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鲸鱼油的价格进一步下跌,也是让很多的捕鲸船无利可图,甚至一些运气不好,或者是技术不咋地,设备也是不够好的捕鲸船,陷入了亏损。
对此,帝国自然也是不可能不管。
毕竟那可不是一艘两艘捕鲸船,全帝国加起来大约有两百多经过注册的捕鲸船活跃在全球海域呢,至于没有经过注册的捕鲸船,那就无法统计了,但肯定是不少的。
对于这些船只以及上面的水手,自然是需要妥善安置的,比如说给他们提供培训,让他们改为捕捞其他鱼类,如今帝国正处于工业发展,居民收入每一年都在增加,对肉食,对鱼类食品的需求不断的在增加。
鲸鱼油的价格下跌,煤油的价格自然不可避免也会下跌。
这些照明用油的价格持续下跌,所带来的最大影响就算是让更多的家庭能够在晚上点的起灯了。
以往的时候,普通家庭的学子,是别指望晚上点着油灯学习了,经常在晚上点灯苦读的学子,少说也是个中产子弟。
如果再把时间往前推十几年,能够晚上点灯学习的人,清一色的有钱人!
所以,当你看到某个古代学子挑灯夜读,悬梁刺股就觉得他多么苦逼了,实际上人家是正儿八经的有钱人,闲着么没事就能去逛青色小楼,和花魁出门游玩的那种。
普通学子还是别指望能够挑灯夜读了。
但是现在的大唐,哪怕是普通学子也能够挑灯夜读了,而且可以预见的是,煤油的价格还会持续降低。
毕竟如今的石油开采以及提炼的成本还是比较低的,哪怕是在现有的基础上继续降价,也依旧有着丰厚无比的利润。
之所以还没有降价,那纯粹是因为产能还没有跟上来,加上为了给大量的捕鲸船一定的缓冲时间,所以官方其实也不是很乐意看见煤油灯出现暴跌式的降价,而是采取逐步降价的方式,最后让煤油灯真正的进入千家万户。
而这种情况,也花不了几年时间了。
如今皇家石油公司在巴库那边的油田产量逐年增加,炼油厂的产能也是逐步增加。
帝国石油公司在南洋发现了油田,并大手笔的本土沿海三大地区分别筹建大规模的炼油厂。
保守估计,五年内,国内的炼油厂的炼油能力,就能够达到一百万吨,而这个数字基本上已经是能够初步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了。
后续随着炼油能力的进一步增加,那么不可避免会出现继续降价,最后导致煤油成为普通的消耗品,真正的进入千家万户。
看着石油工业的快速发展,也是让李轩比较欣慰。
对于石油工业的发展,其实李轩的推动并没有太大,也只是几年前指示皇家石油公司的成立,然后后续指点了他们几个油田的存在而已。
但是对于整体石油工业的发展,李轩其实是并没有进行太大的推动的。
就和其他行业一样,李轩更多的是给政策,给出大概的方向,然后让他们自己去搞。
有时候能够做出来林轩很满意的成绩,有时候也会犯错,走弯路,但是只要不是事关帝国重大战略的问题,一般李轩也是懒得搭理。
帝国那么大,行业这么多,各种新东西数不胜数,李轩根本就没有足够的时间一一去关注。
更何况,他更希望帝国的各行业能够健康自主发展,不需要太多的外部干预就能够健康发展。
当然了,这些其实都是表面的借口而已,实际上就是李轩对这些东西已经是没有什么兴趣了。
如今大唐已经是走上了蒸汽革命的高速路,哪怕是李轩不去指点什么,也能够保持着高速发展,这样的大唐,在全球范围内几乎是无敌的。
就算是工业能力再提高,技术再提高,也不可能改变多少。
大唐帝国依旧是地球上的第一强国!
本质上不会改变什么。
最近这几年,李轩最关注的已经不是什么国内的发展了,他更关注的还是海外的扩张。
尤其是海外领地的本土化!
南洋几个地方以及巴库的局部本土化,就是他亲自出手干预的结果,他不可能等待整个吕宋省以及万丹省都是彻底完成了本土化之后,再搞什么本土化,那些所需要的时间太过漫长。
所以他采取了逐步本土化的政策。
通过对部分条件是和的地方进行局部本土化,刺激周边的地区加速本土化。
这一点在南洋地方体现的尤为明显,自从吕宋岛以及棉老岛局部本土化之后,临近的婆罗洲哪怕是没有太大的外力推动,但是其本土化的进程依旧是大幅度加快了。
就藩当地的贵族以及官府,眼看着隔壁的岛屿本土化成功后高速发展,官员将有政绩,贵族和商人们大把赚钱,他们那里还能忍得住啊。
当年大家都是一样的穷哥们,但是现在突然发现这个穷哥们变成了高富帅,这绝壁不能忍。
如果是换一种情况,估计他们就要闹,在没有完成本土化的情况下也要求中央给予他们本土化的政策,但是如今的大唐帝国是不可能出现这种事的。
通过蒸汽机交通工具以及有线电报,再加上以往数十年来建立的强势中央集权模式,如今大唐帝国的中央集权是达到了封建王朝所能够抵达的巅峰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