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和陈立夫之间的矛盾,总归是属于内部矛盾,但是内阁和军方之间的矛盾,却是属于外部矛盾。
能够爬起来进入御书房的人,就没一个是傻子,自然是知道这种情况该怎么做。
所以军方的人一施压,他们就很自觉的力挺陈立夫了。
当然了,力挺过后,等后续该给陈立夫下绊子还是要继续下绊子。
对于臣子们的明争暗斗,李轩也是没啥兴趣。
这种事这几十年来他看的多了,让他们争去吧。
如果这些臣子自己不天天斗着,李轩就得担心他们斗他这个皇帝了。
小朝会结束后,文官们匆匆走了,而邓喜德他们几个军方的将领却是留了下来。
对于军方来说,内部的政务他们不关心,反正也没办法插手,他们关心的东西从始至终只有一个,那就是建功立业。
说白了就是战争!
而这一次说的就是印度方面的战事。
邓喜德道:“在上一次的第二次印度战役里,我们陆军一共先后动员组织了六万多的总兵力,累计发动了参战兵力万人以上的战役三次,参战兵力千人以上的战役三十六次,消灭了十六个当地的土著王国,在新占领地区里,扩充直属海外领地二十二万平方公里,在其他部分地区则是效仿了西班牙人在美洲的殖民统治,设立了殖民统治,成立了三个殖民省!”
“从上一次的第二次印度战役里,我们发现了在军事上消灭对手并不困难,重要的是后勤。”
“所以这一次第三次印度战役,我们陆军方面的核心关注点是建立一套稳定高效的后勤体系,一线参战兵力将会下降一部分,但是参战部队所能够得到的后勤保障将会大大提高!”
“从今年冬天开始,我们陆军就会开始动员组织部门,预计将会在印度战场上投入大约三万人的作战部队,另外还将会从当地的部分傀儡王朝征调青壮民夫大约十万人提供后勤保障!”
“这一次印度作战的目的,是彻底切断莫卧儿王朝向南扩张的路线,彻底打消他们试图统一印度半岛的想法!”
邓喜德说着第三次印度战役的事,李轩也没有打断他,而是静静的听着。
实际上第三次印度战役,不过是一场只有两三万人参战的小规模战役而已,甚至都不用大唐帝国从本土抽调部队过去,军方直接从印度地区以及锡兰岛、西亚等地区就能够抽调到足够的兵力参战。
不仅仅是李轩自己这么认为的,其实邓喜德自己也是知道,他一边说着的时候,用眼角的余光瞄了瞄圣天子,见圣天子虽然面色平淡,但是已经是微微闭眼后。
就是知道圣天子已经是没啥兴趣,甚至是觉得有些无聊了。
但这就是邓喜德说一大堆第三次印度战役的原因!
他等的就是这个时候!
只见他三言两句把第三次印度战役的事说完后,话头一转就是道:“最近东欧局势有些不太稳定,鞑靼人的骑兵多次闯入了乌拉尔以东,严重危害了海东省和西伯省的安全!”
第1763章 苏伊士运河
邓喜德这话一出,李轩就知道他们打的是什么注意,不就是想要继续西征,然后杀入东欧嘛。
所以李轩只是微微睁眼,然后道:“这几年要搞第二轮水利设施建设,还要搞农业改革,要搞第二轮铁路大建设!”
李轩这话,在邓喜德听来就差直接说没钱了,让他免开尊口!
虽然早有预料会是这种结果,但是邓喜德还是很失望的,陆军上下从去年开始就是准备着搞第三次西征了。
各种作战计划都已经是完善无比,只需要一声令下,超过十五万的大军就能够越过乌拉尔河,然后杀入伏尔加河了。
作战计划有了,部队也是预定好了,将领也是不缺。
唯一缺的就是战争经费了!
毕竟大炮一响,黄金万两!
陆军再牛逼,这没钱也没办法发动这么大规模的战役啊。
但就在邓喜德以为没有任何希望的时候,李轩却是又突然道:“不过税部那边说,明年的收入应该会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到时候应该可以多给你们陆军几千万的战费。”
“但是最多也就五千万,多了没有!”李轩知道不管是陆军还是海军,从来都是狮子大开口,而且永远都不会满足了。
所以先说明了,就这么五千万战费,多了就没有!
邓喜德听到这话后,眼珠子一转却是道:“这五千万是一年还是?”
如果仅仅是一年的作战经费,那么他邓喜德就无所谓了,大不了分几年要经费。
但是李轩却是断绝了他的幻象:“一次性五千万,而且到时候朕要得到伏尔加河和顿河!”
同时李轩还指了指桌子上的东欧地图,然后在伏尔加河和顿河临近交接的地区指了指:“至少要控制这个察里津,这样才能够在这里修运河,连同伏尔加河、顿河,进而联通东海和黑海。”
“只要打下了这里,挖通了运河,那么后续陆军在东欧地区,尤其是在顿河和伏尔加河流域里作战,就能够直接得到来自海上的补给!”
邓喜德听到圣天子的话,却是露出了为难之色。
圣天子口中的伏尔加河和顿河之间的运河方案,他自然是知道的,实际上这个方案一开始就是陆军方面提出来的。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