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军’的货币分五种,一元,五角,一角,五分,一分。分成银币和铜币两类。孙元化都仔细看过,又向兑换的银行人员问道:“来换的多吗?”
“一开始不多,不过我们发薪水和对外采购都用银元,很快大家都明白这东西的方便,自然就喜欢了。”银行的人说道。
孙元化手抓银币,脑子里就开始飞快的想象。一会的功夫他竟感到头脑眩晕,无法判断这小小银元将会产生何等巨大的影响——朝廷上下还只觉着‘革命军’这伙反贼就是炮狠甲厚,士卒敢战。可人家的能耐已经超乎朝廷大佬想象了。
这不对比还好,一对比真是叫人心生绝望。‘革命军’的这些贼酋做什么都高屋建瓴,所谋甚远,而朝廷那些官僚一个个都蠢的像猪——这简直就是对猪的侮辱。
货币这东西是百姓日常少不了要用的,商业流通更是需要。可大明的货币用银两则很不方便。一两银子币值太大,一个铜钱币值又太小。而且在银子上作假是很多奸商必备的能力,所以做买卖有很多功夫其实是花在如何甄别银两的真假上。
市面上都是碎银子,那都是商家用剪子不停剪啊剪成那样的。每次买卖还得对碎银子称重,这其中的麻烦就别提有多大了。而‘革命军’这银元造型精美,看着就上档次,币值固定又难以伪造。这对于商业流通来说必然大受欢迎。
只要‘革命军’不断提供这些银元,光是吃铸币税便是一大笔钱——一两银子是没办法兑换同等重量的银元,银元里是掺了大概十分之一的铜。
赵泽正在辽东半岛大规模生产冲压机,日夜不停的将融化的白银变成银元。等到市面上的白银不断换成‘革命军’的银元,老百姓心里很自然就会倾向于这伙反贼。这潜移默化的意识侵蚀迟早发挥大作用,这可比打几场胜仗还厉害。
孙元化才来天津第二天,就受到了这么一个暴击!
第0422章 呆了又呆
孙元化擅长造炮,这就表明他对机械,冶炼等工业有相当深入的了解。正是有这份了解,他更清楚能把几千几万甚至几十上百万的银币造成一个样子有多难。这份技术能力太可怕了。之前造几万个一模一样的木碗还只是叫人啧啧称奇,现在这银币就是匪夷所思。
“若是能将‘革命军’的这份本事学到手,我大明定然中兴。”孙元化拎着一百五十多块银元走出银行,既有些失魂落魄,又暗暗激励,“这‘革命军’不能看做寻常反贼,已然是窃据一国的大敌。可他们能做到的,我大明没道理做不到,万万不可妄自菲薄。”
孙元化心头沉重,却又有股子骨气在。他路过街边一间茶馆,便随意的走进去坐下。茶馆伙计上来奉茶,特意说了今个茶馆的评书精彩,客官尽可留下听一听。
“哦……你们茶馆有什么书目呀?”孙元化心头沉闷,正想寻个地方消解。评书这门艺术从宋代就有了雏形,到了明末清初正是大发展的时期。不过后世为人们熟知的书目,此刻还没影呢。
“我们这是《隋唐演义》。这书好啊,讲的是隋朝昏君杨广在位,残害忠良,鱼肉百姓,致使哀鸿遍野、民不聊生,反隋义军揭竿而起。秦王李世民最终定鼎天下,开创大唐盛世。”茶馆伙计说的大乐,“今天是‘秦叔宝一锏劈圆觉,程咬金三斧定瓦岗’,可好听了!”
啥……竟然是讲这等造反的书目?孙元化听戏听曲多了,却压根没想到文艺宣传这一茬。可他又不是傻子,顿觉如坐针毡,额头冒了出一层细汗。他身边的壮仆连忙问道:“老爷,可是哪儿不舒服?”
“厉害,这招厉害。”孙元化心中暗想:“哪儿不舒服?我打进城就没舒服过。这反贼蛊惑人心的本事简直突破天际了。这定然是‘革命军’故意邀买人心,说的是隋唐,映射的不就是本朝么?偏生本朝确有诸多劣政,叫人百口莫辩。长此以往,民心动摇矣。”
这说书的人还真就是‘革命军’宣传科那位穆思年科长搞出来的主意,评书本子是教育部长尹虎提供的。不单单是说《隋唐演义》,还有《说岳全传》,《水浒传》,《三侠五义》之类的。不是反抗昏君,抗击外族,便是铲奸除恶,济世救人的故事。
这等快意畅然的故事正好应和这个时代,成为社会底层纾解心中仇恨和戾气的渠道,老百姓就是爱听。再对应‘革命军’清理社会的诸多政策,这可比大明官员教条的讲什么‘天地君亲师’更容易让人接受。
孙元化没走,他还真就叫了一壶茶,几碟小菜,坐下来慢慢听。茶馆的说书先生讲的真是好,故事精彩更是没话说。久经考验的段子,说出来便叫人热血沸腾。秦琼和程咬金都是老百姓耳熟能详的人物,随着情节高潮迭起,底下叫好的人此起彼伏。
茶馆伙计说的没错,今天这段书确实好。一场书说完,茶馆里众人意犹未尽。孙元化也跟着说书人抑扬顿挫的语调投入其中,等到‘且听下回分解’,他不禁跟着长叹一声,“唉……国事艰难,国事艰难呀。”
孙元化正想结账离开,就听茶馆里众人开始闲聊,谈的便是这天津城的变化。他又停足不动,想要听个仔细,了解一下这天津民情舆论。有人就开口说道:“近段时间招工的特别多,城里城外都在修路。外地来的那些流民都有活干,市面比过去平稳。”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争霸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