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邢子昂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在这些日子里,他的政策初见成效,有些相距不远的县城,已经出现了一些平稳,可以令两辆马车并肩通过的道路,这对各地之间的联系与当地的发展都是有重大意义的,曹操在三韩,也施行了类似与邢子昂的政策。
修建了很多的要道,并且从扶余等地区招收流民为自己所用,扬州出发的船员们还没有感到三韩,曹操就只能暂时先改变治理三韩的方针,先从基础性上进行改变,不过,他觉得,海运迟早会成为三韩地区的重要经济来源之一,因此,他仍然没有放弃在海岸上的码头修建工程。
很快,便要是寒冬,冬日,是不适合进行任何动工的,因此,天下各地,都在忙碌着,想要在冬日来临之前,尽快的完成更多要事。
建宁十七年,十一月
考核之事,已经完成,各科之冠次都已经出现了,与昔日不同,天子并未亲自会见他,让太子为之代劳,太子在大殿里亲切的与他们一一会面,委派官职,如火如荼的考核结束,这期中并没有出现什么失误,或者什么纰漏,只有一件事,让太子都有些迟疑。
数科之冠,荀彧,年级尚且幼小,即使获取了数科之冠,也不好委派官职,下方为官,太子想了许久,便将他留在了身边,作为太子舍人,这也是看在他与自己师君同族的缘故上,对于他的这个作法,天子很是称赞,有些欣慰的说道:“朕子能识人。”
这样欣喜温和的气氛,一直持续到了月末。
月末,雪灾四起,贺新幽并等几州,房屋崩塌,百姓冻死冻伤者数百,牲畜无以计,还好邢子昂正在北方,他立刻召集了多位刺史,同时开始了赈灾,冀州与三韩地区受灾较轻,承担了其余地区的赈灾压力,由于道路阻塞,运河受阻,庙堂之中的救济也没能及时的赶到受灾地区。
尽管地方上做了很多抵御寒冬的准备,还是受灾极重,天子有心发难,在看到了报告之后,也是沉默住了。
无言以对。
因为这些冻死冻伤者,大多都是当地的官吏,这些年轻的官吏们,冒着风雪,探查情况,四处走动,导致死伤最大的反而是他们,他们有的被压在了雪下,有的被活生生冻死,有的摔下了山崖,天子还能再质问什么呢,坐在皇宫里,难不成还要辱骂这些为国身死的官吏们不中用么?
天子站在院落里,抬起头,望着这漫天大雪。
伸出手,看着雪花渐渐消失在手掌间。
宋典在一旁苦劝,希望天子能够返回大殿。
“宋典……”
“国家……”
“你说……这天之势,人可能阻?”
宋典瞪大眼睛,思索了片刻,回答道:“奴婢不知,国家恕罪……”
“朕之意,这天地万物,无不可挡……纵天机亦然……”
皇帝抬头望向天空,他的眼神渐渐肃冷起来,就犹如这寒冬。
第0357章 大贤酷吏
天子立刻召开了朝议。
在朝议上,他完全没有理会百官对于三公的弹劾,不少大臣认为,天灾都是因不德之士居于有德之位,只要扫清了这些不德之人,天灾既无,百姓安乐,数个如此言语的大臣,都被张郃拉了出去,便再也没有了任何消息,天子要的是真正的解决方法。
群臣之中,有不少人还是提出了不错的想法。
“陛下,臣以为,庙堂如今的运输救济之道路闭塞,不如令扬青二州,以海运将物资运之与幽冀,至于这二州之物资,庙堂定当补全……”荀攸皱着眉头说道。
“陛下,幽州大雪,只怕大船难以靠岸……”
“那便运之与三韩,令曹操出手相助赈灾……”
“当早日开通受阻之道路,臣以为,可派孙坚率军前往,相助当地,进行救灾以及开通道路之要事!”袁逢如此说道,他刚刚说完,张温就有些不悦的说道:“南北军乃是劲旅,为战事,岂能为民灾出动?”
“太尉!你南军军所得之粮饷,莫不出于民?社稷以民为贵,你如此言语,实不配三公之位!”袁逢愤怒的叫道。
天子皱了皱眉头,不假思索的说道:“令孙坚率步兵营,前往北方相助赈灾,所需之物资工具,务必齐全,若是有人敢怠慢此事……朕绝不轻饶!!”
“遵命!!”
十二月,渔阳泉州,井现黄龙。
这时,整个庙堂都为了这不断出现的雪灾发愁,自从建宁六年开始,这雪灾便成了大汉所要担心的重大问题,尤其是北方边疆,受灾与日俱增,在冀,青地区,又出现了蝗灾以及旱灾,还好当地粮仓准备充足,才没有酝酿出什么大事来,不过也是让天子忧心忡忡。
召集群臣商讨,除了在地方上继续设置粮仓,增加农耕面积之外,群臣也给不出什么好主意了,天子忧愁,群臣亦然如此,他们只能感慨,所幸当今天子乃是英明之君,行王法,勤治国,若是换个稍微平庸些的天子,只怕……他们也不敢继续想下去了。
刚刚得到天书的时候,天子是何其的兴奋傲然,这让他有了一种天命在我的感觉,上天都在相助自己,在他还是个小胖子的时候,就常常思索该如何不辜负上天的厚爱,成就一代伟业,可是越是成长,这本天书带给他的便成为了惶恐与不安。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