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是看在智利公国的份上,给予伊丽莎白足够的尊重也是必须的。
在码头上的欢迎仪式,完全是根据宫务厅制定的规格来做,标准的迎接后宫妃子的仪式,虽然还比不上嫔妃,但是比寻常的昭仪还是要规格略微高一些。
踏上码头后,伊丽莎白倒是没有和之前的迟疑和忐忑了,她在宫务厅的安排下,在码头上了挂着皇室龙纹标示的奢华马车,然后离开码头。
伊丽莎白踏上码头,并上了马车后,西班牙人的庞大送亲使团也是直接就地解散。
伊丽莎白只会携带六十多名侍女前往,这六十多名侍女虽然都是西班牙人,但是作为陪嫁侍女,她们其实也是和伊丽莎白一起,从今以后都是变成大唐人了。
但是另外的大几十名西班牙官员、随从以及数百人的骑士团,他们也只是在迎接仪式的时候出现,仪式结束之后,他们就会前往大唐军方专门为他们准备的营房临时休整。
过几天后,将会有专门的船只把他们运往智利,这些人之前算是西班牙人的送亲使团,但是现在开始,他们已经是变成了伊丽莎白的臣民,后续将会在智利任职,并直接效忠于伊丽莎白。
未来他们的效忠对象则会是伊丽莎白和圣天子的皇子或者皇女!
根据双方的协议,智利公国,只能由伊丽莎白和圣天子的后代所继承,如果伊丽莎白没有子女,那么该地区的继承权将会被西班牙王国收回。
不过这种情况肯定不会出现,因为就算伊丽莎白没有子女,但是腓力二世还有其他女儿,哪怕没有适龄的女儿,但还是有孙女之类的,到时候也可以直接嫁给圣天子或者说嫁给大唐太子或者其他皇子。
总之,这个智利公国是跑不出大唐的手掌心了!
在这种情况下,大唐方面其实早就已经是准备好了在智利地区设立统治机构,但是为了表示对伊丽莎白的尊重。
在智利地区并没有设立总督区、巡抚衙门、事务衙门之类的大唐传统行政机构,而是继续以智利公国的名义进行统治,设立智利公国府处理智利地区的事务。
毕竟这地方严格上来说,这都不算是大唐国土的一部分,而是一个独立的公国,是属于伊丽莎白的私人公国,你直接把人家的公国变成省了,这不适合。
不过具体的行政管理模式,还是会和大唐的其他海外领地一样,只是公国府拥有自由发展当地内政事务的权限,比如说发展经济方面,人家爱咋地爱咋地。
当伊丽莎白的骑士团等随从们等待着前往智利的时候,她自己也是坐上了宫务厅安排的皇室专列,直接从海军基地前往金陵城。
第1848章 真实的大唐
坐上专列的伊丽莎白,纵然是第一次乘坐火车,对火车也是有着好奇,但是这一路上却是目不斜视,甚至连多问一句都没有,彷佛对火车是见怪不怪一样。
这是因为她虽然没有乘坐过火车,但是好多年前就听说过大唐的火车了,也看过画册,路上的时候也是有宫务厅的侍女对她悄悄提醒过一些注意事项,因此虽然是第一次乘坐火车,但实际上她已经对火车有了基本的了解。
此外,连万吨的豪华客轮都坐过了,而且是飘扬过海上万里。
该惊讶过的,该震惊的,都已经惊讶过,震惊过了。
所以这一路上,伊丽莎白表现的相当淡定。
在专列车厢里,她略微侧着头看着窗外不断飞逝而退的场景,感受着以往在画册里无法感受到的大唐!
没有来到大唐之前,她和其他人一样,对大唐本土的了解基本只局限于人们的诉说,文字描述以及图画。
这种了解是表面的,甚至是夸大的,并不足以让外人真是的了解到大唐本土的真实面目。
而如今坐在火车上,她却是能够真是的感受到大唐本土的真实样子。
怎么说呢,并没有她想象中的那么美好!
在欧洲地区的诸多书籍以及画册对大唐本土的描述,其实大多是片面的,夸大的,美化的。
怎么说呢,如果是不够震撼,不够美好的事务,那些作家以及画家们也不会专门去记录。
比如在欧洲地区,人们其实很容易就能够看到画家所画的大唐城市景象,不管是上海还是广州又或者是金陵城,大多都会各种绘画作品。
其中最为著名的景象应当属于上海黄浦江沿岸的高楼大厦,就和人们说的那样,十里沿江路汇尽天下繁华!
但是,你要想从这些文字描述以及绘画作品里完全了解真实的大唐本土,其实是很困难的。
外人对大唐本土的了解,大多都是连蒙带猜,而且基本都是往美好的方向去幻想。
人们习惯性会忘记了,大唐本土,并不是所有地方都是繁华无比的城市,更不是所有人都生活在城市里头。
广阔的大唐本土里,城市只是很小的一部分而已,目前的大唐城市居民只暂居总人口的百分之十八左右。
而更值得注意的是,这百分之十八的城市人口里,绝大部分过的都不咋地。
即便是上海那等繁华之地,其一百多万城市人口里,也有超过百分之八十的人都是生活在温饱线上。
当然了,哪怕只是在温饱线上,但是依旧比当代的其他地方的人多的好,至少努力工作了不用担心饿死。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