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奇给他们送回去了几十个工匠后,估计火枪的产量会有一个比较大的幅度提升,但是再提升估计也就是每个月五六十支的水平。
按照这样的产量,要造出来足够三个营使用的火枪,需要一年!
而这个时间是李轩绝对无法忍受的!
黄竹山里限于人口数量以及地理环境和资源匮乏,根本无法大规模量产火枪,而这个问题在大山外却是不存在。
大山外的正泰县,足有人口将近十万,其中的青壮何其多,工匠肯定也不少!
当初决定扩军控制正泰乡野的时候,李轩就已经是派人回黄竹山,让柳八苟带部分骨干工匠出山,在大山外建立多个兵器作坊,力争最短时间内打造出几百支火枪来。
不过火枪虽然还没有,不代表不可以招兵练兵了,反正火枪兵都需要训练三个月以上才能用,而三个月后这火枪的产量也就上来了,现在嘛,先几个火枪兵合用一支火枪训练。
李轩在忙着编制改动,筹建新军的时候,方东全和黄学仁、王单旭他们也是把目光投向了三个营官的职务。
尤其是在新编制确定下来后,第二天就正式成立,并且一成立就拥有大半战斗力的大唐新军第一步兵营,其营官职务是谁都盯着呢。
但是让他们觉得意外的是,李轩却是迟迟都不颁发营官的任命,只是任命了各队的队官以及副队官。
而这些新任命的队官们,几乎清一色是从近卫军出身,并接受过李轩亲自教导的少年军官。
拟定三个营,一共编有十二个火枪、长矛队,近卫军出身的少年军官就是占据了足足九个队官,十一个副队官。
就连辎重营下设的三个队,其三个队官也是近卫军出身的。
可以说,在队一级的军官职位,甭管正副,几乎都被近卫军出身的军官扒拉完了。
这个举措,可是李轩在大唐新军里实行军官职业化,军官素质化的重要一步,把那些老土匪彻底踢下去,把新培养的职业军官提上来。
这是他当初亲自教导那些少年近卫军军官的时候,就已经是打算这么干了,如今扩军了刚好趁机实施下去。
但是队官之上的营官,李轩却是迟迟不认命,甚至副营官都不任命,搞的大唐新军里的一群将军们是相当忐忑不安。
很多人都猜得到李轩这么干肯定是有深意,但是李轩具体是怎么想的,他们却是不知道啊。
好几天过去后第一步兵营都成立好多天,都已经开战正式训练了,其营官依旧没任命,这让众人更加心急,即便是一直都颇有自信,认为三营之中必有自己一席之地的王单旭,现在也是有些着急了。
为什么着急?
他们很多人都担心,李轩会不会直接从那些少年近卫军军官里直接提拔,李轩都让那些半大小子当队官了,谁敢说李轩不会让那些半大小子当营官?
第0241章 带着小心思的任命
方东全他们的担心还真不是没有道理,因为李轩是真的考虑过让那些半大小子的军官当直接担任营官的。
但是认真考虑过后他还是放弃了这个想法!
这倒不是说那些半大小子的近卫军出身的军官没有这个能力,他们就算再差,但是好歹也经过了一年的学习,多少认得一些字,而且还被李轩亲自教导过。
李轩教导的都是什么内容呢,基本都是按照他记忆里的近代枪毙来教导的。
因此他们可能还不算是真正合格的近代军官,但是他们绝对要比方东全这些土匪头子强得多。
即便是王单旭在专业素养上也是比不过那些只有十来岁的少年军官的。
但是很多时候,不是说你有能力了就能够登上高位,哪怕是李轩想让要他们登上高位都不行。
这里头还得考虑到军官们自身的威望和影响力问题,同时也得考虑到大唐王朝的内部团结。
方东全、黄学仁和陈屠夫他们哪怕只是个土匪头子,但那也是开国功臣,去年李轩逃到大山里的时候,可是方东全他们几个拥护着李轩登基称帝的,后来的黄学仁,蔡二虎他们虽然是投降过来的,但是当时他们也不是孤身一人投降,而是带着好几百人投降的。
他们自身在大唐王朝内部是有着比较大影响力的。
所以哪怕李轩心里不太愿意,但是他也会在这个比较关键的时期就把方东全他们抛到一边。
这样太寒功臣们的心!
现在大唐王朝都不过几千人,军队甚至一千人都不到,就开始玩打压功臣的戏码了,其他人还不得担心自己也会落到这种下场啊。
因此在营官这个职务上,李轩还是不打算把那些少年军官们提起来,而是打算继续用老将。
此外他之所以迟迟不任命各营营官,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他并没有打算把三个营官都抛出去,作为主力的第一步兵营他是准备亲自指挥的。
身为一个皇帝,而且还是造反起家的皇帝,手里头没有点直属兵力可不行,但是他一个皇帝亲自担任全军统帅还可以,但是如果还想要亲自担任一个步兵营的营官,那么就有些过分了。
所以李轩才会拖延一段时间,想个办法来解决这事。
不过这事也没有拖的太久,到了流沙庄六天,新兵都招募了四百多后,第二步兵营以及第三步兵营也陆续正式成立后,李轩终于是开始任命各部队的主官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