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捡到一本三国志_历史系之狼【完结】(544)

  群臣也少有进行政策上的争论,都快成为了那几个老臣的一言堂。

  这样的情况,在孝康皇帝时期,或许是好的,孝康皇帝力图中兴,需要的是能完全听话,不会阻挠革新的大臣,可是到了熹平年,就出现了一些变化,当今天子,年轻气盛,心里满是一番大业,何况经过孝康皇帝建宁中兴,如今大汉的局势也稳固了下来。

  他希望能够出现一个有活力,群星璀璨的庙堂,而不是死气沉沉的。

  另外,这些老臣,高居三公之位,威望声势都太高了,作为跟随过孝康皇帝的老人,与军中诸多将领的关系也是密切,天子也说不上是忌惮,只是,他希望,朝中不要有太多的老臣,对自己的事情指手划脚的,他本来的意图就是要让袁逢几人离开庙堂。

  可却不能让曹操他们接替了他们的位置,因为朝中不能一方独大,像崔寔,就能留在司徒的位置上,因为他不会反对自己的政令,他太过年迈了,整日浑浑噩噩的,没有清醒的时候,朝中都称为无用司徒,不过,他的声望资历,却是能完全的碾压曹操等群臣。

  另外,他还想要扶持宋酆,卢植这二人上位,可是没有想到,蔡邕竟会表现的如此刚烈。

  蔡邕是天子的岳丈,天子也不能像王允,郑玄那般逼走他。

  不过,这也未尝不是善事,只要宋酆能够出面,进行调和,让双方的势力处于一种平衡之中,自己也就算是完成了原先的目的。

  熹平三年,元月

  张太尉总算是领着扶余王,刘默等人返回了雒阳。

  而庙堂对于高句丽与扶余地区的册封也已经被发到了地方上,扶余王休息了数日,便赶去了皇宫,在路途上,他还是显得有些忧心忡忡,不断的询问着:“天子不会让刘使前往扶余为相罢?”,张温仔细一想,还真有可能啊,群臣之中,只有他能够懂扶余语。

  不过,他怕把扶余王吓着,摇着头,说道:“应当不会……”

  扶余王点着头,暂且相信了他的话,刘默就跟在他们的身后,正在跟前来迎接的大鸿胪赵温亲切的聊着,赵温乃是个谦逊君子,他认真的听着刘默的话,也没有甚么烦忧,刘默笑着跟他聊着,忽然开口问道:“听闻赵公之次子,乃是常山太守赵道……不知君可识得太史慈将军麾下军司马赵云?”

  赵温一愣,想了片刻,说道:“可是字子龙?若是,乃远族孙也……”

  太史慈曾领兵入过东濊,先锋便是那人,刘默闻言大喜,又与他聊起了东濊之事。

  这番,刘默前来,是为了担任译者。

  赵温领着他们进了皇宫,天子亲邀扶余王,这对扶余王也是荣幸了,扶余王走进了皇宫,在路途中,他亲眼目睹了大汉的强盛,来到雒阳,也有些麻木了,并没有在皇宫内失态,进了大殿,他便看到了坐在上位的那个……魁梧天子,天子看起来甚是肃穆。

  “拜见大汉天子!”

  扶余王说道,刘默便在一旁开始翻译起来。

  天子自然是夸赞了一番扶余王的诚心,又给予了他一些赏赐,这才让他明日来朝议,在朝议里与群臣会面之类,等到他离开了,大殿里也就剩下了刘默与太尉,天子看了看刘默,说道:“这番刘君功高,朕自有赏赐,便可先行退下……”

  刘默又是感恩再三,这才离去。

  “陛下……臣不辱使命,高句丽,扶余……已入我大汉,从此之后,新,贺,幽,韩再无外患……庙堂也可安心了……”张温拱手说道。

  “善,大善!”天子笑了起来,随着帝国的疆域日渐增加,戍边新军的开销也是越来越大,庙堂绝大的支出,如今都用在了军旅上,这也是群臣要求裁军的主要目的,天子心里虽有大志,也可不愿将大量的国力消耗在这些戍边士卒的身上,这些钱若是用在南北军身上,大汉不知能增添几万的精锐战力!

  “太尉之见,这东边戍卒……”

  “陛下,东方,仅留董卓一部,便可,皇甫嵩与吕布,可回朝修整,编入南北军。”

  “至于戍卒,陛下莫非忘了……司徒先前所言……”

  张温笑着说道。

  “嗯?”天子皱了皱眉头,司徒崔寔?崔寔在庙堂,都是一副不清醒的模样,他说过甚么?天子认真的想了想,大吃一惊,说道:“以戍卒为军屯!!”

  “不错。”张温说道。

  天子皱着眉头,在数月之前,在曹操提出农屯革新的时候,司徒曾开口,希望天子能够将戍卒为军屯,不是那种半军半农,而是直接变成全职的军屯,以耕为本,当时,他提出这个说法的时候,群臣没有几个在意的,戍边军搞半军屯,向来就有,若是全日军屯,那还要戍卒何用?

  他们都只是以为这是司徒公想要树立自己的威望,方才提出的政见,也都同意了。

  可是,当高句丽与扶余全然覆灭之后,司徒公的这项政见,让大汉在东北部地区出现了近十万的农夫啊,农民是依恋故土的,若是庙堂要强行逼他们前往北方南方耕作,显然他们是不会答应的,可是若是以戍卒的名义,令百姓服役,在边地开垦三年,这样再持续一二十年……

  天子吸了一口冷气。

  无论是东北还是西南,或是西北,那些民屯所不愿去,就连罪户都想要逃离的地方,完全可以用戍边的名义,来动用百姓来进行屯田啊,对于二三年的时日,百姓也不能抗拒,三年更换一批人,不断的对荒凉地区进行开垦,这比曹操提出那十几条政令还要出色啊!!!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