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山沟皇帝(下)_雨天下雨【完结】(613)

  按照目前的规划的几条主干线,比如江南铁路、北方铁路、南方铁路,这三大铁路干线,都是以金陵城为出发点。

  问题就在于,这三条铁路线的具体走向而已!

  围绕着金陵城,大唐帝国将会打造若干主干线,以及众多的支线!

  比如说金陵城到杭州的铁路线计划,其实也已经是有所规划了,尽管已经有了金陵城到上海,上海到杭州的铁路线,但是交通司依旧规划了金陵城途径广德、湖州然后抵达杭州的铁路线。这是为了和江南铁路连接起来,构成一整条的环太湖线。

  当然了,这些依旧只是规划而已,目前正在施工的只有京镇铁路而已,连江南铁路都没影呢!

  仕女号进行试航的时候,虽然历尽几个小时,但是李轩却是没有先行离开,而是一直待在近卫军舰队基地的大楼里,一边听着试航的报告,一边也是偶尔和臣子们说一说政务,不过大多还是和蒸汽机有关的。

  尤其是集中在蒸汽机应用问题,在工业上进行推广和普及,在交通运输上进行推广和普及。

  同时还涉及到了钢铁生产以及煤炭供应问题。

  商部提出,目前在山西那边探测出来了大量的煤炭资源,但是之前苦于运输渠道问题,一直难以大规模的开发,加入建设铁路的话,那么希望把铁路建设到陕西的煤炭产区去,以解决山西煤炭外运的问题。

  同时他们也是提出,他们还在河北唐山、江西萍乡这两个地方,都是发现了更多煤炭,同样是希望建设铁路到这些矿区。

  为了些许煤炭就建设专门的铁路,听起来有些夸张,但实际上并不夸张,因为随着蒸汽机的应用越来越多,煤炭的重要性越来越大。

  至于东北那边,其实相关的探测部门也是发现了不少的矿产,但是那地方现在都没什么人,各种基础建设差,加上严寒的天气,想要大规模的开发难度还是比较大的。

  倒是安南的广宁煤矿,开发起来比较容易,而且储量极大,目前已经是成为了帝国最为主要的优质煤炭的供应地区。

  鉴于煤炭资源,尤其是优质的无烟煤炭的战略地位越来越高,李轩也是考虑着,是时候把安南的广宁划入帝国统治下了!

  第1360章 一夜爆富的鞑靼人

  早些时候安南人发生了南北内战,至于为啥爆发的,嗯,自然是双方都希望统一,帝国在后头只是买了一点点武器而已。

  现在双方都还拿着帝国卖给他们的武器打着呢,因为连年的战争,极大的破坏了农业生产,造成大量的军民死伤,不过这不算什么了,战争嘛,死伤很正常,统一才是硬道理。

  南北双方同时为了维持战争,他们需要源源不断的向帝国购买各种武器,而帝国的军火商,向来都是有钱不赚王八蛋,三大武器公司为了赚更多的钱,都搞了一个协议,规定只能统一价格向安南人出售武器。

  这种情况下,一杆火绳枪,平常时候都能卖出二十五元,特殊的关键时刻,他们敢卖三四十元。

  而且这些安南土著不买还不行,你要是敢不买,明儿这些军火商就会把这些军火拉倒对面,卖给他们的敌人。

  但是安南人购买这么多军火维持战争,花销也是极大啊,安南的南北两朝这些年积累下来的财富,早就花光了,后来是搞加税等各种手段凑钱,然后甚至是把本来不多的粮食都是拿出来换武器。

  到最后还是没钱,这个时候,北朝那边经过部分大唐友好人士的提醒,发现领土什么的也是可以卖钱的!

  于是乎北朝直接把整个广宁地区都是租给帝国,虽然名义上是租,但是租期是足足一千年,而且到期后还可以免费续租的那种。

  这种永租的模式,租金自然也是挺贵的,足足是十万元,而且需要一次性付款!

  这十万元其实北朝连个铜板都没见着,直接变成了各种武器弹药了!

  南朝那边也是有样学样,直接把金兰湾以及附近的大片区域都是卖给了大唐帝国作为海军基地使用,嗯,他们更加干脆,不说什么永租这种自欺欺人的话了,直接卖,价格也不贵,作价两万元,这两万元同样是换成了军械武器。

  这南北两朝现在是脑浆都是打出来了,但是偏偏谁也打不过谁,而且想要停战,一旁的大唐帝国还不答应,三天两头煽风点火。

  南北两朝的主和派,基本都是被那些军火商和他们本方的鹰派给搞死了,剩下的都是主战派。

  后来,很多人也是看明白了,这仗还是要打的。反正死的也不是他们这些掌权的,死的都是一些屁民,而且再怎么打,也不会担心被对方灭掉,因为大唐帝国不让。

  过去的时候,不管是北朝还是南朝,都是尝试过取得军事上的大胜,然后有统一安南的机会的,但是都被大唐帝国给破坏掉了。

  今年夏天的时候,南朝大军都打到北朝的首都升龙了,眼看着北朝要完蛋了,驻扎在广宁的大唐海军直接派出一个陆战团,借口保护侨民之类的借口,强行让南朝大军放开缺口,眼睁睁的看着北朝的援军跟着大唐军队的屁股后头进入城内。

  结果,双方在升龙城打了一个月,双方死伤无数,最后南朝撑不住选择了退兵。

  这一战过后,大家都是知道了,想败容易,想要被对方灭掉还真不容易,更何况,很多当权的,甚至是他们的国王,都已经是悄然准备退路了,在金陵湾租借地或者是广宁租借地里购置了宅院不说,而且还跑到广州商贸区去购置了房产,而且一些嫡系的子弟也是早早派到了广州商贸区。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