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清早。
一骑快马,划破了寂静的沙州城,冲到了王宫内。
马背上的将士,在冲进王宫的时候,高声呐喊。
“瓜州城已破……瓜州城已破……李元昊率军退守玉门关……”
寇季听到了消息的时候,也是一愣。
他没想到,他等了许久,没等到妻儿的消息,倒是先等到了瓜州被攻破的消息。
寇季让人将将士迎进了王宫的偏殿,等将士气喘匀了,才开口问道:“瓜州的战事,具体是怎么打的?”
将士急忙禀报道:“五日前,李将军和我们朱将军,合兵一处,强攻瓜州城。李元昊率众在瓜州城城墙上,抵御了足足一天一夜。
我军数次攻破瓜州城的城墙,最后一次,更是攻破了瓜州城整个西面的城墙。
李元昊自知不敌,率铁鹞子冲出了我军重围,带领着其他的仆从军,撤退到了玉门关。
瓜州城被我军占领。”
寇季闻言,缓缓点头,大宋兵马能这么快的拿下瓜州,在寇季的意料之中。
在兵力上,大宋兵马占据着绝对的优势。
在军备上,大宋兵马同样占据着绝对的优势。
李元昊手下的铁鹞子已经被打了个半残,没有一段时间,是恢复不过来的。
李元昊手底下的那些仆从军,战斗力倒是不弱。
但是很难跟数量庞大的大宋兵马正面抗衡。
瓜州境内又没有多少有利的地形可以埋伏,他算计不到大宋兵马。
他没有足够的底气跟大宋兵马正面抗衡。
打一场以后,战略撤退,是最明智的选择。
除了大宋以外,周遭的邦国,在作战的时候,都不会计较一城得失。
往往为了赢得一场大胜,在作战的时候,他们可以放弃很多城池。
比如太宗皇帝赵光义征讨辽国的时候。
辽国南院大王耶律休哥,为了请君入瓮,放弃了大半个燕云十六州。
成功的将宋军引入到了埋伏圈,将其击溃。
所以战略撤退,在西夏、辽国当中,绝对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反而是一种智慧的体现。
寇季在了解了瓜州的战事以后,询问道:“我军伤亡如何,损失重不重?”
将士喝了一口水,继续道:“我军伤亡不中,有步人甲护着,铁鹞子不出的话,少有西夏兵马能伤到我们。
不过随军的民夫伤到了不少,粮食也被烧毁了不少。”
寇季眉头微微一挑。
将士见此,赶忙道:“西夏兵马仗着骑兵的优势,不断的骚扰我军押送辎重的队伍。我军兵马多是步卒,新编的两支骑兵,也不是西夏兵马的对手。
所以粮草被烧毁了许多,民夫伤亡了不少。”
寇季沉吟了一会儿道:“粮草方面,我会尽快派人给你们补足。战事方面,我能说的不多。你回去告诉朱能、李昭亮二人,让他们稳扎稳打,不必冒进。
没有六成把握的情况下,谨慎出击。
告诉他们,如今拿下了瓜州,局面已经打开了。
朝廷纵然不想让我们拿下河西,也不可能了。
所以他们没必要去冒险。
告诉他们,我们有的是时间,跟李元昊耗下去。
没有必要跟李元昊硬碰硬。”
第0539章 三商赴沙州
将士听完了寇季的话以后,小心翼翼的将其记下,一个字也不敢错漏。
将士在王宫内歇息了一会儿,吃了一些饭食,就再次踏上了送信的旅程。
寇季在将士离开以后,心绪有些不宁。
朱能、李昭亮二人拿下了瓜州,固然可喜。
但李元昊在退守玉门关的同时,必然占据阳关。
玉门关、阳关,乃是朱能和李昭亮东进的路上,必须经过的两道雄关。
两道雄关,都不是那么容易攻破的。
朱能、李昭亮二人强攻两道雄关的话,必然会令许多将士丧命。
李元昊肯定会借着玉门关、阳关的地形优势,不断的消耗大宋的兵力。
若是能将大宋的兵力,拖到了跟自己持平,又或者仅比自己多一点的地步上,李元昊一定会率众反击。
为了避免大宋兵马在玉门关、阳关吃亏,为了避免李元昊卷土重来,寇季觉得自己有必要做一些准备。
他到了夜深的时候,悄然出了王宫,找到了安置在城外的寇府仆从,命令他们秘密的收集火药所需的配料和炮弹所需的铁料。
他会抽时间出来,秘密的制作一批炮弹和无敌地雷炮。
他此次西行所携带的炮弹、无敌地雷炮,在赶往沙州城的路上,被他用了个一干二净。
如今手里能拿得出手的只有火枪。
只是火枪数量不多,杀伤力倒是足够,但很难震慑到数量庞大的敌人。
所以,能够用于震慑敌人,克敌制胜的火器,目前只有火炮和无敌地雷炮。
寇季交代了匠人们以后,就回到了王宫中歇下。
翌日清晨。
天气清冷。
寇季醒了以后,裹了一件厚厚的大氅出了门。
一出门就撞上了匆匆赶来的范仲淹。
“先生……”
“有事?”
范仲淹点头道:“学生想从先生手里再调三千兵马。”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