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海军已经是挫败了一次鞑靼人的阴谋,当时直接出动舰队把鞑靼人的造船厂都给炸成了碎片,并收回了被偷运的蒸汽机。
后来为了防止鞑靼人发展造船业,以对大唐造成潜在的威胁,大唐海军干脆从联合省开始,长期派遣舰队沿着海岸线进行巡逻,看见鞑靼人的造船厂就炮击,后来干脆连普通港口都进行炮击。
所以现在的鞑靼人控制的海岸线虽然很漫长,但他们的沿海威胁的很,基本不存在造船厂,甚至连沿海港口都没有。
因为全都被大唐海军炸了个稀巴烂。
为此,鞑靼人不得不退往内河建设造船厂,港口等,同时大力发展陆地运河,继续通过联合省对外进行贸易。
大唐海军对此也是睁只眼闭只眼了,顶多就是偶尔派遣几艘浅水炮舰象征性的去逛一圈,但是基本不会深入,而鞑靼人也会很配合的放出一两个小港口,小造船厂什么的让大唐海军炸一炸。
至于更深入,去打击重要目标,这是大唐海军可不会干。
毕竟人家鞑靼人也是会在内河沿岸会设立坚固的炮台。
虽然用的都是滑膛炮,但是几十上百门大口径的滑膛炮也是有一定威胁力的。
这些滑膛炮发射的实心弹和榴弹能够对这些小吨位的船只造成杀伤。
大唐海军自然是不会去冒这些没有必要的风险。
直接把他们的沿海以及主要河流的入海口堵住就行了。
毕竟欧洲地区的地面战斗,那是大唐交给西班牙、法兰西等欧洲国家的任务,大唐海军把事都干完了,还要这些欧洲土著干嘛用啊。
第1883章 大唐人的胃口太大
宣平三十九年的大唐帝国,虽然有诸多事情,但是总体上依旧保持了平静。
不管是进出口委员会的调增,还是说陈立夫主导的全面扶持农村经济发展,又或者是对西北若干受灾地区的赈济。
看起来事情不少,但是都无伤大雅。
对于庞大,并且已经是有着一整套完善的行政体系的大唐帝国而言,这些都是属于日常事务。
不过话有说回来,帝国的官员乃至民众们,关心的还就只是这些日常事务而已,至于说很多海外领地的事,尤其是帝国和一些土著国家的矛盾和冲突乃至战争,其实很多帝国人都是不怎么关心的。
甭管是官员还是民众,基本都没把那些土著国家放在眼里。
哪怕是鞑靼金国也同样如此。
最近几年,帝国对于鞑靼金国那边最常见的事情就是关于第三次西征的争论了,但是争来争去还是没能进行第三次西征。
原因无他,除了陆军将领外,帝国上下,就没几个人愿意花好几个亿打一场什么西征。
如其花费这么多的钱发动一场大规模的战争,夺取一些遥远无比的土地,还不如多修几个水库,多修几条铁路,多在乡村修几条官道呢。
反正鞑靼金国有着欧洲的那些土著国家拖着,也不怕鞑靼金国翻出什么风浪来,实在不行,到时候再开战呗。
以帝国陆军的装备水平,完全能一路吊打过去。
总之呢,如今帝国内部的论调就是,打鞑靼人这事吧,闲着没事,钱多的烫手的时候可以玩一玩,但是现在帝国各方面的发展都需要钱呢,花好几个亿打鞑靼人?你们陆军脑子烧坏了我们可不傻。
这么多钱,都可以直接把全部欧洲人都武装起来的,然后把鞑靼人平推了。
对此,大唐帝国陆军上到将领,下到普通士兵都是相当无奈!
他们老早就想要发动第三次西征了,但是一直都没能获得国内的支持,说来说去就是太贵。
老是说什么以前打仗随便几百万,顶多几千万战费就够了,现在玩个第三次西征就要好几个亿,神经病呢!
但是陆军上下也很委屈啊!
为什么现在打仗这么贵?
可不是他们陆军的人吃吃喝喝掉的,纯粹是你们这些王八蛋生产的武器弹药这么昂贵,一发七十五毫米的新型榴弹炮,都要价几十块。
这打仗能不贵嘛……
总之第三次西征战役,因为军费的问题依旧拖着,陆军方面甚至都是计划着干脆自筹经费,然后想办法自己干一场了。
人你家陆军也是有家底的,每年也是有军费的,这积累几年的话,多少也能凑出一些弹药来。
大规模战役打不起,但是搞一场小规模战役还是可以的,这打几场小仗,慢慢推进,同时也能让陆军的将领们得到战争锻炼的机会,获得晋升。
这没仗打,升不了官啊……
相对于陆军的麻烦,海军那边就显得轻松多了,因为海军那边根本就不用和土著打什么大规模的战役。
海军在海外的行动那都是小规模行动为主,之前六艘战舰炮击苏伊士,那都已经算是很难得的海军大规模作战行动了。
更多时候,海军也就是派一艘近海巡逻舰或者内河炮艇执行任务。
这打完苏伊士后,大唐海军西亚舰队的将士们发现自己又显得蛋疼了。
别说他们来,就连已经登录的埃及远征军,也就是那支陆海军联合也就只有团级规模的登陆部队也是闲得很。
上头并没有让他们继续北上或者东进,只是驻防苏伊士港口就行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