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点,从帝国最近几年的兵力部署变化也就可以看的出来了,以往的时候,帝国的兵力部署都是部署在传统地区的一些战略重镇了,但是最近几年,兵力的部署基本都是围绕着铁路线了。
比如说北方的战略重镇天津,北方的铁路枢纽,同时也是北方的主要沿海港口,如此重要的交通为止,让帝国在这里驻扎了重兵,至于边上的幽州城,现在除了剩下一座前明皇宫外,也没剩下啥重要的东西了,连驻防的兵力都是没有多少了。
还有沈阳、锦州、黑山城这些铁路重点或者沿线的城市,都是重兵驻防的地区。
在中原地区,驻扎兵力最多的应当属于开封了,此地是北方铁路和西北铁路的十字交汇地点,同时也是黄河沿岸港口区域,战略地位有多重要就不用说了。
此外,如今的九江、南昌、武昌、赣州、广州、惠州、杭州等诸多铁路沿线城市,都是重兵布防区域。
在这里地方驻防大量兵力,不仅仅是因为这些地方重要,而且如果国内爆发了战事,这些铁路沿线上的兵力,可以依托铁路,快速投送到交战区域。
这一点,才是更加重要的。
发展的铁路网和河运网路,也是带来了另外一个军事上的好处,那就是可以让帝国陆军用更少的兵力,控制更大的区域。
以往兵力调动速度慢,就需要部署更多的兵力掌控各地,但是现在,陆军方面已经是开始逐步缩减部分地区的兵力,采用全面监控,重点布防,机动作战的方式。
简单来说就是在全国范围内的各地部署极为少量的预备师部队,这些预备师部队都是维持日常治安,数量很少,全部加起来也没有多少。
但是主要的野战兵力,则是集中起来布防在交通战略要地,通常都是铁路沿线、河运海运沿线,一旦某地发生动乱,那么就直接通过火车、轮船快速调动主力部队前往弹压。
这样,就不用和以往一样,在众多地方都分散部署主力部队了。
火车和轮船的出现,也是让大唐陆军持续调动兵力出国作战,在国内的兵力逐步减少的同时,还能够维持在边疆地区以及国内腹地弹压任务的重要原因。
第1496章 皇子封国
宣平二十四年的秋天,对于大唐帝国而言非常的重要,北方铁路全线通车,大唐西洋贸易公司改革等等,都是对帝国的内部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而且这种影响还不是一时半会的,而是长久的!
北方铁路全线通车,意味着南北的陆地交通被彻底打通,说的夸张一点说,只要李轩愿意,部署在金陵城的近卫军部队,几天之内就能够杀到开封,再花个几天就能够杀到天津,再花几天,就能够杀到沈阳或者黑山城去。
这对于帝国维持北方的统治是至关重要的!
经济上的影响就更不用说了。
大唐西洋贸易公司的改革也是,该公司改革后,西洋贸易的开放,让国内的众多贸易公司集体涌向了印度乃至西亚和非洲,这对于帝国的海外贸易而言好处是巨大的。
等到了宣平二十四年的冬天,国内的海关一统计,发现宣平二十四年秋天开始,帝国的进出口量不单单恢复到了和葡萄牙人开战之前,甚至还略有提升。
这意味着帝国已经是彻底摆脱了葡萄牙人的海外贸易渠道,不单单摆脱了他们的控制,而且还发展的更加快速,国内的产业获取的利润更加庞大的。
因为以前海外贸易的很多利润,其实都是被葡萄牙人给赚走了,现在呢,没有了葡萄牙人来分,利润都被帝国的商人们给赚走了。
这就更加证明了帝国当初选择对葡萄牙开战的选择是正确的。
不过这些经济上的发展,对于宣平二十四年来说都不算什么,更加重要的是,在扶桑列岛设省之后,圣天子也是针对南洋地区的本土化进行了调整。
把吕宋府改为吕宋省,万丹府改为万丹省,其所辖区域其实也没什么变化,还是原来的这些地方,但是设省的这个行为,则是正是宣告,上述区域已经不是什么海外领地,而是帝国本土区域了。
随着这两个设省,临近春节之际,圣天子李轩对几个皇子的封地做出了调整。
其中大皇子的封地,从以往的大隅县,改为整个北海省!
这可不是说一县一府了,而是整个北海省。
二皇子的封地,则是该为整个万丹省,值得注意的是,帝国的万丹省,是包含了澳洲的,但是并不包括马六甲州,马六甲州也就是马六甲海峡两岸区域,依旧是帝国直辖。
三皇子的封地,则是整个吕宋省。
这三个皇子的封地改封,很多人之前都是有所预料的了,但是真正改封之后,就还是让不少人有些无法理解。
因为皇子的册封,和那些普通贵族的册封有些不太一样,这些皇子的封地面积实在太大了,哪怕是这些地方的人口和经济都不咋地,但是发展起来后,他们所能够领取的俸禄可就非常多了。
而且最为关键的是,虽然圣天子依旧不允许册封后的皇子插手封地里的政务,但是为了保护他们的安全,特地从近卫军里抽调了部队,安排给这三个皇子充当卫队。
虽然说人数都不多,每个皇子都只安排了两千人的卫队,而且这些卫队都会从近卫军部队里进行轮换,并统一接受近卫军参谋部的指挥和调遣,并且并不直接接受皇子的指挥,他们只是接受近卫军总部的命令,受命保护皇子而已。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