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军辖有第十一步兵师、第十二步兵师以及若干独立重炮团、突击营等辅助部队,这个第五军乃是全新的部队,刚刚成军不久,战斗力堪忧,所以只能是放在后方充当战略预备队。
第五军调往西南前线后,江南地区的防务,则是会交给同样是新成立的第六军来负责,第六军同样是辖有两个新编成的步兵师,分别是第十三步兵师以及第十四步兵师,不过这两个步兵师只是新兵到位了,训练还不到位,只能是在后方一边继续训练,一边充当弹压地方的守备部队。
而近卫军嘛,依旧是老样子,李轩不亲征,他们的主力就不会出动,大部分兵力是驻扎在金陵城以及周边地区。
不过在扩军的浪潮里,近卫军也是趁机新扩充了一个步兵团以及一个炮兵营。
如此也是让让近卫军增加到了四个步兵团、一个辎重团、一个四营制,一个拥有七十二门野战炮的近卫军炮兵团,一个大营编制,辖有二十四门重型短管榴弹炮的近卫军重型榴炮营,一个辖有足足六个骑兵队,每队一百五十骑的,总数将近一千骑的大编制骑兵团。
总兵力达到两万三千人!
在西南战役里,近卫军也会按照以往的惯例,派出一个暂编旅参战,辖有一个拥有三个千人规模的步兵营的步兵团、一个野战炮兵营、一个辎重营、两个骑兵队,总兵力约五千人,同样按照传统,由近卫军军令司副参谋长之一,近卫军少将田嵩慰担任暂编旅的旅长。
上述第一军、第二军、第五军、第五步兵师、第七混成团、近卫军暂编旅,加起来总兵力达到十二万!
如果算上周边省份配合主力部队作战的预备师,那么为了发动西南战役,枢密院准备的总兵力绝对是超过十五万的!
以前大唐兵力少,甭管大仗小仗,兵力上从来都没有占过优势,基本上每一次战斗都是以少打多。
而这一次枢密院准备的兵力不敢说让大唐陆军占到兵力优势了,甚至连兵力持平都无法做到,但是至少不会少太多,而某些关键战线上,通过战略和战术上的配合,兴许还能占到一些兵力上的优势。
即便是只能是某些战线上占据一定的兵力优势,然而这种事,对于大唐陆军而言,也是破天荒的头一次呢!
而和规模庞大,影响重大的西南战役比起来,辽东和草原上的事只不过是小事而已!
但即便是小时,陆军和海军也是不会放松啊,因为陛下说了,北方局势两手都要抓,大规模的战役一时半会的打不起来,因为现在的大唐陆军还忙着西南战役,但是小规模的战役却是可以打一打的。
比如说先登陆辽东半岛看看情况,反正有大唐海军在,哪怕是登陆后局势不太妙,也能够直接上船走人。
所以陆军和海军经过商议后,决定先抽调千把人去登陆看看情况,陆军那边从第八步兵师里抽调了一个步兵营,从第一混成团抽调了一个辎重队,炮兵的话,则是海军那边直接把舰炮搬上岸凑数,然后海军再出一个陆战队,东拼西凑了千人左右。
于是乎,不用多久,一支规模不算大的登陆船队在海军战舰的掩护下就是从登州出发,然后朝着辽东半岛杀了过去!
第0932章 不正常的大唐王朝
大唐湖北行省,武昌城。
此地乃是第一军的指挥部所在地,但是此地的并不是这一次西南战役的核心指挥中枢,此战的核心指挥中枢,乃是九江!
因为九江才是这一次枢密院新设立的西南战役司令部所在。
因为西南战役规模庞大,参战的兵力达到了三个军以及其他若干部队,总兵力超过了十五万人,不能和以往一样单纯的依靠各军、各师自己的行动来完成战役了,而是需要一个更高一级别的司令部来负责指挥详细的战事。
这种事,实际上在之前的北伐战役里也是如此,当时参加北伐的部队还没有这么多呢,但是李轩还是带了几乎大半个枢密院北上,统筹各部队作战。
西南战役的规模还要更大一些,李轩本来是不想再一次亲征的,这跑来跑去也累,但是他实在是放心不下,而且规模如此大的战役,说实话目前大唐王朝里也是找不到一个适合的人选来充当西南战役总司令。
郝柏年在能力和威望上倒是适合,但是出于平衡的考虑,在郝柏年在北伐期间立下了巨大功劳后,李轩是不可能再让他去担任西南战役总司令的。
而第一军军长李春景的才华和能力也是极为突出了,但是此人的作战风格实在是过于激进,西南战役在大唐王朝的一系列战略构想里,非常重要,而且各方面都是占据了优势,枢密院就没打算过去冒险,而是准备稳扎稳打,如果让李春景来指挥,他极有可能获得超级大胜,但是也极有可能获得惨败!
这是李轩所无法接受的!
至于方希同,威望以及能力到底是差了一些,虽然忠心,但是忠心并不能完全代替他的能力。
至于王朝宏和陈科桥两人,威望资历都是不太足,让他们两个人去指挥李春景作战,不现实,因为他们两人之前都曾经在李春景麾下打仗呢。
雷万就更不用说了,坐镇枢密院还行,指挥十几万大军作战,很多人都不会心服口服的!
曾子文,早已经是退出了一线,虽然是枢密院副使,但是基本已经不担任实际职务,而李轩也没有打算重新启用他,即便是启用了,这个人的能力也不足以指挥十几万,波及数省的战斗。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