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是很多大唐人支持帝国全球化的重要原因!
而帝国高层层面,具体来说陈立夫,他之所以提出这个,并且是急速推动。
那是因为他年纪不小了,而且担任御书房值班大臣也有些年头了,如果是按照常规情况来看,他几年前就应该致仕了。
实际上他每一年都会上一道常规的乞骸骨折子,圣天子每一次都批驳了!
这是他身为御书房值班大臣领班的特殊待遇!
在他之前,柳八苟、贾文柏以及其他几任御书房领班大臣都获得过这种特殊待遇,但是即便如此,他的任职时间也是有限制的,不可能一直干下去!
他需要在致仕之前,干出大成绩来,这样他才能够彻底压倒前面的几任御书房领班大臣,乃至彻底压倒柳八苟,让自己成为宣平朝的第一名臣!
数百千年以后,后世人说起大唐宣平盛世的时候,兴许都已经忘记了其他人,但是必须记得圣天子李轩和他陈立夫。
为此,他心里是非常急迫的,而这种急迫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是越来越加剧。
最近一两年,陈立夫才是能够深切的感受到早几年的时候,贾文柏这个前任会如此急迫。
宣平四十年开始,当时御书房里资格最老的贾文柏开始迫切的推进国内经济发展,而且随着时间过夜是越来越急迫。
之前的陈立夫还有些鄙视贾文柏,认为他过于急躁。
但是现在他陈立夫也是能够理解当年的贾文柏了,不是他急躁,而是时不待我。
这熬了这么多年,才在御书房熬出头,成为了大唐帝国里资格最老,实际权势最显赫的大臣,但是吧,这熬出头后就会发现压力更大。
这稍微干得不好,就会被迫乞骸骨,就算是干的再好,那么也没剩下几年时间了。
除了早年的柳八苟外,历任御书房里资格最老的值班大臣,也就是实际上的御书房领班大臣。
熬出头后的任职时间依旧只有短则三年,长不过五年,甭管你年纪多大,身体咋样,都得来一个乞骸骨!
这是因为大唐帝国政坛里,官员担任领导型职务那都是有年限限制的,一般来说担任某个领导型职务短则三年,长则五年一般就会调职,个别特殊情况也会适当延长,但是顶多也就延长一年两年左右。
是不可能让你在某个领导型职务上一直干下去的。
御书房领班大臣同样如此!
帝国的政坛要保持健康发展,就需要官员的流动性,进而确保官员的向上通道,同时避免官员长期把持某一机构,形成独立王国。
所以,帝国才会有明文规定,领导型官员短则三年,长则五年就要进行调整,同时搭配了官员致仕年龄等相关制度。
第2121章 君臣典范:李轩和陈立夫
御书房作为帝国权力核心,九名御书房值班大臣的任期倒是稍微长一些,也更灵活一些,但是也得遵照帝国的官员流动规则。
通常来说,内阁官员担任御书房值班大臣后,普通情况下,也就是中规中矩任职,不犯错,也没有太特殊的表现,一般只有五年任职期限。
极少数人因为政绩出色,会被额外留任一年或两年,这少数几个人往往就是下一任的御书房领班大臣的候选人。
陈立夫就是如此,宣平四十一年他实际就已经任职满五年,但是两年上书乞骸骨都被批驳,让他成为了御书房领班大臣的候选人。
等到第八年的时候,也就是宣平四十三年的时候,随着贾文柏这个前任御书房领班大臣致仕,他顺利成为御书房内资格最老的值班大臣,进而成为实际上的御书房领班大臣。
成为实际上的御书房领班大臣后,按照常规他的任期还是五年左右,少一两年或多个一两年都有可能。
而今年,陈立夫已经担任御书房领班大臣足足五年之久了,按照常规来说就应该致仕了,虽然圣天子对他表态过,让他再干一两年。
但是也只剩下一两年了,他没有足够时间了!
过去五年里,陈立夫也算是干了不少事,尤其是经济发展计划(包含全球经济一体化)这一大政策持续稳定的推行效果显著。
但是吧,这个政绩在陈立夫看来还是不够,而且被贾文柏那王八蛋分润了不少。
这个政策虽然是他在四十年的时候首次提出来并具体负责的,但是这项政策施行的早期阶段,也就是宣平四十年到四十三年期间,贾文柏才是大唐帝国首屈一指的文官第一人,人家才是御书房领班大臣。
当时的陈立夫搞经济发展计划,严格来说,只是在他手底分管经济工作而已,干出成绩来了,人家贾文柏就得拿走一大半的政绩。
怎么说呢,经济发展计划包括全球经济一体化在内,固然有他陈立夫的功劳的,但是也少不了贾文柏的功劳。
甚至很多人都认为,这是贾文柏主持御书房期间提出来的施政方案,所以很多人都是把这一项政策,当成了贾文柏的政策,他陈立夫,只不过是个分管负责人而已。
说实话,这让陈立夫很受伤!
这经济发展计划可是他陈立夫提出来并规划,圣天子亲自首肯推动,他陈立夫具体施行的,那贾文柏在这里头干了啥?
用陈立夫的话来说就是,贾文柏在这一项政策里起到的最大作用就是没有瞎折腾搞事,阻挠经济发展计划!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