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来袭的三千明军里剩下的八百人,坐上木筏逃回去的应该有五六百人,剩下的三百人则是下落不明,要么是被淹死了,要么是渡江过程中死了后被扔进水里,也有可能直接游水活着抵达了对岸。
具体情况就不是大唐新军这边所能够了解的了。
逃过对岸的明军并没有走,而是继续留在河对岸,并且被军官们的催促下开始修筑防御用的营寨,显然逃过去的这些明军害怕大唐新军渡江反攻,那样的话,兴泉府百分百是要保不住的。
打了一场败仗,丢了两千多号人,这顶多算是战术上的失败,但是如果被伪唐贼军渡过澜江,最后攻占了兴泉府城,那么代表的可就是局势的彻底糜烂,不管是这些领军将领还是宋志文,通通都得被朝廷砍头。
不过明军的担心显然是多余的,李轩可没打算渡江继续攻打兴泉府,别说兴泉府了,他甚至连正泰县都还留着呢。
不过是一个城池而已,他打下来除了引起明廷震动外,还有什么用?毛用都没有!
这一次澜江战役的最大目的就是阻府城明军于澜江,争取更多的时间来掌控正泰县内的广阔乡野以及近十万民众。
有了充足的时间,李轩就能够以正泰县的人口基数扩军练兵,最后组建一支人数更庞大的军队。
到了那个时候,才是考虑继续对外扩张的时候,至于现在,还太早。
当天晚上,李轩按照惯例召开了战后的军事会议,主要讨论的内容自然是今天这一战的得失,而今晚的讨论,却是和往常有些不太一样。
第0278章 战后大扩军
以往的战后讨论,大多都是找茬大会,讨论的更多是大唐新军在作战过程中的不足,但是今天,诸多将领们的讨论重点,却是放在了手榴弹上头,一个个都是说着手榴弹如何如何犀利,如何如何重要,大唐王朝不能没有手榴弹,不仅是不能没有,而且必须是装备更多,最好是数不清的手榴弹。
黄学仁,王单旭,方东全,包含郝柏年等前线将领清一色的提出:手榴弹是个大杀器,其重要性甚至是比火炮乃至火枪更重要的军国利器,必须大量的制造并装备。
同时也提出了要设立正式的掷弹兵部队!
黄学仁更是道:“倘若今日我军有三百枚以上的手榴弹,一起投掷出去的话,对面的明军至少要死伤过千,倘若有千枚手榴弹,哪怕是敌军万人来攻,我大唐王师也有把握成功退敌!”
王单旭也是点头道:“手榴弹不同凡响,威力极大,配合火枪进行防守作战,效果绝对胜过任何武器,臣也认为应该大量装备手榴弹!”
陈屠夫道:“是啊,只要我们手里头有足够的手榴弹,哪怕明军来再多的人,只要我们把手榴弹扔出去,还不得把他们炸的爹妈都不认识啊!”
听着他们对手榴弹的看重甚至是推崇,李轩有些无语,手榴弹的确算是防守作战的力气,但是也不至于说达到他们所说的程度。
今天这一战,手榴弹能够建立奇功,这是因为手榴弹是第一次出现在战场上,明军对此没有任何防备。
更关键的是,今天的战场是极其特殊的,并不是单纯的防守作战,也不是单纯的渡江拦截作战。
双方数千人都拥挤在一片宽不过长百米,宽不过三十米的狭小区域里,双方的士兵密度是非常大的,密度大还不算,而且都还没有战术上的运动。
而这种情况在正常的野战乃至防御作战里是不可能出现的。
野战情况下,谁会傻乎乎的排着队上来挨你的手榴弹的啊,人家可是会进行机动的。
数千人规模以上的战役,绝对不是双方列阵整齐的队形逐渐靠近,然后开始正面厮杀,实际上在双方发展短兵相接之前,都会进行大量甚至说得上是频繁的机动,通过战场上的机动来寻找敌军的薄弱点,然后再发起进攻。
所以,手榴弹以后是否还能够和今天这样造成奇效,李轩对此并不抱以太大的希望。
当然了,即便以后手榴弹用起来没有今天这么大的效果了,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大规模装备手榴弹也就能够大幅度提高大唐新军的战斗力,尤其是防守作战的能力。
众多前线将领们口口声声说着要装备更多的掷弹兵部队,甚至王单旭都喊出了,在各个步兵营中,再专门增加一个掷弹兵队的方案,并且黄学仁觉得这还不够,建议专门成立一个掷弹兵营。
但是众人讨论的极为热情的时候,负责后勤事务的白云奇却是给他们泼了一喷冷水!
“手榴弹的确威力庞大,后续制造和装备也是应该的,只是我军想要装备太多的手榴弹难度太多,之前的百枚手榴弹已经耗尽了我们库存的火药了,如今我辎重营内库存的火药数量已经是非常少了,只勉强够火枪部队打一场高强度的战役,别说手榴弹了,就连火炮那边的火药也是没剩多少了!”
说着,他正色道:“我军如今火药奇缺,而制造手榴弹所需火药众多,短时间内我军难以大量装备!”
王单旭听到这话,当即脸色略微一变:“你是说,我军的火药已经不够用了?据我所知,上一次运输队来的时候,可还携带了两桶火药呢!”
白云奇没有反驳,而是道:“今天一战,我军就已经把过去积攒的火药用掉了八成!”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