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家中的长辈,见了她们,就得施礼。
寇季是没办法沾皇字边了,所以在这一点上,比不上儿子。
当然了,私底下论关系的话,那就另说。
向嫣、寇准二人,对于寇季在河西建功立业的事情,很高兴。
向敏中也高兴,只是高兴之余,又有些恍惚,“这就封公了吗?”
向敏中呢喃的说了一句,侧头看向寇准,疑问道:“老夫封公的时候,多大?”
寇准愣了一下,感觉到了向敏中神情不对,也没有跟向敏中拌嘴,回答道:“五十有二……”
向敏中点点头,唏嘘道:“老夫五十有二,才封的公……寇小子足足比老夫小了几轮……寇小子算是在朝堂上站稳脚了……老夫也没有遗憾了……”
“寇准,老夫感觉腿脚有些不灵便,你扶老夫坐下……”
向敏中罕有的冲着寇准吩咐,一副把寇准当仆人的语气。
寇准没有吭声,上前扶着向敏中坐下。
向敏中坐下以后,一把抓住了寇准准备抽离的手,声音沉重的叮嘱道:“告诉寇小子,照应着老夫的子孙后代……”
寇准抿了抿嘴,重重的点头。
向敏中满意的点点头,躺在了躺椅上,缓缓闭上了眼。
“哎……”
寇准一脸沉痛的叹了一口气。
向嫣将怀里的小家伙哄安稳以后,就看到了向敏中脸带着笑意,躺在躺椅上。
“我祖父睡了?”
“走了……”
“嗯?!”
向嫣愕然的瞪大眼,不等寇准再次开口,她急切的扑到了向敏中身边,颤颤巍巍的抽出一只手,去试探向敏中的鼻息。
然后如同蝎子蛰了一样,快速的收回手,惊恐的瞪着眼。
“祖……祖父……”
寇准又长叹了一声,从向嫣手里抱过了小家伙,迈步出了房门。
寇准走出房门不久,房内响起了一阵沉痛的哭嚎声。
“老家伙压着灯芯,省着油,一直熬着,一直熬着,就是在等寇季彻底在朝堂上站住脚。如今寇季彻底在朝堂上站住脚了,老家伙也就熬不下去了……”
寇准抱着小家伙,长吁短叹的一路到了厅堂内,找到了正在引领着仆人们欢庆的寇忠。
“老爷……”
寇忠见到了寇准以后,主动迎了上来,一脸疑惑。
寇准扫了一眼堂前堂后挂起了红绸,火红的灯笼,语气幽幽的道:“都撤了吧……”
寇忠愕然的瞪起眼。
寇准低声说了一句,“向敏中……走了……”
寇忠一脸难以置信。
向敏中在病倒以后,前前后后病情危急了数次,每一次都死不成,每一次都熬过来了,每一次都闹出挺大的动静。
没想到,真正走了的时候,居然如此平淡,平淡的让人有些难以接受。
“派人去宫里,给官家说一声。再派人去向府,让向府那些不成器的东西来领人。”
寇忠赶忙答应了一声,下去依照寇准的吩咐做。
热闹的寇府,在一刻钟以后归于了平静。
欢闹声四起的汴京城,在半个时辰以后,多了一丝哀伤。
皇宫里的歌舞刚刚上演,就匆匆散场。
赵祯在得到了消息以后,连夜出了皇宫,到了寇府。
到了寇府以后,已经听到了寇府哀声四起。
赵祯在瞻仰了向敏中的遗容,掉了几滴眼泪以后,被寇准唤出了屋门。
寇准先对赵祯一礼,然后沉声道:“向公生前,最看重的是季儿,也没少帮助季儿。如今向公故去,可否让季儿回来吊唁?”
赵祯沉默了许久,并没有直接出声下决断,而是商量道:“河西初定,需要一个有能力有地位的人坐镇,您可有推举?”
寇准愣了一下,叹了一口气,道:“夺情吧……”
寇准几乎没有任何犹豫的下了决断。
家国天下,家在国和天下之前。
可当它们撞在一起的时候,家永远是排在最后一位的。
寇准是主政过朝堂的人,知道其中的轻重。
河西得来不宜。
河西对大宋十分重要。
河西不能出现乱子,更不能丢。
赵祯郑重的点头,对寇准道:“朕为向公拟定了几个谥号,您帮朕参详参详。”
“说说……”
寇准并没有拒绝。
赵祯开口说出了数个谥号。
寇准沉吟了一下,道:“文正不合适,向敏中一生,对朝廷的功劳不少,但也做过一些让朝廷蒙羞的事情。若是用文正,朝野上下的人,恐怕会有说辞。著史的人也会编排官家,所以不妥当。
文德也不合适,老家伙生前跟张齐贤抢过别人的遗孀,此事举国皆知。若是用文德,朝野上下会笑话的。
就用文简吧。”
赵祯觉得寇准分析了有理,缓缓点了点头,继续说道:“那向公的几个子嗣,当如何厚赐?”
寇准思量了一下,道:“可以赐,但不能厚赐。老家伙子嗣当中,成器的有,却没有大器。如今失去了老家伙的庇护,官爵太高,容易招祸。
老家伙重病已久,一直不肯走,就是担忧子嗣们在他死后招祸,想让季儿庇护着。
老家伙既然有此心,我们就不能把他的子嗣们送上断头台。”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