匪患,这对于大唐王朝来说也是个不算陌生的问题了,尽管早期也是在两广,贵州处理过匪患问题,但是只是一时。
后来几年大唐王朝忙着争霸天下,对于地方上的土匪,各种非法武装什么的,基本上处于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只要你不造反,不抗税,那么很多时候军方都是懒得搭理他们。
而最近几年又是兵荒马乱的,很多溃兵都是落草为寇,同时不少穷山僻壤的刁民们,也是喜欢入则为民,处则为匪。
这说的可不是仅仅是普通老百姓,不少地方的士绅地主们都是这样的,平常时候,在家乡那是士绅老爷们,但是一转身就是带着护院、庄丁们外出劫掠了。
对于这种情况,之前的大唐王朝是没有什么时间和精力去管,只要不是闹的太过分,一般当地的正规军都是不会搭理,只是让当地的预备师,或者干脆是巡警去处理。
这几年下来,也是出现了这么一种状况,除了北方的几个省份因为天灾导致民生困难,经常出现大规模的民乱之外,其他地方,尤其是南方已经是没有出现过大规模的民乱了。
然而大规模的民乱是没有,但是小规模的各类盗贼却是多如牛毛!
李轩今天对王朝宏说这些,就是希望王朝宏回到四川后,能够主持起剿灭西南诸省诸多乱七八糟盗贼的重任来。
下一步,西南乃至南方各省驻军的战略任务,不是和外敌进行大规模战争,而是剿匪!
第1018章 新式榴弹引信
对于李轩提高的盗匪问题,王朝宏也不例外,如今各地的匪患严重也是大家都知道,尤其是西南省份,更是如此。
大唐王朝对于大规模的土匪窝以及各种大规模的匪乱,那是坚决保持高压态度,发现一个镇压一个,为毛,因为大唐王朝都是土匪出身,自然是不会允许其他人走自己的老路。
但是由于精力有限,大唐王朝目前也只能是对部分大规模的匪乱保持高压态度,但是对于普通类型的盗匪,也就是那种规模不大,平常也只是抢个劫,政治影响不算太大的也就没这么多精力去镇压了。
但是现在,却是不一样了,眼看着大唐王朝就要彻底统一华夏了,这治安问题也是刻不容缓的,同时巡警部那边,缺乏大规模,有组织的军事力量,所以武装剿匪这事,也就只能落在军方手中来。
王朝宏当即对李轩道:“回陛下,如今西南地区的匪乱的确不少,虽然这些匪乱规模不大,无法动摇我大唐的根基,但总归不是长久之计。”
李轩道:“嗯,是不能继续拖下去了,你回去后开始行动吧,行动的时候要注意分寸,不要给地方衙门带去麻烦!”
如果是刚和李轩接触的臣子们,听到李轩的这话估计都会发愣,什么叫要注意分寸,但是又说什么不要给地方衙门带去麻烦。
很多人的第一想法恐怕就是,这剿匪的时候不能太用力,免的搞出什么大麻烦出来,但是身为从龙时间甚早,早年还是接受过李轩亲自教育的王朝宏,却是知道圣天子说的是什么。
注意分寸,不要给地方带去麻烦,这话的意思就是:能杀就杀,尽量别给地方衙门留下祸害!
当即,王朝宏就是表情略微严肃了起来,随即道:“臣遵旨,臣回去后,会第一时间组织兵力围剿各地匪徒!”
李轩略微点了点头,他知道王朝宏是个聪明人,而下属是聪明人的话,自己也就更加轻松,自己随口一说,他们就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从而把事情办的妥妥帖帖的。
这西南匪乱一事,李轩点到即止,简单说两句就行了,也不用说太多,说太多反而不美。
这后续的聊天内容,更多的却是说一些战术上的事情,李轩和王朝宏讨论了目前大唐陆军的武器装备以及战术的问题,试图从王朝宏这种前线大将的视角里,发现一些自己所看不到的东西。
李轩虽然是后世人,见识不凡,但实际上后世的战术在这个时代不一定有用,因为各种战术都是和各种客观环境搭配在一起的。
比如说线列步兵的三排战术,这个战术就是需要有燧发枪作为前提,如果是用火绳枪的话,还玩什么三排轮射,还直接把长矛手抛弃的虎,会被人打出屎来的。
大唐陆军用火绳枪的时候,火绳枪手们列出的阵型,可是六排横队,而不是三排,而长矛手也是大量保持着,一直到批量装备了燧发枪后,才是开始玩三排线列战术,并且最终把长矛手淘汰。
再比如散兵战术,李轩的印象里,很多战争的影片,那些士兵们都是呈现散队冲上去,遇到敌人火力拦截就趴下,然后用枪支反击之类的。
但是散队在大唐陆军里并不好用,趴下就更不行了。
因为在散队的情况下,无法保持密集队形,没有密集队形就无法保证足够的火力,同时没有密集的队形,面对敌人冲锋的时候,就没有足够的兵力去对抗。
如今的大唐陆军,可不玩什么散队,反而是希望队形更加密集,火力密度尽可能大。
而趴下的话,趴下了怎么装填啊?
火枪手是需要从枪口装填的,而步枪这么长,就需要火枪手站着装填,不然根本无法装填,你趴下躲子弹了,但是也别指望还击了。
很多后世的战术,在这个时代不一定适用,李轩也是知道这一点,所以很多时候,他在制定军队的装备和战术发展的时候,都是尽可能的听取部队一线将士们的意见,综合起来制定更好的战术,研发更好的装备。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