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正面强攻遇到了顽强抵抗之后,罗耀武立即断定,第一装甲师收缩了战线。
做出这一判断之后,罗耀武没有丝毫迟疑,立即让在两翼发起进攻的两个装甲师加快推进速度,并且将充当预备队的步兵师放到了战线中央,在坦克师的后面设置防线,为正面作战失利做好了准备。
很快,罗耀武的判断得到了证实。
两个装甲师发起突击之后,很快就发现,与他们作战的不是美军,而是日军。
虽然两个日军主力师团的主战坦克全是美国货,而且在涂装上与美军非常相似,但是日军官兵的相貌太明显了,即便没有抓到俘虏,看到那些战死的日军坦克手,进攻部队也知道与他们交战的不是美军。
这一发现,坚定了罗耀武的判断,也让罗耀武做出了一个更加大胆的决定。
让第三十九集团军的最后一个师,也就是第二个摩步师从战场北面进行大迂回,绕过日军的战线,直接冲击美日联军后方防线。
可以说,这个决定非常大胆。
要知道,以当时的情况,如果罗耀武打算吃掉北面三个师的话,就应该让第二个摩步师从日军与美军第三机步师的中央插进去。让第二个摩步师从北面穿插,表明罗耀武的胃口非常大,盯上的不是三个师,而是整个战场上的十二个师。
当然,罗耀武做出这样的决定有一个基础条件,那就是日军不经打。
事实上,日军确实不经打。
当时,两个日军主力师团各有一百多辆坦克,而第三十九集团军的两个装甲师各有两百多辆坦克,突击能力几乎是日军的两倍。只要装甲师在侧翼取得突破,美军第一装甲师就必需后撤,不然就将遭到围攻。这个时候,出动一个摩步师进行纵深突击,不但能够确保将北面的三个师包围起来,还能击溃美日联军的战线,让美日联军不得不在北面放弃进攻,甚至得主动退回唐山。到时候,第三十九集团军再转向南下,就能将位于中路与南面的美日联军包围起来。
问题是,帕特里奇也不是傻蛋。
日军遭到攻击之后,他就意识到,东北军打得如此积极,很有可能是罗耀武在亲自指挥战斗。毫无疑问,帕特里奇从未怀疑过罗耀武的野心。在过去十多次交手中,罗耀武从来没有让帕特里奇失望过。
可以说,想都不用想,帕特里奇就知道,罗耀武想全歼A集团军。
这个时候让美日联军转为防御,显然是自寻死路。要知道,在空旷的平原上,别说部署防线,就算是停止进攻,也等于束手就擒。
帕特里奇别无选择,只能继续进攻,当然得调整进攻战术。
天亮前,他就给第三机步师下达了突击命令,让这个战斗力绝对不差的主力部队从中路进攻,直接冲击第三十九集团军与第六十五集团军的集合部,争取在这里击溃第六十五集团军的两个师,对第三十九集团军的侧翼构成威胁。
随后,帕特里奇又给第二机步师下达了命令,要求该师与两个日军主力师团配合,全力向西挺进,向第六十五集团军施加压力。帕特里奇在命令中说得很清楚,只要能让第六十五集团军派出预备队,就算胜利。
帕特里奇的战术很明确,重点打击第六十五集团军,以此牵制第三十九集团军。
由此可见,帕特里奇确实是一位很有才华的指挥官。
第三十九集团军能够在北面防守打,主要就是与第六十五集团军平行推进,只要第六十五集团军的进攻受阻,甚至无法挺进,那么第三十九集团军就得减慢进攻速度,或者是改变进攻方向。
不管怎么样,第一装甲师受到的威胁都将大大降低
第三十七章 南守北攻
第三十七章南守北攻
美军及时调整战术,战局并没依照罗耀武的预料发展。
这也没什么好奇怪的,如果罗耀武能够提前猜到美军的战术转变,一切都依照他的预料发展,这场仗就不用打了。
随着美日联军在南面加强进攻,第六十五集团军受到了很大的压力。
可以说,二十日白天,第六十五集团军打得最为艰难。
因为在北面战场上,第三十九集团军已经死死咬住了美日联军的三个主力师。其中最北面的日军第十七师快要坚持不住了,而美军第一装甲师在南面没有取得突破的情况下,也不敢贸然后退,不然只要日军第十四师崩溃之后,在中路向第六十五集团军发起猛攻的第三机步师就将受到攻击。到时候,别说第三机步师的进攻将受到影响,恐怕就连在最南面起到决定性作用的第二机步师也将受到影响。
如此一来,第一装甲师只能死撑。
罗耀武显然不会放过这个歼灭美军主力师的最佳机会,所以他不但命令第三十九集团军全力猛攻第一装甲师,还在二十日上午,让第十六集团军的远程炮兵转为支持第三十九集团军。最重要的是,第六十五集团军必需顶住第三机步师的进攻,不然南面防线一倒,第三十九集团军的侧后方就将暴露在美军面前。
与美军一样,在空旷的平原上,第六十五集团军几乎无险可守。
虽然在第六十五集团军发起进攻之后,协同作战的新编集团军就在进攻出发阵地外围部署了防线,但是这只是一道步兵防线,而且没有坚固的防御工事,仅仅只是由一些临时火力点构成的防线。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