于季布的故事,用来强调人无信不立的中心思想。
天子笑着,爱不释手,又读了几遍,方才看向了下一篇故事。
《孔孟志》,顾名思义,这是讲述了孔子与孟子的诸多实际,也算是讲述儒学的伟大与治世之用,看在之前两篇让自己极为兴奋的故事的面子上,天子也没有理会何休这样夹杂私货的行为,他想了片刻,对何休说道:“孟子取义,朕心敬佩,不知可与此处多加笔墨?”
何休所想的,也是推广儒学,推广公羊,天子既然同意了,多加些孟子的思想,又甚么不可?他笑着点点头,说道:“陛下聪慧,如此可矣!”,天子点了点头,又看向了下一篇故事,《金鳞志》。
仅仅只是读了片刻,小胖子便脸色惊诧,瞪大双眼,说不出话来。
“天子少时,常微服,查民间疾苦,一日,行与河岸,忽见一金鱼出,似龙。拜帝,言‘桓传宏也。’,帝大惊,令捕之,众人皆不得近。帝乃前,鱼跃与手。急返,言与太后。后喜曰:‘我儿又天命乎?敢乱言之,族!’时大儒何休过河间,通术数,见有金龙飞腾之象,赴之,乃见帝之事,大惊,拜,自请为师,授帝为君之道,天子亦喜习之。”
这……竟然讲的是自己?刘宏一脸的惊诧,他望着何休,又继续看了下去。
“可见,帝自怀天命,王气所归,逐鹿谬矣!”
刘宏叹息一声,朝着何休重重一拜,天书,只有他与何休读过,他们二人都知道,日后的大汉,是会甚么样的模样,天下大乱,群雄逐鹿,争夺汉鼎,这篇故事与太祖篇不就是为了强化天子的神圣性么?就是为了防止日后乱世的出现,也是要让天下百姓都牢记天子之神圣。
天子又继续读了下去,《荡寇志》讲述的也是当朝之事,讲述的乃是段颎率领士卒征伐山民的故事,在故事之中,他将段颎当初不良的行为纷纷隐藏住,更多还是在描述将士们的英勇,百姓的敬仰,士子们的勇武,并且还讲述了那几个跟随将士们外出作战而封侯的年轻士子的故事。
最后一篇的《灭匈志》,讲述了昔日冠军侯的勇武事迹,并要求天下幼童都要效仿,看完了这七篇故事,天子赞赏不已,诚然,这其中有几篇让自己有些不喜,可是,总体来说,这本启蒙书籍,还是能起到重大的作用,不只是为了开启民智,打击世家。
甚至,他可以起到增强国家凝聚力的作用,可见,就算日后自己早逝,将天下扔给了幼子,天下若是有人敢叛,只怕会受到这些自幼受到这些书籍影响的百姓所攻击,大汉江山啊,刘宏笑了起来,说道:“当以此书传世也!”。
何休笑着说道:“还望天子起名。”
“此书编写与建宁年间,便唤作《建宁书》罢。”
“善!”何休点了点头,心里却是有些狐疑,这位天子对于建宁这个年号的偏爱,有些不可理喻,修筑道路,要叫做建宁驰道,就连王符在扬州多处建立的水利渠道大坝,也是被称为建宁渠,建宁坝,何休却没有反对,只要能重振公羊,只要能保住大汉江山,这些不过小事耳!
第0146章 启蒙天下
得到了天子的应允,何休便急急忙忙的返回家中,急忙的完成了对于建宁书的最后一次修正,当他修正之后,便是唤来学子们,将此书进行抄写,当然,在抄写的过程之中,不可避免的,这本书便流传了出去,最先便是被雒阳之中的诸多朝臣所观。
后来,也有一部分流传到了名士士子手里。
当他们看完之后,几乎都是愤怒的跳了起来,第一篇,《复仇志》便让他们险些喷血,他们早就想过何休会在教材之中夹杂不少的公羊私学内容,可是他们发现,自己好像低估了这位大儒厚颜无耻的程度,这才第一篇啊,你就这么明目张胆的写出《复仇志》?
你是要为大汉培养出一批不尊法令,杀官造反的叛贼来么?
这可如何是好?诸多朝臣们纷纷表示对此书的不满,朝中又开始了大规模的上书,要求让他们也参与到修书的行列之中,要求修正这本书籍,这本书籍是不能为幼童启蒙所用啊,不然会引起天下动荡的,袁逢接到了这些奏折,笑着,将这些奏折交给了张郃。
张郃顿时大喜,对于袁逢再三道谢,随后,便是与阳球请这些人来廷尉做客。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