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会行成三面夹击之势。
一旦辽国、西夏、青塘,三面同时向大宋进军。
那大宋距离亡国就不远了。
寇季听到了朱能的话,沉默了一下,随后看向朱能,十分认真的道:“你能想到的,我如何想不到。可你有没有想过,我们若是不养青塘的话?难道别人就不会养吗?
西夏、辽国,是如何一步一步坐大的,你比我更清楚。
若是没有我大宋不遗余力的为西夏、辽国培养人才。
若是没有我大宋的豪门不遗余力的向西夏、辽国出售军械。
西夏、辽国,何至于成为我大宋的心腹大患?”
朱能一瞬间陷入到了沉默当中,脸色十分难看。
他知道寇季说的是实情。
大宋对辽国、西夏而言,没有任何秘密。
所以大宋有什么人才,有什么军械,西夏和辽国心知肚明。
往往在大宋遭受排挤的,在大宋郁郁不得志的良才,都是辽国招揽的对象。
一些在大宋极富盛名的人才,辽国也会主动抛出橄榄枝。
在辽国许下的高官厚爵的诱惑下,不少良才叛逃出了大宋,成为了辽国的高官。
西夏虽然没有辽国那么跋扈,但也暗中收拢了不少从大宋叛逃出去的良才,并且委以重任。
军械方面就更不必多说。
只要西夏、辽国出的起价钱,大宋任何的军械,他们都能拿到图纸,拿到样品。
百虎齐奔出现在大宋,不过短短数月。
宋辽边陲上,已经有人开始走私百虎齐奔,将如此国之重器,贩卖给辽国。
由此可见。
大宋会不会养青塘,能不能将青塘养肥,不是寇季和他朱能说的算的。
只要青塘能够许下重利,总有人会铤而走险,将青塘所需要的东西卖给青塘。
寇季见朱能陷入到了沉默中,就继续感慨道:“我们既然不能阻止此事,那就想办法引导此事,控制此事。东西由我们交给青塘,钱财由我们赚取。
我们在赚取青塘钱财的同时,还能控制青塘兵家利器的数量,了解青塘的军机要闻。
战争终究是人在打,而不是兵器。
只要我们能借此获悉一切我们想要知道的消息。
真正跟青塘开战的时候,我们有何惧之有?”
寇季缓缓挺起胸膛,傲然道:“我虽然不怎么通兵事,但我也知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朱能听到了寇季的话,眉头皱的更紧。
他终究是一个武臣。
行军打仗一类的事情,他很精通。
人情世故方面,他也不弱。
但是在勾心斗角方面,他其实并不擅长。
他若是擅长勾心斗角,也不用依附在寇准门下。
寇季将的道理很粗浅,他能听懂。
但是背地里的谋划,让他听的云里雾里的,十分懵懂。
寇季打量了朱能两眼,大致猜出了朱能为何皱眉,他笑着道:“简单点讲就是,我们掌控和青塘交易的途径,用我们手里的武器,从青塘换取大量的钱财。然后再借着青塘的钱财,让我们变得更强。
重点就在于,钱财在我们手里,可以用于增强国力。
钱财若是落在了那些奸商手里,不是被埋在土里,就是被塞进了勾栏院,于国无用。”
朱能细细的想了想寇季的话,觉得有些糟心,便揉了揉眉心,不去再想,“算计人的事情,我不懂。如何增强国力的事情,我也不懂。
我就会打仗,只会打仗。
朝廷让我打哪儿,我就打哪儿。
其他的我不想多想,想多了头疼。
但有一件事我必须提醒你。
你小子帮青塘锻造重甲骑兵,看着是在赚取青塘的钱财,帮我大宋增强国力。
其实是在与虎谋皮。
角厮罗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物,他绝对不会满足于现在的处境。
一旦他实力大增以后,一定会觊觎我大宋。
天下之大,却少有地方能比得上我大宋富庶。
所以周遭四邻,皆惦记着我大宋的疆土。
不会有人例外。
因为没有人喜欢待在鸟不拉屎的地方。”
寇季听到了朱能的嘱咐,笑眯眯的道:“所以我提早在青塘背后埋了一颗钉子。”
朱能一愣,乐了。
“元山部……我倒是把他们给忘了。”
寇季缓缓点头笑道:“青塘可以用钱财跟我大宋换取匠人、铁料,制作军备。元山部同样也可以。甚至,元山部只要付出钱财,我们就能将完整的军备送到他们手里,省去他们在中间折腾的工夫。
只要我们拿下河西,就不需要经过青塘,也能想元山部输送军备。
青塘要跟我大宋扎刺,也得问一问元山部答不答应。”
“还真是……”
朱能解开了心中的担忧,脸上的笑容也多了,随口附和了一句以后,似乎想起了什么,打趣的道:“不知寇吏部何时升任的参知政事?”
寇季闻言一愣。
就听朱能继续打趣道:“我又是何时升任的枢密使?”
寇季乐了,他听懂了朱能话里的意思。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他们二人虽然已经是朝中重臣,可是距离真正的权力中枢,尚有一些距离。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