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能够为守城提供助力的青壮们也能吃上一点干的,至于其他人,不好意思,只能是每天吃一点粥了,勉强维持饿不死的状态。
没办法,粮食就这么多,人人都敞开肚皮吃的话,根本就坚持不到援兵的到来。
而鬼才知道援兵什么时候能够到,也许是三五天,也许是十天半个月,也有可能是一个月以后,至于一个月以后还不来,那么也别来了,因为就算再怎么节约粮食,这些粮食也不可能支撑到一个月以后。
到时候城内军民肯定都饿死了,即便是不饿死,恐怕也会投降了。
别高估了大唐王师将士们的忠臣度,对于其中的中高级军官以及文官来说,投降那是不可能的,因为明王朝是不可能放过他们这些举起造反的人,更不要说这些中高级军官里,实际上有不少还是明军降将出身的。
当初大唐王师俘虏了这么多明军,不乏有明军中低级军官投诚大唐王朝。
但是中高级将领以及文官们不肯投降,不代表着普通士兵们不肯投降啊!
现在局势勉强还能维持,虽然吃不饱但是还有的吃,等到粮食彻底吃光了,估计也是全军大崩溃的时候了,到那个时候,士兵们为了活命估计都敢杀了王单旭然后打开城门喜迎大明王师!
所以现在的王单旭就是祈祷着,不管是第二军本部还是第四军的援兵,最好是在半个月内赶到,最迟最迟也得二十天内,要不然的话,局势将会恶化到他彻底无法掌控的地步。
而王单旭苦苦等待的援兵,尤其是生力军第四军如今在那里?
他们在靖州,准确的说是刚刚进入靖州!
第0556章 入靖州抄后路
桂林一路往北,就是湖广靖州了,本来这一段路虽然不好走,但是也不至于挡住第四军一个多月的时间。
即便是山路难行,但是这年头的重装备也没多少,充其量就是那几门火炮了,山路再难走,多派点人,这火炮抗也能抗过去了。
真正阻拦第四军步伐的并不是地形,而是明军!
从湖广进入桂林的上万明军根本不和第四军正面交手,躲躲藏藏的袭击第四军的补给线,搞的陈科桥相当头大。
他手底下的几千人一路上走走停停的,甚至有时候还得掉头回去追击明军,根本就没有办法全力行军。
好在后来李轩给他派来了援兵,等第六步兵团、柳州独立团第一营以及第六守备旅也是赶到了梧州之后,手中兵力充足的他终于是能够率领主力北上了。
他留下了第六步兵团的一个正规营以及一个预备营,再留下了一个守备团大约四千兵力,然后是带着剩下的主力约七千人北上。
对于留守兵力,他的要求很简单,也别去追击那上万分散袭击补给线的明军了,就重点把守几个重要城市,比如桂林府城以及补给线上的几个重点城池,然后派兵护送辎重部队。
至于那些明军去袭击一些小县城,也就随他去了,反正丢几个小县城也没有什么,更何况桂林府的很多县城,大唐王朝本来也就没有建立真正稳固的统治。
留守桂林府的守军大约四千人,由第三步兵旅的副旅长周义宝上校统帅,坐镇于桂林府。
他手底下虽然有着四千人,但是要维护这么长一条的补给线,还得守住桂林府的几个重要城池,任务可以说是相当繁重的,毕竟他手底下的四千人里头,只有一个步兵营和一个预备营是正规军,剩下的三千人可是守备军,而这些守备军不过是投诚了不过月余的明军降兵,真正打起来的话,靠他们是靠不住的。
所以坐镇桂林府的他一方面是大力组建,加强桂林府本地的捕盗营,另外还请求枢密院那边再派遣一部分部队来桂林,协同作战,用以围剿活跃于桂林府的近万明军。
不打这上万明军给干掉,他们始终都是会威胁到第四军主力部队的补给线的,从梧州一路到湖广靖州,这一条补给线可是相当的漫长,而且很长一段都是要走陆路的,第四军的部队也不可能每时每刻都派遣重兵保护运输部队。
毕竟如果派的少了,比如只派了几十几百人,很有可能会被明军直接一口吞了,但是派重兵的话,桂林府城、永福、义宁等重要据点还要不要守了?
接受了周义宝的求援后,李轩并没有考虑多久,很快就是批准了该计划,不过他计划派出的援兵却不是正规军,也不是守备军,而是独立于陆军之外的武装力量:捕盗营。
没办法,如今大唐王朝几乎每个方向都需要用兵,到处都是说兵力不足,别说正规军抽调不出来,就算是守备旅李轩都已经是抽调不出来了。
这当然不是说李轩手头上没有部队了,而是不能轻易动用。
除去了现有在外征战的四个军所辖的部队外,暂时李轩手头上还有近卫军、第三守备旅、柳州独立团,至于第五步兵旅,这个还没有成军,暂时不算。
而之前新成立的两个守备旅,第六守备旅已经是派遣给了第四军,第七是守备旅也已经按照原计划纳入了第一军的统辖,并在四月初就被派遣道了广东的中西部地区,这会正在高州、雷州一带,并准备和第一步兵旅下辖的一个预备营会师,如今正到处收集船只,准备度过琼州海峡登陆琼州府(海南岛)呢。
当然了,人家明军也不傻,广东方面的水师已经是在琼州海峡一带严阵以待,这到底能不能渡海成功还要打个问号。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