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门房倒是见过世面的人,大方收下这纸币后呵呵了一声:“李使言重了,而且这世界各地的规矩大有不同,这也没什么!”
等那门房出门了后,边上的爱德华依旧一脸楞逼!
倒是诺里斯脸色不太好看,转头看着自己的爱德华,最后道:“难道你在国内没学过礼仪课程吗?”
爱德华道:“学过啊,我的老师是一个大唐暂住民!”
诺里斯听着更不爽了,当即道:“既然学过,刚才为什么不给使者小费?”
爱德华纳闷了,当即试探着问道:“不是说,只要去高档饭店小费的时候,才需要给小费吗?”
“放屁!”诺里斯很有种恨铁不成钢的感觉:“你以为在饭店等地方要给小费的习惯是怎么起来的,就是士绅人家里传出来的。”
“记住,没有人会给你提供免费的服务!”
说着说着诺里斯突然就不想说了!
爱德华在英格兰长大,纵然学过大唐礼仪教育,但是很多生活里的日常观念还是和大唐社会显得格格不入,一时半会的也没办法,只能依靠时间来慢慢解决了。
比如说给小费这种事,在大唐是非常普遍的事情,而且和早些年大户人家里的所谓赏钱有极大不同。
如今的小费在大唐社会里,其实已经是演变为了一种服务费用,现在很多行业里的服务人员,人家就不靠工资过日子,而是靠小费过日子,比如说高档饭店、商店里的工作人员又或者办公楼里的电梯员等,基本都是依靠小费过日子的。
这是多年逐渐形成的一种社会风气,不是一时出现,也没什么强制性。
但是!
大唐人的体面,不允许他们做出享受了他人的服务,而不支付服务费的情况!
大唐人是要脸的!
第1987章 体面的基础:工业化
爱德华被诺里斯说的满脸通红,但是却是没有丝毫的反驳,反而是露出了一丝羞愧之色。
因为他知道,诺里斯说的没错,大唐人是非常在乎礼仪的!
以前自己的老师也是说过,整个英格兰王国里对大唐礼仪文化的比较了解的人并不多,满打满算也就几十个而已,其中的诺里斯则是佼佼者。
他可以不相信诺里斯,但是他相信自己的老师。
而他不管是自己的老师还是诺里斯,他们对大唐人的体面,礼仪的认知都是一致!
他的老师说过:“大唐又称华夏,而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有礼仪之大谓之夏,是为华夏。所以我大唐自古便是衣冠上国,礼仪之邦!”
从这句话里,更是从自己的老师身上,爱德华很早就知道了大唐人对礼仪的执着。
他的老师虽然是红发蓝眼高鼻子,出生的地方也是在英格兰伦敦。
但是,他老师并不是英格兰人,而是一名大唐暂住民。
当然了,他的老师往往会把暂住民这几个字直接替换为子民。
把大唐暂住民变成大唐子民。
自诩是一名真正的大唐人。
爱德华几乎虽有对大唐的了解,包括大唐语、大唐的礼仪等等,都是来源于自己的老师,同样的他更加清楚自己的老师做梦都想要成为一个真正大唐人。
不是大唐暂住民,而是大唐子民。
而做梦都想要获得入籍资格的老师,平日里挂在嘴边最多的词汇就是礼仪、体面等。
这看久而久之,爱德华也是深刻的知道了大唐人对礼仪,对体面的执着。
而这种执着是会体现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的。
而这一点,某种程度上来说其实也是大唐人和土著之间最大的区别。
为何?吃饱喝足了才有心思讲究什么体面啊。
其他的土著国家的普通人,一个个都是饿的面瘦肌黄,谁还管什么体面不体面啊!
从这个角度来说,其实大唐人的体面其实也就是最近二十年兴起的。
准确的说是工业化以后兴起的!
大幅度增加的生产力,让民众的生活更加富足之后,初步解决了温饱问题后,大唐社会才是慢慢的开始全面极度讲究什么体面。
在这之前,其实也就是和那些土著们一样,各种规矩也只局限于在权贵阶层而已。
但是工业化之后,一切都改变了。
工业化所带来的庞大生产力,让普通人也有了追求体面的资格!
所以啊,工业化才是体面的基础,其他的什么东西都是附带的,不重要的!
但是,那些土著们显然是不知道这些的,在土著们看来,大唐人的体面彷佛是天生的,刻在骨子里的。
一个大唐人在海外,兴许他什么都不说,什么都不做,但是依旧就会让人感觉到他和土著们的不一样。
比如说在大街上。一个真正的大唐人在遇上人多的时候会排队,不会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等等。
这些东西看似很普通,一些土著控制下也能做到,但是两者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
怎么说呢,大唐人的这些行,这些细节,给人什么感觉呢,用爱德华当年的老师的话来说就是:文明人的感觉!
是的,文明人!
这才是大唐人给土著们的感觉。
作为对比,大唐人之外的土著们,自然就不是什么文明人,而是蛮夷土著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