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王府一脉出手庇护了他以后,官家赵祯并没有对他们再出手,那就说明官家赵祯看在魏王府一脉的份上,暂时放过了他们。
既然暂时没有了危险,那就能待价而沽,趁着如今满朝文武为了一字交子铺斗的正凶,高价将一字交子铺的份子卖出去。
是的。
慕崇在认识到了自己面对权力的时候软弱无力以后,就没想着再占着一字交子铺的份子。
他准备借着魏王府一脉的庇护,出手一字交子铺的份子,换取大批的钱财,然后带着家人离开汴京城,回蜀中去过活。
商人的本性是贪婪的。
在他们觉得有利可图的情况下,是绝对不会将自己手里的利益免费送出去给别人。
慕崇、孟惟仲,无疑是合格的商人,所以慕崇拒绝了王曾。
孟惟仲在王曾上门的时候,也拒绝了他。
连着被两家拒绝以后,王曾心情十分的不痛快。
他将最后一点儿的希望,寄托在了钱乐身上。
等他到了钱府以后,有些发愣。
围困在钱府内外的人很霸道,不许任何人接近钱府。
王曾亮明了身份,几经通禀以后,才进入到了钱府内,然后被人迎进了正堂。
王曾在正堂坐了许久,也没有见到钱乐。
直到王曾等的有些不耐烦,准备开口询问的时候。
一个面白无须的人,拿着一份文书,递给了王曾。
那人面对王曾,不卑不亢。
“我家主人让小人交给王相您的。”
文书递到了王曾手里,那人简简单单的说了一句。
王曾瞧了瞧那面白无须的人,又低头看了几眼手里的文书。
虽然王曾已经猜到了一字交子铺如今的动向和寇季、赵祯二人有关,可如今证实了以后,心里还是有些不痛快。
寇季口口声声的说,一字交子铺如今的变动,跟他无关。
可若真的跟他无关,那他告诉给王曾的话,为何一一应验了?
一字交子铺的份子,王曾已经拿到了手。
只要王曾以朝廷的名义,将其宣扬出去,那三方相斗的场面,立马就会出现。
一切就像是安排好的一样。
不是就像。
准确的说,就是安排好的。
王曾甚至可以想象到,他代表朝廷,拿到了一字交子铺份子的事情公布出去以后,会有怎样的场面。
朝廷即是官家,官家不动声色的拿下了两成。
剩下的四成,就显得弥足珍贵。
为了那四成份子,三方一定会进行惨烈的搏斗。
可能会有人在风声传出去以后,怀疑此事是不是官家布的局?
可怀疑了就不用斗了吗?
从一开始,所有人都知道,官家对一字交子铺的份子志在必得。
他们依然出手,就是为了火中取栗。
钱府被宫中的人控制,不是没人知道。
知道的人很多。
可他们为何没有生出被算计的怀疑?
那是因为大家在斗争的时候,见到了宫里的人控制了钱府,就知道赵祯已经将钱府的份子吃进了嘴里。
抢夺一字交子铺份子的事情,是赵祯先下手的。
赵祯作为天下第一人,为了拿回一字交子铺的份子,做了那么多,若是什么都得不到,那他恐怕会被气疯。
到时候谁也捞不到好。
所以在大家得知了钱府的份子被赵祯吃了以后,没有去争夺,反而看着赵祯将钱府的份子吃了。
赵祯吃到了一份了,已经得了好处,被气疯的可能性,就降到了极低。
大家抢夺一字交子铺另外四成份子,所要承担的来自于官家的怒火,也就降到了最低。
成功的机率也随着大大的提高。
第0587章 大宋朝廷在量才方面有大弊端
王曾拿到了一字交子铺的份子,回到了宫里以后,跟吕夷简商议了一番,然后通过内廷,将钱乐已经将一字交子铺的份子献给官家的事情,传扬了出去。
依照吕夷简的意思,一字交子铺的份子,可以归于朝廷,而不是赵祯个人。
但王曾深知一字交子铺此次巨变,乃是赵祯和寇季在背后主导的,他能轻易的从钱府拿到一字交子铺的份子,也是因为赵祯点头的缘故。
赵祯既然相信他,愿意将一字交子铺的份子给他,那他就得帮赵祯守住,绝不能让一字交子铺的份子,放在朝廷,让那些文武百官去祸祸。
文武百官们若是争不到一字交子铺的份子,就会拿留在朝堂上的一字交子铺的份子做文章。
不论是借着一字交子铺的份子,插手一字交子铺的管理,还是借着朝廷手里拿着的一字交子铺的份子,逼迫赵祯、寇季二人交出剩余的份子。
他们都做得出来。
朝堂上没有几个无欲无求的圣人,一字交子铺那么大的利益摆在面前,他们不会看不到。
只要留下缝隙给他们,他们就一定会出手。
即便是豁出性命去赌,他们也愿意。
所以,一字交子铺的份子,绝对不能留在朝廷手里,于公于私,都应该由赵祯一个人持有。
吕夷简被王曾说服了,最终放弃了自己的想法。
钱乐将一字交子铺的份子献给了官家的事情传扬了出去以后,汴京城内外,彻底轰动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