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轩也是思索之后道:“先不着急,让人看住那些明军的动向,我们自己也折腾半个月了,先休息几天再说!”
自从夏收之前出山,到目前为止大唐新军已经是在外奔波半个多月了,哪怕这半个月里实际上就打了两场小规模,并且轻松解决的战斗,但士兵们的体力消耗依旧非常大。
这天天跑来跑去的,能不累吗?
明军既然主动退却,管它真假,李轩都要趁着这个机会好好休整几天,不过休整归休整,这仗肯定是要继续打的,不可能就这么回去了。
他们这一次出山的两个目标,目前已经算是完成了其中一个:收粮。而接下来的第二个目标则是要把明军给牢牢的牵制住,不让他们有进攻黄竹山的机会。
因此,休整过后还是要出山继续他们的计划的,以达成第二个目标。
随着明军的主动退却,双方的一追一逃也算是暂告一段落了,不过让李轩有些郁闷的是,明军出山的时候,顺手又把前头被黄竹山土匪们攻占的一个岗哨给打了回来。
留守岗哨的黄竹山土匪不过二十多个普通青壮,一个新军士兵都没有,他们自然是没有胆子和明军硬碰硬,明军一来呢,他们就一溜烟的跑了,从而让大唐新军失去了一个连接大山和外头的中转站。
不过对此李轩也是不以为意,不过是一个岗哨罢了,又不是进出大山的唯一关卡。既然这个岗哨被明军收回去了,他们另外再打下一个关卡作为进出通道就是了,他就不信明军还能把进出大山的所有通道都给死死的把守住,真想这么干,苏家康手底下至少得有上万人马才行。
这一次大唐新军休整了足足三天,并且还和黄学仁带队的辎重队汇合之才重新出山,由此掀开了足以决定大唐王朝存亡的第四次出战之战。
李轩看着自己手底下的土匪们不由得感叹:这又是一场倾国之战啊!
第0194章 数不胜数的倾国之战
自从李轩登基为帝后,已经经历了多场战事,其中有数十人规模的中等战役,也有数百人规模的超大战役,其中不乏倾国之战。
扳着手指头数,李轩发现自己打过的‘倾国之战’还真不少,前有鸡冠山之战,第一次冯家庄战役,第三次反围剿作战里的落虎谷战役,年初的第四次反围剿作战,再有几天前的第二次冯家庄战役。
每一次打的都是惊心动魄,让李轩提心吊胆的。
上述的战役里,大唐王朝每一次都是倾巢而出,而且凶险无比,如果其中那一次战败了,那么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大唐覆灭事小,李轩小命不保才是大事。
这一次的出山,对于大唐王朝而言毫无疑问又是一次倾国之战,李轩不得不慎重。
因为害怕明军在路上设伏,加上原来占据的哨卡也已经被明军收复,所以李轩是特意带着部队绕了一个大圈,足足绕了三天才从另外一条通道出山。
为了保证后续的后勤物资运输中转安全,李轩他们自然是和上次一样,把路过的明军哨卡给拿了下来。
不过为了这一次出山的时候能够保持部队行踪的隐秘,争取多几天的时间以迷惑明军,李轩这一次攻打哨卡的时候可是花了不小的心思,摆出了全力对待的姿态,先派出了一百多人偷偷摸摸从一侧的密林里绕道了哨卡的背后,然后部队才是迅速挺进。
进而把哨卡内的明军给彻底包围了。
为的就是不让哨卡里的明军逃出去给苏家康他们通风报信,给自己争取更多的时间,免的刚出山呢就是被明军主力给察觉并缠上了。
包围了这个哨卡后,接下来的事就简单多了,哨卡内的二十多个明军面对包围自己的好几百伪唐贼军,并且在发现逃跑无望后,很干脆利落的选择了投降,并且其中大部分明军士兵在伪唐贼军承诺让他们以后都能吃饱饭后,又是很光棍的当场反正,加入了大唐王师,成为了辎重队里民夫中的一员。
拿下了进出山的哨卡,并且还保持了部队的隐秘行踪后,李轩也是松了口气。
保持部队的前期行踪隐秘,这对他后续的计划能否顺利施行有着极大的好处,并且能够有效降低风险。
他的计划是什么?
用官方化的语言来说就是,用一场规模庞大的战役给明廷当局施加压力,迫使明廷把注意力从黄竹山转移到自身安全上,转移到大唐王师的主力部队上,迫使明军抽调主力回防,从而减轻黄竹山所承担的压力。
用简单直白的话来说就是:李轩打算去正泰县城城下逛一圈,摆出攻打正泰县城的姿态,吓唬吓唬苏家康,免得他有事没事就惦记着大山里的黄竹山。
毕竟要牵制明军,光靠口头说是不行的,靠着出山后漫无目的的游荡也是不行的,必须采取行动刺激明军,而且是必须是让明军相当难受的行动,这样才能够让明军把注意力放到自身防御上来,无法分心进山。
不过正泰县城虽然只是个西南内陆地区的一个小县城,放在神州大地上只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县城,但这依旧是正儿八经的县城啊。
这跑到正泰县城下,甚至摆出攻打正泰县城的姿态,这里头所面临的危险肯定是相当大的。
首先有一点非常明确的就是,甭管正泰县城好不好打,但是都不能真打,这可是巨大无比的马蜂窝,比龙华镇大多了,一旦真打正泰县城,那么事态的发展就不是李轩自己所能够掌控的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