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种垄断,帝国上层也是有意进行改变,但是考虑到西洋贸易公司的巨大作用,以及该公司巨大的运营成本,如果没有垄断贸易带来的利润支持着,那么西洋贸易公司恐怕也就会举步维艰了。
要知道,目前西洋贸易公司,已经是以印度戈河州为核心据点,在印度的东西两海岸陆续建立了十几个殖民据点,并深入了印度大陆,沿着几个大河流也是建立了若干据点。
甚至也是在西亚以及非洲东岸建立了据点,最遥远的一个据点位于非洲南部,靠近好望角一带,在这里西洋贸易公司下了血本,动用了大舰队一次性运输了大量的水泥等材料,然后登陆,并买通了当地的部落提供劳动力等,偷偷摸摸的用了三个月时间建立了一座规模庞大的棱堡。
等葡萄牙人察觉,并派舰队来进攻的时候,棱堡等各项防御工事都已经完工,并且是驻防了足足八百人的武装雇员。
到最后,双方围绕着南非据点,进行了长达三年的持续战争,但大唐西洋公司却是顶住了。
不过可惜的是,至今西洋贸易公司未能在非洲西海岸建立据点,那些葡萄牙人跟疯子一样,在南非驻扎看大量的舰队,在好望角严防死守,甚至不顾自身的死活,竟然敢在危险无比的好望角进行封锁作战,大唐西洋贸易公司试过几次,结果都是船毁人亡后,也是暂时熄灭了这个心思。
上述这些据点的建立,每一个据点都是意味着一场乃至数场战争。
不仅仅是和那些土著打,更多的还是和葡萄牙人打。
目前葡萄牙人和帝国在印度方面的冲突和竞争已经是进入了最为激烈的事情,双方基本是撕下了脸皮,相互攻打着对方的殖民据点。
西洋贸易公司的不少据点,可都是从葡萄牙人手里抢过来的。
当然了,人家葡萄牙人也是抢了不少西洋贸易公司的据点和商船。
而更有意思的是,双方在印度打生打死,但是在南洋海域却是相安无事,该做的生意一点都不少做。
西洋贸易公司在印度和非洲,和土著以及葡萄牙人干架,每年的军费都是天文数字,如果没有西洋垄断贸易的利润进行补贴,他们早破产了。
所以,鉴于印度和非洲的局势,西洋贸易公司的垄断短时间内是不会撤销的。
所以众多的贸易公司就是把目光投向了美洲。
在那里是一个全新的未开发的市场,而且还能绕过葡萄人以及大唐西洋贸易公司,通过西班牙人直接和欧洲贸易,前景大的很,不少贸易公司已经是开始准备着大跑美洲航线了。
这些贸易公司关注着,普通人也是关注着,有些穷人希望美洲那边带回来好消息,如果真的是美丽富饶,有无数的上好的土地等着自己的话,到时候少不了要一咬牙,然后就登上移民船去美洲讨生活的。
而在上海吴淞江口的吴淞江饭店里,一行人也是站在阳台上朝着外头黄浦江上的庞大舰队看着。
这一行人里大多都是穿着官袍的官员,但是在这一群穿着官袍的男子里,却是有着一个穿着便服的年轻人。
第1395章 谁说太子就一定能笑到最后
而更奇怪的是,那些官员们都是站在这个年轻男子的背后,哪怕是站在此人的背后,他们大多也都是一脸的恭敬。
此人不是他人,正是大唐帝国的皇长子齐王李欻!
今年已经是十八岁的他,去年夏天刚从皇家学校预科部毕业,并进入国子监大学历史系继续学习。
去年寒假时,他趁着寒假前往封地大隅县生活居住。
和他一样的,还有他的弟弟皇二子赵王李瀸,赵王也是在寒假时分抽空前往了他的封地万丹。
这两个人都是已经封王,并且是两年前趁着暑假的时候已经是各自前往封地正式就藩的了,虽然有圣旨允许让他们继续在帝都上学,但是也只是允许在学习期间待在帝都而已,等毕业了就得都返回封地。
同时每年的寒暑假,为了避嫌他们也会主动申请旨意返回封地生活居住,毕竟现在有了蒸汽轮船后,不管是内河还是海上的航行都不受季节和风向的影响,方便又快速。
齐王李欻实际上并没有在大隅县呆多久,实际上只居住了五天左右,就是再一次乘坐皇家蒸汽客轮踏上了返程。
他昨天抵达上海后,并没有继续前往金陵城,而是准备在上海暂住几天,并奉旨视察。
这种视察自然不是视察什么政务,他纵然是皇长子,但是却是没有领取任何的公职,而且是已经就藩大隅县的藩王,如今帝国太子在位,他这个身为皇长子的藩王纵然是因为学业而被准许留在帝都暂住,不过还是要低调。
这种视察,只是视察皇室自家的产业!
而且即便是皇室自家的产业,实际上如果不是有旨意下来,他也是不会去皇室产业搞什么视察的,那样太高调。
而高调的皇子,自古以来都是没有什么好下场的。
自从数年前被封王就藩后,齐王就一直保持着低调,而随着年纪的长大,这种低调更是被刻入了骨子里。
昨天抵达上海后,上海本地的官员们得知了情况,一个个都是前来拜见,不过齐王一个都没见,说只是路过,不必兴师动众,甚至他都没有住进皇室在上海的行宫。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