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季犹豫再三,提议道:“李昭亮呢?”
吕夷简果断摇头道:“一个宦官,一个密探头子,尚且可以将他折腾的焦头烂额。西域混乱的局势,他根本无法应对。”
李迪环视众人,沉声道:“那就剩下了高处恭一个人了……”
王曾郑重的道:“此次事了以后,再也不用高处恭。”
李迪、吕夷简齐齐点头。
三人同时看向赵祯。
赵祯点头道:“那朕就派人去请高处恭。”
当即。
赵祯差遣了一个宦官,去请高处恭。
宦官出去了以后。
五人再次开始议论调遣哪一部兵马。
讨论了许久,最终决定调遣镇守在西北边陲的两支禁军。
两支精锐禁军,兵出大宋。
算上朱能手里的龙卫军。
整整三支禁军。
可以说是一次大手笔。
犹如一场豪赌。
寇季跟着一起讨论,一起下决定,感觉到十分痛快。
他觉得,真正的天朝上邦,就应该是这样。
不退、不缩。
以血与火,铸就天朝上邦之名。
到最后。
寇季心里还有点小骄傲。
他觉得,若非他的影响,大宋君臣也不可能变得如此强硬。
五人讨论完了以后。
陈琳悄无声息的出现在了资事堂内,递给了赵祯一张纸。
赵祯仔细看过了以后,拍桌而起。
李迪、寇季、王曾、吕夷简四人皆是一惊。
李迪愕然道:“何事惹怒了官家?”
赵祯毫不掩饰自己身上的愤怒,将手里的纸张递向李迪,“你自己看!”
李迪拿过纸张,仔细瞧了一下,脸色铁青。
王曾、吕夷简相继看过以后,脸色十分难看。
纸张落在了寇季手里。
寇季看过以后,差点破口大骂。
然而。
不等他开口,李迪率先开口大骂,“薛田是白痴吗?!”
骂了一句,似乎觉得不过瘾,李迪又骂道:“我辛辛苦苦,东拼西凑,给大军筹措的粮草,他居然大方的分给了沙州的百姓。
沙州百姓的命是命,我大宋将士们的性命,难道不是命?”
寇季跟李迪有同感。
他觉得薛田脑子有坑。
赵祯递给他们四人的纸张上,记录的东西,远比送回来的急报要详细。
寇季猜测,应当是武德司在西宁州的人,盘问了那些从沙州突围回来的将士,得到了信息。
上面对西域的局势描述的十分详细,写明了所有他们五个人想知道的消息。
第0474章 主动请缨
沙州回鹘辖下的瓜州、肃州,先后被破。
李元昊只是俘虏了沙州回鹘的兵马,收缴了其牛羊,却并没有劫掠沙州回鹘的百姓,而是驱赶着百姓逼迫着兵马,频频后退。
然后截断了大宋的辎重补给线,逼迫着所有在沙州回鹘境内的兵马,退守沙州,兵围沙州,不进不退。
此举,明显是想借着沙州百姓们的嘴,消耗沙州的存粮。
沙州回鹘执掌者,归义军节度使曹贤顺没有中计,他迅速的将沙州所有的粮草,移到了内城,腾空了一半的外城,下令让手下的兵马严防死守,让那些被驱赶而来的百姓,居住在了一半外城。
朱能、杨文广也没有中计,他们在发现了李元昊的阴谋以后,果断封锁了军营,无令不许进出,更不能施舍粮食出去。
监军薛田,也没有中计。
只是他一时心软,犯了一个大错。
那就是在军营外巡视的时候,碰见了易子而食的场面,于心不忍,从自己口粮里抠出了一份,换下了那个要沦为口粮的孩子。
此事被传扬了出去以后。
沙州的流民们纷纷簇拥到了宋军军营外,要用孩子换口粮。
薛田意识到了自己犯错了,立马闭营不出。
然而,沙州的流民们换粮不成,选择了冲营。
围困着沙州城的西夏、黄头回纥兵马见此,皆蠢蠢欲动。
为了避免内外夹击的场面发生。
朱能、杨文广二人秘议过以后,决定血腥镇压。
薛田却阻止了朱能和杨文广二人的提议。
薛田认为,朝廷此次驰援沙州,是为了求名,为了做给其他番属看,就不能屠杀沙州百姓,要怀柔。
薛田经过了深思熟虑以后,决定动用军营里的粮草,在军营外开设粥棚,救济沙州百姓。
此举遭到了朱能、杨文广二人激烈的反对。
然而。
薛田动用了监军的职权,强迫朱能、杨文广二人依照他的提议行事。
也正是因为如此,宋军军营里的粮草消耗,才出现了变数。
吕夷简见寇季、李迪二人脸色皆不好看,叹气道:“薛田也是为了维护朝廷的名声……”
寇季冷声道:“打肿脸充胖子吗?沙州的主人曹贤顺尚且不在乎他治下的百姓,我们为何要管他治下的百姓?
李元昊率兵围而不攻,其目的是为了什么,众所周知。
在不能确定辎重运送的路线何时恢复,在不能确定援军是否能在粮草耗尽之前赶到。
就冒然的那军营里的存粮去装好人。
这是在那被围困在沙州的数万将士,近十万民夫的性命开玩笑。”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