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的军营里,甚至没有任何留守的士卒,全部都被派去了半岛上,在土著向导的带领下,他们攻破了很多的县城,暂且算作是县城罢,这些不到一丈高,抵御猛兽都有些费劲的城墙,显然是独挡不了大汉士卒的,在董卓的刻意掠夺下,整个半岛人心惶惶。
开始朝着东部进行了大规模的迁徙,董卓在半岛上放肆抓捕奴隶,随后,他惊异的在半岛上发现了一些土著人所居住的山洞,而这些山洞周围竟然有很多的铁矿!
他在抓捕了数万奴隶之后,浩浩荡荡的返回了幽州,分成了数批人马,依次返回,返回之后,又派出了先前那些土著来给他们进行讲解,让他们知道,大汉是要帮助他们,而不是欺压他们,只要他们能够完成工程,他们也能变成大汉的子民,不再受到饥寒的困扰。
董卓这边刚刚找到了劳力,闻人袭那边便已经是勘测完了地形,他从王符手里借了不少的官吏,这些官吏都是长期在扬州跟随王符修建运河水利的那一批人,对于水渠水利,他们还是相当有经验的,在他们的帮助下,闻人袭想要勘测也就容易了许多。
这是一条连接易水与高塘的运河,从高塘直接流入大河之中,工程浩大,可若是修建完成,对于河北之地的帮助也是巨大的,简单从农耕开始,一直到运输,到国家对这些地区的控制,都是有很大好处的,蔡邕也给他借了一些太学生,假行官职,作为闻人袭的帮手。
运河修建,即将进行,而阅文司之事,却已经正式完工,对于这种的文化盛事,百官的态度是截然不同的,他们十分的支持,初步在雒阳,襄阳,汝阳,邺,下邳,江夏,吴,长安,成都,汉中等县城建立了阅文司,这些阅文司内,有建宁石经的抄写本。
也列了很多的著作古籍,刚刚建立完成,便受到了当地士子的陈赞追捧,负责驻守的更卒都有些疲惫不堪了。
第0215章 刘老家宰
很快,各地关于阅文司的奏告,建议之类便堆满在了天子的案牍前,看着这堆积成山的奏告,天子只好让袁逢入宫,来帮助他一同批阅,这也算是厚爱了,袁逢便兴高采烈的去了皇宫,立刻之前,还特意告知袁术,这几日,自己会非常的忙碌,数日可能都不能回家,你要老实点,若是敢外出闹事,就打断你的腿!
袁术再三保证,自己不会外出,会老实待在家里,袁逢方才安心的离去。
只是,他们两个日夜批阅,这些奏告还是只增不减,弄得两人精疲力尽,无奈之下,又找到了蔡邕,三个人一同批阅,方才缓解了些疲惫,本来天子还想去找何休的,可是何休年事已高,天子担忧他身体出了什么问题,故而没有请来。
三人一同批阅着,天子放下了笔,有些感慨的说道:“阅文司内,应有尽有,却好似缺了些什么……”
袁逢一愣,想了片刻,方才笑着说道:“可是缺少了些诗歌文赋?”
看到袁逢这么了解自己的心思,天子也是哈哈大笑起来,点头说道:“袁君知朕!”,天子好文赋,这一点,大家都是知道的,天子但凡有空闲,就会写些文赋,来给大臣们看,要求大臣们直言不讳,不要有什么顾忌的,他爱好写文赋不假,可是这水平嘛……
就不太好评论了,虽然天子要他们直言不讳,可是想一想,上一次大骂天子文赋的人是谁?是田丰,他是当时最为优秀的太学生啊,他在批完天子的文赋之后,天子对他非常的厚爱,认为他是真正的贤才,便出于磨砺的心态,将他扔到了凉州那不毛之地……
听闻还是刚刚爆发了瘟疫的姑臧……
从那之后,百官顿时就觉得,其实天子的文赋写的还是蛮不错的!
蔡邕皱了皱眉头,他知道,天子向来就有个想法,想要建立一个类似于门子学般的学府,专门招收文赋大家,来书写文赋,以供观赏,可是蔡邕等百官却是不喜的,因为比起儒学经典,这些文赋诗歌毕竟还是小道,若是专门设置学府来培养,似乎有些得不偿失?
看到天子又表明了这个想法,蔡邕想了片刻,方才说道:“陛下可是想聚天下大家,来共创传世文赋?”,天子咧嘴笑着,说道:“朕从未想过,蔡君可是有这样的想法?”
蔡邕对天子也算是了解的,无奈的说道:“臣确实有这种的想法。”
“恩,那行,改日朝议,君可以提出来……”天子乐呵呵的说道,袁逢有些疑惑的望着蔡邕,心里不明白蔡邕为什么要支持此事,蔡邕平日里也绝不是阿谀之辈啊,蔡邕看着喜气洋洋的天子,心里也是开心起来,天子治理国家,对天下有大功劳,却一向节俭朴素,从未扩建半点宫殿。
这一次,便满足陛下一个小小的心愿,又如何?
……
河间国,解渎亭
几个方士正徒步走在地面上,他们穿着极为的朴素,浑身都没有什么多余的装饰,就连佩剑,头冠都免去了,其中有几个人,脚上都没有鞋履,裸足而行,过往的行人见到他们之后,不少人都是朝着最前头的那人行礼拜见,为首者也是温和的笑着回礼。
他唤作张角,本是钜鹿郡的豪强门户,不知何时,他拜了一方士为师,开始自学道法,从那之后,他变卖了家产,赠与邻人,自己却是徒步周游诸多地区,哪里发生灾难,他都会过去,帮着救治伤病,四处济世救人,从此,他也就渐渐被众人所得知。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