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方在这里对持已经是足足一个多小时了,这个时间,已经是足够让大唐的炮兵们摆开架势准备炮击了。
之前没有大规模炮击,那是因为鞑靼人一直在大几百米之外,没有上前。
现在,他们已经是即将进入了炮兵的射程,大唐的炮兵们自然是严阵以待!
临近杀出乱石阵,刘梦阳也是迅速传令,让部队尽快的杀出去,展开战斗队形!
对面的鞑靼人已经是摆开了架势,一看就知道等待着自己的先头部队刚冲出乱石阵的时候,趁机杀上来,到时候如果被彻底堵住了,那么打起来可就不太顺利了。
至少,大量的车辆是没有办法快速机动起来,然后作为掩护所用,只能是依靠步兵作战,而且步兵在乱石阵中,因为障碍物太多,也很难列出什么完整的队形。
但是,倘若没有这些弱点,这些鞑靼人又怎么会有勇气杀上来呢?
面对大唐的完整方阵,这些鞑靼人是不可能傻乎乎冲上来的。
更何况,己方所面临的弱势也只是暂时的,他需要的只是把前头的鞑靼人给缠住,当双方陷入纠缠的时候,鞑靼人就会投入更多的兵力,而这,正是他所希望看见的。
到时候,他就会迅速调整队形,不仅仅让第十三辎重团的将士以及南林堡支援过来的五百将士上前作战,他都是准备让千名青壮也是依托车阵作战。
故意示弱,吸引鞑靼人上前作战,然后陷入缠斗,逐步把所有的鞑靼骑兵都吸引过来,再决一死战!
这,就是刘梦阳的计划!
至于决战的胜败,那都不在刘梦阳的考虑范围之内,因为不管胜败,他都可以预料到双方会出现大量的伤亡!
而只要能够杀伤大量的鞑靼人,这就足够了!
果然,当看到南蛮子的先头部队快速冲过来,与此同时后头的大量主力部队还在后方的乱石阵里,巴图就是知道,机会来了!
先把这三百多人的南蛮子干掉,然后把南蛮子的主力彻底堵死在乱石阵了!
到时候那些南蛮子要么是采用添油战术,一波一波的送上来让自己杀,而这种情况估计不太可能出现,因为那是必败的。
那么那些南蛮子就只剩下一个选择,那就是散开队形,绕过大量的土坑、石碓、土堆等障碍物,以零散队形冲出来!
如此一来,大胜可期!
第1213章 乱石阵绞肉机
从战术选择来说,刘梦阳让先头部队不管不顾直接冲上去,并不是一种合理的战术,因为这样会暴露弱点。
但是刘梦阳却是依旧这么做了,因为他就是故意做出的这个弱点,好让鞑靼人有勇气冲上来。
他的部下们并不知道刘梦阳是怎么想的,对面的鞑靼人就更不知道了。
毕竟刘梦阳的想法过于惊世骇俗,寻常人根本无法理解刘梦阳的这种想法:不求胜负,只求杀敌。
鞑靼人看到了前方的大唐陆军的数百先头部队正在陆续从乱石阵出来,此时巴图也是在数百米外坐着最后的准备,他骑着马,在本部骑兵的前方跑来跑去,口中高喊着各种鼓舞人心的话。
最后,就见他高举着弯刀,下了最后的命令:“冲啊!”
千骑鞑靼骑兵,开始发动潮水一般的攻击,他们没有一窝蜂的全部冲上去,而是和往常一样,分成了前后三波,每一波都是有三百多骑。
骑兵冲锋的速度,是很快的,很快就是进入了大唐炮兵的射程,炮弹开始在骑兵的冲锋阵列里炸开。
为了获得更大的杀伤效果,大唐炮兵使用的是价格昂贵的榴炮弹,而不是实心弹,每一枚炮弹的爆炸,都会造成少则数人,多则十余人的鞑靼骑兵伤亡。
而炮弹所造成的伤亡还不是最主要的,更主要的是,剧烈的炮弹爆炸声以及浓烈的硝烟会惊吓到马匹。
虽然说火器很早就出现在华夏战场了,但是在大唐王朝之前,使用的总体还是不算多的,哪怕是之前号称火器装备比例已经是达到了百分之十的明军,其实也不算多。
之前东亚地区的战争,主要还是依靠弓箭刀剑长矛为主。
而军用的马匹,很多依旧是不习惯战场上的爆炸以及浓浓的硝烟,由此受到惊吓。
大唐陆军为了避免马匹在战场上受到惊吓,那是常年都对马匹进行习惯性训练,也就是三天两头弄一场爆炸,让马匹逐步习惯战场上的爆炸声,避免被敌人的火炮打过来了,马匹就到处乱跑了。
但是很显然,鞑靼人的马匹,是没有这种条件的,哪怕是他们也是经历过了不少炮击,也是做了一些针对性的防范措施,但是他们的马匹依旧被爆炸所惊吓,然后引起纷乱。
也就是鞑靼人的骑兵队形并不算密集,即便是引起一些纷乱,也很快就被那些骑术高超的骑兵们调整过来,总不会出现被炮击了,就会出现骑兵彻底崩溃的情况。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鞑靼人也不用打了,直接投降算了。
鞑靼人的骑兵继续冲锋着,炮击虽然杀伤了不少的骑兵,但是却没有让鞑靼人停止冲锋的步伐,相反还让他们加快了速度,因为鞑靼人也知道,在冲锋的途中耽误的太久,就会受到更大的伤亡。
但是只要冲上去,那么大唐陆军的火炮就失去了作用,他们的火炮总不能对着双方一起开火不是。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