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伊士运河自己负责一部分工程,这一段就是请大唐本土的建设公司合作,动用机械设备,大唐技术人员,主要是负责技术含量比较高的工程。
此外一些技术含量低的工程,则是分包给多家劳务公司,不仅仅是有非洲劳务公司以及印度劳务公司。
也和奥斯曼王国、西班牙王国等土著国家的劳务公司进行了合作。
那些劳务公司承保了工程后,为了赶进度,也是为了节省成本,人家可不会正儿八经的雇佣工人,通常都是采取强制性免费雇佣制度。
唉,那啥,如果他们不采取免费雇佣制度的话,以苏伊士运河公司给的那点钱,他们得赔死……
整条运河上施工的人员,最多的时候一度达到了三十多万人呢,平常基本维持在二十万人左右,几乎所有施工人员都是各大劳务公司的人员,至于大唐人其实没多少,都是一些机械操作维护人员以及其他类型的技术、管理人员,撑死了几千人。
而值得注意的是,几乎每年各大劳务公司都需要往运河工程补充很多的免费劳动力,要不然的话,这运河挖着挖着就没人挖了……
运河的施工人员来自世界各地,有非洲当地的土著,有西亚地区土著,有欧洲土著,有印度土著。
不过这些运河公司不管这些劳务公司用什么地方的土著施工,反正工程都已经分包出去了,这些劳务公司怎么完成是他们的事。
这些劳务公司的工作是卓越有效的,过去的几年里频繁提前完成工程,让苏伊士运河的施工时间缩短了许多。
运河的正式施工是在宣平三十九年,以前预估是要在宣平四十九年才能完工的,但是现在苏伊士运河公司很乐观的公布,预计宣平四十六年左右,运河就能初步通航。
现在都宣平四十三年了,也就是说还有三年运河就要通航了。
运河一旦通航,对埃及地区乃至整个欧洲地区的影响将会是重大的,帝国的军舰或民用船只不用在绕过非洲好望角前往欧洲,而是可以直接通过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进入欧洲。
基于这一点,大唐海军都已经是打算在埃及省的亚历港建设一个新的军事基地了,未来的大唐帝国在地中海的军事力量的主要基地,将不会是休达,而将会是亚历港。
军方这么打算,也是有理由的。
休达虽然位置紧要,但是那地方到底还是贫瘠了一些,用来充当一个纯粹的军事基地是不错了,但是潜力太小,移民没多少,甚至这破地方连粮食都不能自给自足……
但是亚历港不一样,背靠尼罗河下游平原这个大粮仓,大唐帝国将会在这里计划移民至少数十万人,后续此地生活居住的大唐人,怕是能有上百万人。
有这上百万人为依靠,亚历港作为一个军事基地的话,将会获得足够的支撑。
军方打算把帝国在欧洲的军事战略中心,从休达转移到亚历港来,从这也是看的出来埃及地区的潜力。
其他人自然也是能够看的出来,尽管目前的埃及省以及运河区的大唐人也就十来万人左右,但是未来的发展潜力极大,至少比什么休达州要强多了。
欧洲饭店的管理层也是看到了这一点,这才是打算在埃及省的省府亚历港投资建设一座新饭店。
目前的大唐帝国在埃及省的主要人口分布,就是围绕着亚历港周边展开的。
乔治带着新婚妻子李琳娜以及十多名同事以及同事的家眷,乘坐着蒸汽客轮跨越地中海抵达亚历港后,乔治还在港口的时候,就已经是看到了港口边上一栋整体已经施工完毕的高大建筑。
那正是欧洲饭店埃及分店,他今后工作的地方。
上岸后,乔治发现这个亚历港虽然发展的时间不过几年,远比休达发展的时间要少,但是城区的面积却已经是要比休达那边大了,只是城区内的人口比较少。
第2027章 黑海海峡谈判
虽然看见的城区大,但是人少,和休达有极大的不同,不过乔治对此也不感到意外,因为他知道亚历港这地方和休达不一样,此地并没有和休达一样有着大量的暂住民,主要还是大唐人。
而大唐人不喜欢住在密集城区里,这几乎是所有人都知道的事。
乔治虽然常年都是待在休达,之前也没有去过其他的大唐海外领地,但是他聪明好学,这么多年来一直都是努力学习,购买了大量的书籍自行学习,因此对大唐的很多风气都是非常熟悉的。
要不然的话,他之前也不能以一个暂住民的身份被大唐人所接受,成为一个士绅了。
这亚历港的城区面积不小,但人口密度比较小,建筑也都不高,不过面积普遍偏大,街道的面积也很大。
同时绝大部分的城区,说是城区呢,但其实更像是一个个社区,大多都是民居。
只有靠近港口的这一边才是建筑比较密集,有着高楼以及比较多的商业建筑,乃是整个亚历港城的中心城区。
欧洲饭店埃及分店,就是坐落在中心城区。
抵达亚历港口,初步安顿下来后乔治就是投入了繁重的工作当中,他以及他的同事们要提前招募,培训员工,为饭店的开始营业做准备。
但是招募员工的时候,乔治发现这个埃及分店的后续运营费用,恐怕是要比休达那边的欧洲饭店高不少。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