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季点点头,让人推着他离开了寇准所在的院子。
走到门口的时候,寇准突然开口,再次叮嘱道:“这些日子,你就待在府里别出去。”
寇季随后应答了一句。
“知道了……”
仆人推着寇季,往四君园走去。
走到四君园门口的时候,仆人突然停下了脚。
寇季一愣,质问道:“怎么不推了?”
仆人低声下气的道:“回小少爷的话,有人要找您,想让您在这里等会儿。”
寇季一愣,猛然回身,盯着那个仆人,沉声道:“谁要找我?你又是谁的人?”
仆人低着头,退到了一边,并没有说话。
少顷后。
一位弓着腰,白发苍苍的老者,出现在了寇季眼前。
“奴婢给寇公子问安。”
老者走到寇季面前,躬身一礼。
寇季眉头一皱,低声道:“福伯?”
老者正是寇府上拉泔水的福伯。
寇季盯着福伯,沉声道:“陈琳找我?”
福伯晃了晃脑袋,从袖口掏出了一封信,又取出了一个玉瓶,递给了寇季。
他把东西递到了寇季手里以后,躬身道:“我家主人知道您病了,托咱们这些当奴仆的,给您带了一封信,顺便送了一瓶上好的药过来。”
“官家吗?”
寇季微微一愣,低语了一下。
他收起了玉瓶,随手拆开了手里的信,就看到了赵祯那稚嫩的飞白体。
赵祯在信里问寇季得了什么病,为何近几日不上朝等等之类的话。
又把近几日在宫里发生的一些趣事,跟寇季分享了一下。
他想出宫探望寇季,但是刘娥不允,所以只能给寇季写信。
信的末尾,赵祯很认真的告诉寇季,今日辽国使节闹到了朝堂上,说要拿寇季的脑袋泄愤,他义正言辞的拒绝了辽国使节。
见字如面。
通过赵祯的文字,寇季仿佛看到了赵祯在垂拱殿上,面对辽人要他脑袋泄愤的要求,鼓着小脸,气哼哼的拒绝辽人的场面。
寇季收起了信,对福伯吩咐道:“推我进去,我要回信。”
福伯点了点头,走到了寇季坐着的寇公车后,推着寇季进了四君园。
寇季原本想为难这个老家伙的,却没想到这个老家伙看着弱不经风的,力气却这么大。
宫里的人,果然没有一个正常的。
回到了四君园。
寇季取了笔纸,开始给赵祯回信。
大致上讲述了一下他的病情,并把他今日遇到了辽人的场面,以及痛揍辽人的事情,写在了信上。
信的末尾,寇季也夹带了一些私货。
具体是写了一些宋、西夏、辽、青塘,四方势力的局势分析。
他也不管赵祯能不能看懂,他就是想让赵祯看。
纵然赵祯现在不理解,以后也能理解。
写好了信,寇季把信交给了福伯。
福伯拿着信要走,却被寇季叫住。
“等等……”
福伯刚走到门口,听到寇季呼喊,赶忙回身。
“寇公子还有何吩咐?”
寇季皱着眉头道:“刚才那个仆人,是你们的人吧?赶尽把他给我弄走,不然我不能保证,他能不能见到明天的太阳。
以后再有书信,你直接进来送给我,不需要再在中间找个人插手。”
福伯闻言,点了点头,道:“奴婢知道了……”
然后他没有再多言,就离开了四君园。
福伯离开以后,寇季坐在书房里并没有动作。
今日跟寇准攀谈了一番,让他更加了解了青塘、西夏、宋、辽四方势力。
他发现,史书只能借鉴,不能成为他可以依赖的信条。
史书上对大多数事情的过程,只是寥寥几句,一笔带过,然后给出一个结果。
可促成这个结果的很多隐藏的重要细节,都被埋没在史书之外。
甚至一些重要的人物,在史书上落下的只有寥寥数语。
比如李德明其人。
世人皆知李元昊乃是西夏开国皇帝。
却很少有人去深究,李元昊之所以能有称帝的资本,全是他爹李德明在位时期攒下的。
李德明在其父李继迁去世以后,执掌西夏。
他能在大宋、辽,两个大国之间,不断获封,不断扩张西夏领土,背后肯定没少在宋辽之间谋划。
可史书上对这方面的提及很少。
再比如安子罗其人。
安子罗为了帮助角厮罗稳定青塘政权,奔走宋辽之间,这在史书上并没有提及,可它却发生在了寇季眼前。
寇季可以肯定,安子罗奔走于宋辽之间,跟他无关。
他虽然影响了大宋的历史进程,可却没有影响青塘的历史进程。
他目前所作的一切,都只是针对大宋内部,对外部固然有影响,但影响也很少,还不足以决定外部的政治倾向。
“不能太过依赖史书……”
寇季随口感叹了一句。
傍晚的时候,刘亨派人送来的书信,告诉寇季,他爹知道他闯祸了,把他禁足了。他恐怕这几日都不能见寇季了。不过对于他殴打辽人的事情,刘美没有做任何评判,也没有训斥他,只是单纯的禁了他的足。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