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她在加的斯使馆区的港口里,看到了近海的新大西洋号后,所受到的震惊是巨大的。
当她通过渡轮,登上新大西洋号后,体现就是更加明显了。
她上了新大西洋号后,几乎感觉不到任何的颠簸,上万吨的庞大船体给予了新大西洋号卓越的稳定性。
尤其是现在这种风平浪静的情况下,她站在甲板上就跟感觉站在陆地上一样,丝毫都感觉不到晃动。
伊丽莎白都如此了,跟随她一起前往大唐的送亲团的人就更是如此了。
很多人看到这种庞大的船只都觉得这是魔鬼,哪怕不是魔鬼,但这也可定是魔鬼的造物。
伊丽莎白自己先上船后,她带来的送进队伍里的侍者以及骑兵团的人也是陆续上船。
只不过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获准上船,只有大约百分之六十的人最终获准上船并前往大唐。
因为在卫生检查的过程中,发现其中相当多一部分人都存在着疾病,各种病都有,其中甚至检查出来了至少数十名梅毒患者。
这让大唐方面的人相当无语!
大唐对卫生的要求向来是相当高的,更不要说上船后大家长期处于一个相对封闭独立的空间里,对于这些病菌携带者,尤其是高风险的传染病才患者,自然是不可能放他们上船的。
最后只有大约六百多人获准上船。
上船之前他们都被要求进行详细的清洁消毒,虽然说他们其实在马德里的时候就因为知道大唐人对卫生很执着,就已经是提前洗了澡才出发的。
至于那些老古板不愿意洗澡的,其实一开始就无法入选送亲团。
但是即便如此,其中相当多人的卫生情况依旧堪忧。
这种情况也是让伊丽莎白感觉到有点丢脸。
这些可都是她的随从呢,这被检查出来这么多问题,她脸上也挂不住。
不过就算如此,她也没有说什么。
怎么说呢,她自己也不想和一群传染病患者待在同一艘船上!
文化教育这东西,是能够改变一个人的,她虽然是西班牙人,但是从小就是接受大唐的教育,受此影响下,她的不少思维方式不可避免会和大唐人差不多。
比如说卫生!
可以说,她是当代西班牙诸多贵族女性里,仅有一个天天洗澡的!
其他的贵族女性,哪怕是受到了大唐文化的影响开始洗澡了,但是很多都是十天半个月才洗一次,了不起了三五天洗一次。
天天洗澡的人极少极少!
迎亲使团、伊丽莎白和她带来的送亲使团陆续上了船后,大西洋号也是正式开启了它新的航程!
它将会从加的斯一路南下,途径南非港、科伦坡、马六甲等几个主要港口进行停靠补给,而最终目标将会是直奔帝国本土的松江府的吴淞港海军基地。
第1823章 海军护航
新大西洋号内部锅炉工冒着数十度的高温,把煤炭送进燃煤锅炉里,煤炭燃烧着,其高温让锅炉的水变成高压水蒸气,这些高压水蒸气将会通过官道进入轮机舱内的往复蒸汽机里。
继而推动蒸汽机转动起来,庞大的齿轮构成的传动机构,最后驱动着粗厚的驱动轴,驱动轴一直延伸到船只后方,带动着两个直径达到了数米的庞大螺旋桨开始转动。
仅仅是这两个庞大的螺旋桨,就足以证明大唐雄厚的工业技术能力。
这种螺旋桨采用的可不是普通的钢铁,而是一种非常特殊的铜合金,因为普通的钢铁在海水下很容易生锈,铜的话好一点,但是纯铜也不行,还得是铜合金。
而且有了材料之后,如此铸造这种直径好几米的螺旋桨也是一个巨大的难题。
可以说在人们所看不到的海水之下的这两个巨大的螺旋桨,就已经是足以体现大唐帝国的远远超过当代其他国家的工业技术能力。
不过呢,人们普遍看不到,他们所能够看到的还是水面上的东西。
可惜的是,仅仅是看水面上的东西,其实他们什么也看不到。
顶多也就是看见一艘钢铁大船在海面上无风自动而已。
当新大西洋号在大西洋乘风破浪,一路上以大概十二节的平均速度前进的时候,边上一艘大唐海军的巡洋舰以及三艘护卫舰在外围保持着同样的速度前进。
这四艘战舰自然不是专门为了新大西洋号提供护送的,实际上新大西洋号也不需要专业的战舰为他们提供护送。
平均十二节,最高十五节的航速足以让他们超过当代绝大部分船只,哪怕是大唐自己的大部分蒸汽船只。
那些土著的海盗们,对新大西洋号这种高速庞大的客轮,连追都追不上,就算追上了也不是对手,人家也有自卫火力的,虽然火炮没有,但是普遍装备轻型武器,那些水手们基本都是受过军事训练的。
没办法,这年头跑远洋都得这样。
这四艘大唐的欧洲舰队的战舰,这一次为新大西洋号提供护送,只是顺路。
说护航有点过,应该说是一起回去。
这四艘大唐战舰之前都是被派遣到第七舰队服役的战舰,他们在大西洋经历了将近一年的派遣任务后,已经结束派遣期,准备返回本土。
顺便也是给长期在海外服役的海军官兵们放一个长假,让他们回家看看父母等家人。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