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北颂(上)_圣诞稻草人【完结】(1222)

  赵祯故作恍然大悟状,“张爱卿不说,朕都忘了。朕看过捷报了,河西大捷,河西之地,尽归我大宋。”

  然后……

  然后赵祯又不说了。

  满朝文武差点当场骂娘。

  赵祯说的,他们都知道。

  他们就是想了解一些他们不知道的。

  吕夷简见赵祯在戏耍满朝文武,有些看不下去了,干咳了一声,淡淡的道:“寇吏部奉官家旨意,率领重兵,驰援沙州,历经四场大战。

  在黄头回纥境内,以数千精兵,挫败了黄头回纥十五万精兵。

  在沙州城,以火器之利,击垮了铁鹞子,逼迫李元昊退兵至玉门关、阳关。

  随后,寇吏部又吩咐朱能、李昭亮二人,各率领五万精兵,分别沿着南北两路,拿下了瓜州,突袭了玉门关、阳关。

  李昭亮勇夺阳关,兵进肃州、甘州等地。

  李元昊固守玉门关,想要借着手下铁鹞子之利,突袭我大宋在沙州的粮草大营。

  又向西夏求援,调遣来了五万援兵,准备在烧毁我军粮草大营以后,汇同援军,两面夹击李昭亮部。

  寇吏部看穿了李元昊的阴谋,派李迪手持天子剑,入清涧城,请种世衡率领兵马西进河西。

  又派遣使者赶往青塘,请青塘侯角厮罗,率军来援。

  李元昊在西夏援军抵达西凉城以后,派军突袭阳关。

  朱能派遣兵马全歼了突袭阳关的西夏援军。

  又在玉门关外,借助元山部铁骑,全歼了铁鹞子。

  李元昊败逃。

  随后,朱能、李昭亮二人率军赶往西凉城,会同角厮罗、种世衡,四方兵马,二十万大军,强攻西凉城,全歼了西凉城内的西夏兵马。

  李元昊兵败,逃出了河西。

  我军攻克的河西全境。

  自此,河西尽归吾宋。”

  吕夷简大致的将河西之战的经过,讲了一遍。

  满朝文武听完,一脸不可思议。

  什么时候,我大宋兵马这么猛了?

  打西夏兵马,就跟打儿子似的?

  我们还没有得到什么消息,也没有决定要不要跟西夏在河西之地干一场,河西之地就打下来了?

  快到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快到让人反应不过来。

  满朝文武短暂的愣神过后,赶忙施礼。

  “为大宋贺!为官家贺!”

  “……”

  就在满朝文武齐齐恭贺的时候,一道不合时宜的声音,在垂拱殿内响起。

  “我大宋在河西之地跟西夏结仇,抢下了本该属于西夏的河西,实乃招祸啊。”

  “此后我大宋跟西夏,必定不死不休,连年征战,不知道有多少儿郎要惨死在西夏人之手。”

  “可悲!可叹啊!”

  “……”

  声音不大,却吸引了满朝文武所有人的注意力。

  赵祯,以及满朝文武齐齐望了过去,却是一个御史,在哪儿胡咧咧。

  赵祯眯了眯眼,盯着那御史道:“依爱卿之见,我大宋应当如何,才能避开这个祸端。”

  “当然是将河西之地,归还给西夏,并且遣使前往西夏,向西夏表明,我大宋并没有跟西夏为敌的意思。”

  御史振振有词的说着。

  (此事并非笔者胡咧咧,大宋朝总有一些官员喜欢妥协策略,最有名的就是司马光,司马光在主政期间,将大宋已收复的安疆、葭芦、浮图、米脂四寨割让给西夏,割地求安。)

  赵祯笑了,笑容里充满了冷意,“爱卿还真是国之干臣……”

  御史傲然道:“不敢当官家夸奖……”

  赵祯眯着眼,在大殿内扫视了一圈,问道:“还有谁跟他一个想法的?”

  满朝文武齐齐闭口不言,默不作声。

  心里齐骂那个御史。

  你以为当今官家是先帝啊?

  喜欢求和,喜欢安稳?

  当今官家正值朝气蓬勃的年纪,锐气正盛,怎么可能喜欢这种软弱之语?

  当今官家身边,皆是虎狼之臣,那一个是跟人妥协之辈?

  寇季和李迪不在朝堂上,不然你这货会被活活打死在垂拱殿上。

  赵祯见满朝文武默不作声,缓缓点头,“既然就他一人,那朕也不需要株连太多……”

  “左右,推出去五马分尸!”

  “其家眷,尽数送到河西去!”

  “……”

  两个膀大腰圆的御前卫入了垂拱殿,架着御史就往外走。

  御史惊愕的叫道:“官家,臣乃是御史,怎能因言获罪?官家速速停下您的亡国之举。”

  “啪!”

  赵祯拍桌而起,愤怒的道:“朕知道因言降罪御史不对,可你算是御史吗?你就是一头猪!”

  赵祯眼看着御前卫将那位御史架了出去,愤怒的看着群臣道:“谁推举的这头猪?降官三级。”

  当即有人出班,一脸悲苦的道:“臣多谢官家不杀之恩。”

  赵祯扫了他一眼,冷哼一声,“大喜之日,朕还没高兴多久,就有人跳出来,将自己的猪脑子掏出来,给朕显摆。

  河西之地,多好的牧马地?

  居然要拱手让出去?

  说他是猪脑子,那是对猪的侮辱。

  若不是河西需要人,朕恨不得株其九族。”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