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捡到一本三国志_历史系之狼【完结】(991)

  听到法正这些言语,众人都是眼前一亮,孙静思索了片刻,方才问道:“那需要我们付出什么呢?”,法正说道:“当然是税赋,正常的商税,还有,船只与水手,都要在我这里留下详细的记录,包括海外的情况,也必须要上交庙堂,探索到新的岛屿,必须要让我知道……”

  “诸君放心,你们的收获,绝对是巨大的……若不是我对海外不甚了解,也没有能力在短时间内建造大量的船只,你们也不一定有这样的机会……时不我待,诸君可以选择了……要么就听从我的,加入我成立的出海司,要么,就跟方才那些人一起……好了,我想听听诸君的意见?”

  法正看着众人,微笑着问道。

  一时间,气氛顿时有些沉默,诸多家主,都是皱着眉头,未曾言语。

  ……

  过了两日,周瑜方才前来,进了书房,就看到正在查阅各项文书的法正,周瑜直接坐在了他的身边,法正抬起头,问道:“公瑾?看来招收水手并不困难啊……”,周瑜摇了摇头,说道:“招收水手倒是简单,可惜啊,人才难求啊,扬州多的是渔夫,可是要是让他们带领船队,出海探索,怕是不行……”

  “若是要培养,也是来不及,我在想,要不干脆给陛下上奏,从太史将军那里借些精英,反正他那边也没有什么要事……我与太史将军有些交情,也不怕他不借……”周瑜说着,法正点了点头,说道:“这些事,我也不知,便都听你的……”

  “那你的出海之事呢?做的怎么样了?”

  法正大笑了起来,说道:“自然是办成了,这些家伙,就是要吓唬一番,方才听话,如今,这些人都已经开始建造船只,准备出海了,另外,他们还送来了这个,你看……”法正将文书递给了周瑜,周瑜接过,认真的看了一番,方才狐疑的问道:“这些船是从哪里来的??”

  “呵呵,当然是他们的……他们大多都不干净,私下里,也做过出海的事情,不过,他们都是通过海路,前往扶南,夷州进行商贸,这样一来,他们就能躲避繁重的商业税收,他们做的也并不干净,被我迅速的查到,呵呵,他们有把柄在我手里,根本不敢反对我……我就借机将他们麾下那些船只全部拿来了……”

  法正眯着眼睛,有些阴沉的说道:“他们征收水手,我们必须要将一些自己人安插进去,我实在不放心,这些人还能做出什么样的事情来……必须要严格的督促,不然,定会造成不小的麻烦……”,听到法正如此言语,周瑜思索了片刻,方才说道:“这倒是可以,不过,就怕他们不出力啊……装模做样……”

  “哈哈哈,公瑾啊,他们看到那封王公的书信之后,眼里都快冒出火光了,先前他们在扶南周围进行贸易,都是获利不少,我让他们出海,他们如今都是欣喜若狂啊,不出力??公瑾,你等着看,我与你打赌,两月之内,他们打造出的船只,一定会比我们更多……别看我们是集官府之力,全力建造……他们可是有别样的方法啊……”

  周瑜点了点头,问道:“他们也没能看出那书信是你写的?”

  “什么是我写的?”法正有些疑惑,看着周瑜,问道:“那不是我们从尚书令郭嘉手里拿来的麽??”

  “哈哈哈,的确如此,的确如此啊。”

  第0656章 史书不说

  延康二年,元月

  延康的第二年如期到来,而朝中依旧在忙碌着四大要事,分不出身来,就连朝议,也已经许久没有召开了,这不仅是因司徒不在,更是因为群臣本身就已经足够忙碌了,而手中这些事情还没有做完,根本不必开朝议来商谈接下来做什么,最为无奈的,大概就是天子刘熙了。

  在登基的时候,他就想着,定下每一年的目标,全力为之,一步一步的完成自己心里的宏图大志,却没有想到,事情往往都是比自己的谋划要来的迅速,而问题总是出现在令人意想不到的地方,延康元年,他本来只是想要全力行官学之事,要印刷三万本书籍,要在大汉的每一个县城内成立官学府。

  如今,足足过去了一年,而延康元年最大的成就,竟然是宁州驰道的修建完成,这就很让刘熙无奈了,朕上心的明明不是这个,诸葛亮与司马懿施行官学制度,他们原先就曾跟随刘备在各地施行官学,倒是有些经验,他们走遍了大汉各个郡县,除了西州,贺州,交州这样极为偏远的地区以外,中原地区他们都是走遍了的。

  同样的,官学的成就巨大,中原六州,每一个县城内,都拥有了官学府邸,启蒙教材也是印刷完成,幼童们大量的入学,虽说增加百姓的一些负担,可是对百姓而言,这是幸事啊,从古至今,哪户百姓的孩子能够入学的?能够识字的?幼童们大量的入学,也都学习起何子所编写的启蒙教材。

  官学在读的幼童人数,从熹平二十三年的十七万,增加到了如今的九十八万,这是在一年里的变化,幼童的人数近百万,这代表了什么?在十年之后,大汉将会拥有几百万的识字群体,这些人,会让大汉的国里再次上涨,或许有一天,大汉的百姓都能识字,到了这个时候,真不知大汉的国力会达到什么样恐怖的地步。

  在官学的事务上,诸葛亮与司马懿平分秋色,两人暗地里的斗争渐渐转变到了明面上,可无论从建设的官学,还是新入学的幼童来说,两个人的政绩都是相差不多的,在建设的官府方面,司马懿稍多些,而入学幼童数量上,诸葛亮又小占优势,不分伯仲,而他们都有一批的支持者。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