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样的年收入以及花销的低收入家庭,占据了大唐大城市里人口的大部分,松江府里至少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家庭都是这样的家庭。
这样的家庭必须要有两个家庭成员工作赚钱,少了一个就等于塌了一半的天。
在松江府这样的经济比较发达的地方,要想过上比较体面的生活,标准的五人口家庭,其家庭年收入至少要达到三百唐元以上,也就是人均六十元以上。
只要达到这样的家庭年收入,才能住在郊外小区里的独栋小楼或者是城内比较好的公寓,男主人穿着体面的细呢绒职业装或者丝绸汉服正装乘坐轨道公共马车往来上班,偶尔还能奢侈一吧叫辆出租马车。
子女可以得到小学以及中学教育,日常花销维持在比较体面的水准,偶尔可以去餐厅吃一顿大餐,假期里可以携带家人到郊外旅行。
这才比较符合人们对体面生活的定义,而这个群体,也才是大唐社会里的中产阶级。
按照松江府这边的标准来看,如果想要达到李轩提出的人群收入椭圆形结构,就需要让大部分标准五人口家庭达到年收入三百元以上。
不得不说,这是非常困难的事。
但是就算是困难,但是大唐圣天子李轩既然都提出来了,一群的内阁大臣们自然也就只能苦思冥想看看怎么达到。
李轩抛出这个概念后,也没有指望着第一时间达到这个标准,他只是提出了这么一个目标而已,也没说短时间让太多人都变成中产家庭。
他只是提出了一个小目标,未来的五年内,让中等收入家庭的比例占据所有家庭的百分之二十以上。
李轩提出了椭圆形结构,提出了小目标后,就是不搭理这些大臣们了,而是自顾自的走了。
圣天子一走,会议室里的瞬间就是热闹了起来,之前圣天子在的时候,众人都没有说什么,但是现在,一个个却都是纷纷开口了。
“这太难了,五人口家庭收入达到三百元,哪怕是夫妻两人同时工作,这也意味着他们每个人的收入都要达到一百五十元,算下来就是十二三元的月薪了,这个薪水哪怕是放在很多企业那边,那都是低级技术人员或中等管理人员的收入了!”
“这样收入的人,哪怕是在收入比较高的钢铁行业里,一家千人规模的钢铁厂里,绝对不会超过一百人!”
“如果是其他行业里,这个数字还会更低!”
“在低收入群体比较多的行业里,比如说餐饮业和服务行业里,别说十多块的薪水了,能够有最低工资就不错了,很多不法商家甚至都不给最低薪水!”
“百分之二十的目标,这个不好搞啊!”
众人说这些的话时候,陈立夫开口道:“诸位,城市人口本来就不多,就算是再努力提升,我们也绝对不可能完成这个目标,目前我们帝国百分之八十的人口都是属于农业人口,而他们之中除了极少数人外,绝大部分都是属于阵阵的低收入群体,如果要想提高中等收入群体的比例,适当的提高农业人口的收入才是唯一的道路!”
然而旁人说:“是否可以扩大城镇化的规模?引导更多的农村人口进城务工,目前我们的工商业还在持续发展,可以维持更多的工商业人口的!”
陈立夫却是瞄了对方一眼,然后道:“都去打工赚钱了,谁去种地,没人种地吃什么?”
这话一出,众人齐齐闭嘴!
陈立夫虽然进入御书房也有好些年了,虽然依旧无法稳坐御书房头把交椅,但是陈立夫是什么人,他从政到现在创下的诸多名声岂是浪的虚名。
如今在内阁里已经是稳稳有了内阁第一人的架势。
内阁里的其他三个御书房值班大臣已经是被他收拾的服服帖帖的。
不过御书房里不仅仅有内阁的人,还有其他人,秘书处的掌院学士,督察院院长,大法院院长这三人虽然同样属于文官系统里,但是和内阁历来没啥关系。
至于军方的就更不用说了,人家连当年的柳八苟都不服,更何况如今的陈立夫。
所以陈立夫在御书房里远远做不到太过强势,但是在内阁内部,他却是有足够的实力和威望的。
今天圣天子召开的会议,也是属于御前内阁会议,参加会议的都是内阁各部尚书,可没有其他机构或者军人的。
所以这个时候,陈立夫说话,才是让其他人乖乖闭嘴。
不闭嘴也不行,陈立夫的问题不太好回答啊。
陈立夫这问题,其实应对的办法措施多的很,但是不能乱说,乱说的话很容易就会让仕途蒙上阴影。
第1874章 振兴农村经济计划
大唐帝国现在可是有三亿多人口呢,这么多人所需要消耗的粮食可是一个庞大无比的数字,而如今的大唐农业生产水平,虽然比以往好了不少,也开始应用少了机械设备增加生产效率、用水利设施、鸟粪等措施增产,但是人均粮食产量依旧处于一个比较低的水准。
大唐本土的人均粮食产量其实都不如大唐的绝大部分海外领地,比如吕宋、万丹等海外省,这些地方土地肥沃,粮食产量高的很。
而南非、美洲这些地方就更不用说了,肥沃的耕地一大把,人口又少,很多移民家庭都是有几百亩土地的,他们耕种土地也不会和本土那样采用耕牛为主的深耕模式,用役用马进行浅耕,纵然单亩产量少一些,但是架不住人家耕种的土地多啊。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