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儿痊愈,也定能过科功……或比你那徒儿要好上很多……”
“或许……”
刘默说着,他拿着一篇密封起来的书信,递给了黄忠。
黄忠有些激动的从他的手里接过了书信,脸上带着一丝笑意。
刘默干脆坐在槛上,继续享受阳光。
黄忠撕开了书信,慢慢的翻阅着。
刘默注意到,黄忠的脸色突然变得煞白,他浑身都在颤抖着,在颤抖之中,他手中的书信掉落在了地面上,他浑身还是在剧烈的颤抖,刘默连忙起身,走到了黄忠的身边,“黄将军?黄将军!黄将军?!”,他看着目光呆滞的黄忠,晃动着黄忠的双肩。
黄忠呆滞的低下头,看向了刘默。
刘默看着他的嘴唇在颤抖,似乎想要说些什么。
滚烫的眼泪还是从他的眼眶里掉落,彪形大汉,渐渐弯下了腰,整个人仿佛都缩成了一团,紧紧的抱着自己。
“啊!!!!!”
“我的孩儿!!!!”
黄忠大哭了起来,嚎啕大哭,蹲在地面上,抱着自己的头,失声大哭。
“要是我早些回去……要是我早些回去……”
看着在面前大哭的黄忠,刘默愣住了,低着头,看着那书信,哀痛的闭上了双眼。
黄忠不知哭了多久,终于,他停了下来,弯下身,从地面上捡起了那书信,摇摇晃晃,踉踉跄跄的从府邸内走了出去,刘默悄悄跟在他的身后……看到黄忠进了自己府邸之后,又令其余随行看好黄忠,这才返回了自己的府邸。
过了三日,袁绍赶到了。
袁绍看起来,便是一副风度不凡的模样,作为最大世家的长子,他并没有透漏出对刘默这个蛮夷出身的一丝不敬,他毕恭毕敬的模样,让刘默心里对他又看重了一些,这些年轻人啊,一个比一个出色,大汉的将来,可谓是将星璀璨,名臣济世啊。
袁绍此人,长相极佳,风度翩翩,前来幽州也没有带多少随从,不过,他前来幽州的时候,却是整个幽州的官吏们都前往迎接,其中便包括了审配以及其余官吏们,这些人对待袁绍,甚至恭敬,甚至比对待刘默还要恭敬的多,而袁绍也很快就与他们变得极为融洽。
坐在府邸里,刘默本想让出主位,给予袁绍,袁绍没有应允,反而是以刘默年长,又有大功大德的名义,让他继续坐在主位上,见周围没有黄忠,袁绍开口询问,待得官吏们告知了原委,袁绍也是哀叹一声,不再询问,就这样,到了次日,刘默便决定离开幽州。
袁绍自是率诸多官吏相送。
走在道路上,刘默时不时便回头,看向最后方的黄忠。
黄忠此刻完全看不出昔日的威猛,一脸的颓废,身躯也是变得消瘦,数万大军与汹涌河水都击不垮的男人,似乎在一个孺子的身上战败了,彻底的败了,刘默期间也是多次寻他,与他交谈,不过,黄忠也只是点点头,全然没有言语。
看着这个曾铁一般的猛将,变得如此模样。
刘默心里,说不出的酸楚。
第0446章 崔公告老
熹平十年,元月
冀州安平,井现黄龙
雒阳,城外
诸葛亮单手持一卷书,一手背腰,在门口徘徊着,低声吟诵着,城门的士卒并没有驱逐他,反而是有些惊羡的看着他,再想起自己家里的小子,不由得摇头叹息,看看人家的孩子!
自从得知刘默返朝,他便在此等候,手持一卷书册,从早通读至于夜里,风雨无阻,甚至,这还引来了周围不少的孺子,好奇的看着他,想要跟他学习的,诸葛亮也就蹲在城门口,给这些半大小子们讲些字,偶尔,他们的父母还会送来一些吃食,作为感谢。
这一日,诸葛亮还是一如往常,正在背诵着书籍,便看到几个黑不溜秋的小子跑了过来,看着诸葛亮,叫道:“君,远处来了些士卒,还有车马,近百人,我看亭长里正都在上前拜见……”,诸葛亮早就吩咐好了这些人,帮着自己注意周围的情况,一听这些,诸葛亮大喜。
又问道:“他们是朝着哪个城门来的?”
“就是朝着我们这里来的!”
“善!”
诸葛亮脸上难得出现了一丝笑容,紧握着书籍,眺望着远方,藏不住内心的喜悦,安静的等待着,终于,一行人马渐渐出现在了道路上,精疲力尽的士卒们纵马前进,缓缓行驶而来,诸葛亮在人群之中寻找,还是没有找到刘默,士卒们经过的时候,他站在了一旁,让出了道路。
士卒们一一从他身边经过,诸葛亮皱着眉头,在人群之中搜寻。
“可好安好?”
有人在背后说道,诸葛亮转过身子,欣喜的看向了身后,刘默站在他的身后,温和的笑着,纵然脸上那狰狞的伤痕,也没有能破坏那份温情,诸葛亮抱住了他,刘默拍着他后背,“长高了不少啊,好,不错!”
诸葛亮并没有回话,抱了许久,刘默这才带着他返回家里。
“今日不急着去见陛下……便在家里休歇一日,你已经开始读农书了?《汜胜之书》?好,不错,农为天下之本,不知农科,是不行的……可惜啊,本想给你带东濊的鱼虾来,不过,距离太远,我也没有办法携带,还是以后再带你去吧……”
诸葛亮静静的听着刘默言语。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