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方的胜负,将由双方的实际实力来决定!
而己方有两千五百之众,有巨盾和盾车可用,更有十余尊碗口炮助战,此战怎么看都有着极大的胜利希望。
想通之后,这些人又是恢复了信心!
看着手下们重新露出了带着信心的表情,为首的中年将领也是微微点头,心中暗道:军心可用!
不过虽然让手下们恢复了信心,不过他的内心里还是带着沉重的。
身为全军主将,他比那些手下们更加清楚自己所需要面临的这八百敌军乃是伪唐贼军的精锐主力。
同时他也更清楚自己所背负的压力!
兴泉府这一次凑出来的万人大军,真正算是上正规军的不过是七千人而已,剩下的三千都是临时征集的青壮,他们很多人甚至连武器都没有,只能算是民夫而已。
而七千正规军里,卫所兵占据了大半,剩下的三千人才是募兵而已。
卫所兵的战斗力不咋地,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即便是宋志文也没有把胜利的希望放在这些卫所兵身上,而是放在了那些募兵身上。
这三千募兵,除了被宋志文留下了五百充当中军主力外,其余的两千五百人尽数在此。
而他们的任务就是渡江,击溃伪唐贼军的拦截部队,然后直奔澜江渡口,汇同正面渡江的那些卫兵所、青壮等炮灰们彻底摧毁澜江渡口的伪唐贼军。
从而达到击溃乃至全歼伪唐贼军的目标。
而要达成这个目标,首先就得先击溃眼前的这八百伪唐贼军。
就在他心中暗思的时候,旁人突然道:“看,他们来了!”
抬头朝着前方看去,只见把八百伪唐贼军已经列出了紧密的队形缓缓靠近,此时双方的距离不足三百米。
这个距离,已经是代表着双方的战斗将会一触即发!
他没有犹豫,立即就是下达了命令:“传令击鼓,进攻!”
与此同时,大唐新军那边,一身戎装骑在马上的郝柏年也是目视着前方的明军阵列,看到明军主动上前后,他也是举起了手中的腰刀,同时下达了作战命令:“火枪手预备!”
第0310章 全军冲锋
荒野之上,双方数千人缓缓靠近着,大唐新军这边因为兵力少,同时也是因为明军主动发起了进攻,因此并没有继续前进,而是全军停下了脚步,然后列出了标准了野战阵型。
数百长矛兵位于中军,列出了厚达六列的严密阵型,而前排乃至第二排的长矛兵,全都是穿戴了盔甲的重甲长矛兵,他们将会是防御乃至进攻的核心力量。
而长矛兵的两翼,则是各自分散布置了两个队的火枪兵!
这些火枪兵同样是布置出来了厚达六列的阵型!
由此形成了一个数百米长的巨大长方形方阵!
在这个巨大方阵的后方,则是其他的兵种,包括半队大约五十名的掷弹兵,数十名刀盾兵以及弓箭手以及郝柏年本人。
对面的明军列出的阵型也同样是紧密,明军和大唐新军乃至这个时代的所有军队一样,在作战的时候都是极度依赖紧密的队形的。
不管是冷兵器时代还是近代,军队能否列出紧密而整齐的阵型作战,这始终是判断一支部队是否合格的主要标准。
因为只有紧密的队形,才能够防守或者进攻,一旦阵型崩溃,往往就是战败的标准。
散兵的单打独斗,小规模部队之间的战斗,从来都不是战场上的主流。
而明军最前方的一个大约六百多人的方阵显然非常显眼,因为这些方阵的前排士兵都是扛着一面巨大的盾牌。
这些盾牌足足有一人高,足以掩护手持盾牌的士兵本身以及他们后方的士兵。
这些手持盾牌的士兵们前方紧密的排列在一起,形成了一道砍成移动的盾墙。
而在两侧,则是众多独轮手推车,上面同样是覆盖着巨大而厚实的盾牌,这些盾车的防御能力比那些巨盾兵手持的巨盾更强。
而这两样武器,就是明军用来对抗大唐新军火铳的利器,也是他们对此战能够获胜的主要信心之一。
这些盾牌和盾车的后方,则是一排整齐的碗口炮被士兵们扛着走,碗口炮的后方,则是大量身披重甲的刀盾手和长矛手。
更后方,则是有着至少两百名的弓箭手。
这是一个由多个兵种组成的复合方阵,前排是巨盾和盾车,之后是炮兵、重甲近战单位以及弓箭手。
看到这个方阵,就连郝柏年都是不由得皱眉了。
不过让他宽慰的是,这样的方阵明军也只有一个而已,剩下的几个方阵,都是普通的长矛手或者刀盾手而已。
不过如果让这个方阵推进到己方阵列的话,对方采用碗口炮以及弓箭可是会给己方造成大量杀伤了。
这样的话,恐怕自己就要改变之前的防守策略了。
大唐新军的火枪兵和长矛兵,从来都不是用来防守的,而是用来进攻的!
八百人的巨大方阵一旦发起进攻,足以碾压数倍之敌。
明军推进的速度并不快,甚至称得上是缓慢,不过对方的大唐新军也是没有推进的想法,就这么原地等待着明军抵达!
看着双方的距离已经是缩短了百米之后,郝柏年依旧没有下令让火枪兵们开枪!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