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有三款在李轩看来,已经是颇有后世后装线膛步枪的样子了。
而这一次的武器展示会,某种程度上其实就是专门为其中三款比较成熟的后装步枪进行的。
不出意外的话,今天将会挑选出其中一款作为陆军的下一代制式步枪。
陆军已经等太久了,他们不愿意在前装线膛枪这种过度武器上耗费太多的精力,这两年可是投入了巨资研发后装步枪。
钱到位,再加上目前大唐的工业基础既然能够把米尼步枪给搞出来,其实单纯从工业基础来说,已经是具备了制造后装线膛枪的能力了。
陆军枢密院军械部的部长叶锡元陆军上将,亲自为圣天子李轩讲解着这三款新式步枪!
“这些金陵武器局研发的后装步枪,他们采用了击针击发,栓动设计,射速能够达到每分钟十二发以上。”
“这是汉阳兵工厂研发的步枪,他们这款后装步枪,同样是采取撞针击发,不过他们把底火放在了子弹的后方,所以撞针缩短,缩短了撞针的长度,为了防止漏气,还采用了橡胶。”
“这是皇家理工学院李福教授的作品,采用全金属子弹、弹仓设计,以及栓动设计,各方面的性能都是三款步枪里最为优越的,虽然口径只有八毫米,但是有效射程足以达到一千米以上,精度非常高。
但是对工艺的要求太高,我们判断过,以目前的技术条件生产这款步枪,成本会非常高!”
如今摆在李轩面前的这三款步枪,其实已经是陆军方面进行了反复多次测试之后挑选出来的,至于今天的其他乱七八糟的设计,都是来陪跑的,陆军方面已经是做出了内部决定,下一代的步枪就会从这三款了选择。
这三款步枪其实也有非常大的共同点,比如说口径,因为准备采用栗色火药,这种火药更加优良,应用新发射药后,更小的口径也能获得以往口径的威力。
同时考虑到大唐的敌人,尤其是鞑靼人基本上都装备燧发枪,而且普遍放弃了装备板甲等防御性装备。
陆军两年前对新步枪就已经是提出了一系列的性能要求:
后装、线膛、有效射程要达到五百米以上,口径不能超过十一毫米,为了提高装填速度,必须采用定装药子弹,重量不能超过五公斤,枪长不能太长也不能太短,只能是一米三到一米四之间,短了拼刺刀吃亏,长了携带不方便。
上述诸多要求增加到一起,其实也就导致了其实很多步枪的大体设计是差不多的,差别就是细节,尤其是枪机技术的差距了。
眼前的这三款都是符合要求的,但是具体选哪一款,也是很难。
毫无疑问,其中性能最为优秀的步枪,乃是李福教授设计的步枪,这款步枪在李轩看来,几乎已经是和后世一战时期使用的步枪几乎没什么差别了,嗯,口径大了点,这是因为栗色火药不如无烟火药的缘故。
而李轩能够看出来好,其他人也是能够看出来的。
但问题来了,很多东西并不是说好就行了,还得考虑成本。
李福教授乃是皇家理工学院教授,人家研究枪炮自然是走在最前端的,各种新技术都是一股脑往上堆。
别的不说,光光是这款火枪的加工精度就是一个超级难题!
目前国内的所有火枪制造厂里,基本上没有任何一家工厂能够满足其高要求。
眼前的这一款李福教授设计的步枪,好是好,但是想要大规模量产现在根本无法办到,就算是勉强耗费巨资提升工艺,但是最后造出来的成本也将会是高昂无比。
陆军那边曾经让几个兵工厂给出造价,在不考虑专利的前提下,单纯的生产成本,这种步枪的成本怕是要达到五十元以上,如果加上专利以及兵工厂利润以及其他成本等,出厂价将会达到六十元以上。
这个数字让陆军完全无法接受!
你要知道,大唐这年头生产一支燧发枪的成本,才七八元而已,生产一支米尼步枪的成本高一些,但是也就十多元。
价格如此昂贵,陆军装备不起!
所以陆军方面,其实更想要的还是汉阳兵工厂的设计,虽然各方面的性能都差了点,但是勉强能用的同时,足够便宜啊。
第1663章 骑兵的浪漫:宁死不用手枪
当天下午时分,李轩亲自观看了这三款步枪的实弹测试。
测试的结果非常明显,江南武器公司下属的金陵武器设计局的步枪倒数第一,因为连续射击了三十多枪后,测试枪支那根长长的撞针就是折断了。
倒数第二的乃是汉阳兵工厂的步枪,在常规实弹测试环节并没有问题,不过因为采用纸壳子弹,也只能采用手动单发装填,射速不算快。
此外在三百米的中距离测试里,精度表现还算不错,但是达到五百米后精度就大幅下降,随后在耐热以及耐冷测试后,也是出现了或多或少的问题。
表现最好的自然是李福教授设计的新步枪,精度上佳,有效射程最远,同时可靠性测试也是远远超过了前两款步枪,哪怕是经过了高温或极寒或其他复杂环境,也能继续使用。
而且还有一个相当突出的优势那就是因为采用了全金属子弹,可以使用弹仓供弹,射速更快,同时射击时方便、稳定。
对于这个结果,不管是军方还是李轩,也是早就有了预料的。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