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孙二人又闲聊了一会儿,寇准让寇忠去招来了府上的大夫。
府上大夫查验了一下寇季的腿,缓缓点头道:“小少爷的伤势已经痊愈了,可以走动了。”
听到这话,寇准满意的点点头。
又叮嘱了寇季几句,就离开了寇季的卧房。
寇季活动了活动腿脚,换上了衣服,揣上了钱,准备离开四君园,去外面活动活动。
他在寇府里闷了有些日子了,也该出去活动活动了。
刚走到四君园门口,就被送寇准回去以后返回来的寇忠给拦下了。
“小少爷,您等等。”
寇季止步,疑惑的看着寇忠道:“有事?”
寇忠点头道:“老家来信了。您那位兄长的事情,少爷也在信里解释清楚了。”
寇季赶忙道:“快快取来。”
寇忠从袖子里取出了信件,递给了寇季。
寇季翻开仔细阅读了一番,叹气道:“那厮果然骗了我。”
寇礼在信中言明,他并未有强占民女之举。
那厮本姓胡,叫胡庆,他在华州招惹了祸事,被下了狱。
他的娘亲为了救他,就找上了寇礼。
寇礼没有答应,那厮的娘亲就设计爬上了寇礼的床。
寇礼被迫纳了那厮的娘亲为妾,并且救出了他。
然而那厮在出了牢房以后,不仅没有去拜会寇礼,反而以寇礼的名义,在衙门里支取了一笔钱财,拿着钱,直奔汴京城而来。
寇季收起了信,道:“我去牢里看看他……”
说完这话,不等寇忠有反应,寇季就出了寇府门口,直奔刑部大牢。
到了刑部大牢门口,守牢门的牢头,见到了寇季,没敢阻拦,放了寇季进去。
寇季在牢房里找了一圈,才找到了那个冒充他兄长的胡庆。
胡庆虽然人在牢里,但也没受罪,在牢里待了多日,不仅没瘦,反而胖了不少。
看得出曹佾在把胡庆送进牢房以后,有特别交代。
寇季瞧见了胡庆,沉声道:“胡庆,你的事发了……”
胡庆听到这话,浑身哆嗦了一下,咬牙道:“我是你兄长,族谱上落了名字的,你得保我。”
寇季不屑的道:“那是你娘设计坑了我爹,我爹能把你的名字落入寇氏族谱,也能把你的名字踢出去。就算我爹被你娘忽悠的不愿意把你的名字从族谱上踢出去,我一样可以找我祖父,把你的名字从寇氏族谱中踢出去。”
寇季盯着胡庆,冷声道:“我劝你还是实话实说,别跟我耍心眼。不然,明年的今天,就是你的忌日。”
胡庆心中惧怕寇季的话,但是仍旧咬着牙没说话。
寇季冷哼一声道:“还真是不见棺材不落泪,牢头?”
“小人在呢!”
寇季招呼了一声,牢头点头哈腰的凑到了寇季身前。
寇季盯着胡庆,冷冷的道:“牢头,把你们那些拿手的绝活都给我拿出来,好好招待招待他。”
牢头闻言,点头道:“小人明白……”
顿了顿,牢头补充道:“大人,小人们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会要命,到时候您可得多替小人们担待着点。”
寇季冷声道:“尽管施为……”
“有大人这句哈,小人就放心了。”
“……”
寇季跟牢头的对话,着实把胡庆吓的不轻。
胡庆见牢头要去拿刑具,赶忙爬到牢房的栏杆处,大喊大叫道:“我说,我什么都说。”
寇季盯着他,冷声道:“那我就给你最后一次机会,你胆敢再跟我说一句谎话,我就宰了你。”
胡庆猛点头,他一五一十的把他犯的事,以及如何被救出来的过程说了一遍。
大致上跟寇礼在信上说的差不多。
他从华州华阴县牢房里出来以后的遭遇,却比寇礼说的还要清楚。
胡庆当日被寇礼救出了牢房以后,并没有跟着寇礼回府,而是折道去找了自己的至交好友张华。
他把自己的遭遇跟张华讲了一遍。
张华给他出主意,让他去衙门里支取钱财,然后拿着钱财来汴京城找寇季的。
张华给他分析的时候称,寇府做主的人,并非寇礼,而是寇准和寇季。
不然,寇礼也不会被送回华州,寇季却留在了汴京城。
所以胡庆能不能成为寇礼的儿子,寇季的兄弟,还得寇季说了算。
所以张华给胡庆出主意,让他到汴京城里来找寇季,坐实他们的兄弟身份。
借此攀上寇家,谋一份锦绣前程。
寇季听完了胡庆的讲述,眯着眼道:“你口中的这位张华,倒是个人物,分析的倒也透彻。但他敢谋划我们寇府,我看他是活腻了!”
胡庆张了张嘴,却没敢说话。
寇季瞥向他,道:“仔细跟我说说这个张华。他一味的窜所你图谋锦绣前程,肯定也是一个喜欢追求名利的人。我很想送他一份锦绣前程。
送他去阎王爷哪儿,当一个判官。”
胡庆听到这话,浑身打了一个哆嗦,他犹豫再三,最终还是选择了跟寇季实话实说。
“张华是华州华阴人,跟我是同窗,但他比我的学识好,也比我文章写得好,是华阴县有名的才子。只等朝廷开科取士,他就能金榜题名。”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