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形成了公检法这三家司法机构,彻底解决了大唐王朝一直以来所面临问题:司法权力混乱。
而且最重要最重要的是,随便有点什么鸡毛蒜皮的事,都会把官司打到李轩御前来,即便不是到李轩这里来,也会打到柳八苟那里去,以后都让司法机构处理去。
除了司法机构的变动外,其他部门也是进行了变动,比如说在户部上面,新增加了工商司、内政司、除了原有的民政事务外,还负担起工业、商业发展事务,同时其他和民生有关的则是归属内政司管理。
此外,工部那边也是增加了交通司、工坊司这两个机构,以便工部更好的管理诸多工部建立的作坊,以及道路桥梁的建设。
这一番对内阁各部的完善,是让大唐王朝的中央机构更加完善,而且把各种职权明确下来后,以后遇到这些事的时候,就不会发生不知道归属那个部门来管的情况。
不仅仅是内阁有所变动,下面的各镇的行政机构也是有所变动,不用半个月,大唐王朝的内阁以及各镇的机构虽然看上去表面还是老样子,但实际上的变化还是非常大的。
内阁自从建立的那一天起,每时每刻都在发展和完善,以适应大唐王朝的扩张,要不然的话就算大唐新军打下了更多的地盘,大唐王朝也是无法进行有效统治啊!
如果有一天大唐新军把占据了一个省甚至更多的地盘,然而内阁这边都无法维持统治的话,那还不得笑掉正德老儿的牙板啊!
第0293章 万里长征
大唐这个山沟皇朝,虽然一开始只是李尔必弄出来搞笑的,但是自李尔必这个傻货被苏家康一刀砍了后,一切就是发生了转变。
李轩虽然不愿意但是依旧被柳八苟他们拥护登基继承了皇帝之位,从而率领着大唐王朝的数百土匪开始和明军周旋。
而打着打着,也不知道是明军太弱还是大唐新军太强,又或者是老天爷站在了李轩这一边,以至于过程虽然困难无比,数次面临灭国危机,但都被李轩挺了过来,保住自个性命的同时也是带着大唐王朝不断扩张。
从数百人一步一步发展到数千人,再到如今占据正泰县的几乎全部乡野地区,治下民众达到了八万之数。
这种事哪怕是放在历史长河里,都算是极为稀少的了。
大部分这些儿戏一样的造反,绝大部分都是第一时间被官府所镇压,甚至官府都不用调动正规军,只凭借些许乡勇就能够成功镇压。
之前的李尔必身死就是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然而李轩却是带着柳八苟、方东全他们一步一步扩张,最后占据了正泰县。
到了如今,哪怕是明天大唐王朝就被明军剿灭了,但是也百分百能够在史书上留下记载,哪怕是只有寥寥几句,但是能够在正史上留下记载,这却也是极为难得的。
古往今来,无数人都梦想着青史留名,哪怕是无法青史留名,也要留下一个千年恶名。
当然了,就算李轩倒霉透顶了,但是也不至于真的不用几天就被明军所击溃了。
如今的李轩还有心情慢慢练兵扩军,那是因为他知道,自己还有至少有一个月以上,甚至两三个月的安全时间。
澜江渡口一战,大唐新军已经是把府城明军给击败了,三千明军最后只回去了数百人,再加上之前李轩已经数次重创苏家康率领的数千明军。
因此兴泉府内的正规明军,可以说已经是顺势殆尽,三个千户所的正规军,再加上府城的一千五百人募兵。
这些军队虽然还保留着之前的名头,但是却已经精锐全无,如今不管是苏家康还是宋志文,他们所能依靠的不过是残兵败将以及临时征召的青壮而已。
而这些兵力,已经是没有办法给大唐新军造成什么是实际上的威胁了。
明军要想攻入正泰县剿灭大唐王朝,保守估计都需要五千人以上,而且这五千人必须都是正规军,不能是那些用来凑数的青壮。
然而如今的兴泉府还有五千正规军吗?
没有!
因为依靠兴泉府自身的力量,已经是无法镇压这一场李轩率领的叛乱了。
明军要想剿灭李轩,就必须从外面调来军队。
然而调动外地的军队到兴泉府来剿匪,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需要各种调动的命令,上报到省城贵阳的巡抚那边是必须的,不然的话,没有巡抚的命令,其他地方的军队根本不会跑到兴泉府来,这不是说他们肯不肯的问题,而是没有命令跨府作战,这不符合规矩,很容易被人参一本‘擅自调动军队’。
最后哪怕是剿灭了伪唐贼军,私自领军参与剿匪的将领也不可能落得什么好,丢官去职都是轻的。
按照李轩自己的估计,等明朝官府那边走完调动的程序,少说也得一两个月的时间,然后巡抚那边调动兵力也是需要时间的,调集兵力后,这些明军要跑到正泰县来,也是需要时间的。
你得知道,贵州可不是什么平原,大部分都是山地地形,大规模军队的行军速度是相当缓慢的。
综合以上这些,李轩判断明军最早也要两个月后才能够抵达!
而到时候,大唐新军的扩军也是差不多完成了,士兵基本完成了最基础的训练,火枪也能够再得到数百杆,火炮数门。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