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宦官们搬来一张桌子,放在了御阶下,桌上放了三个碗,碗边上写着向敏中三个人的名字。
这就是投票的方式。
只要百官们把手里的豆子,投进写着相应人名的碗里,就代表支持此人。
如此重大的事情,用如此简单的投票方式,或许有人会质疑。
但,越简单的方式,往往越有效。
等到一切准备就绪以后,寇准不咸不淡的道:“投吧!”
百官们手里捏着豆子,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愿意做第一个投票的人。
人选有三个,豆子却只有一个,投了一个人,必然会得罪另外两个人。
谁当第一个出头鸟,谁就最容易被人家惦记上。
寇准瞧着百官们无人肯动,微微皱了皱眉头。
寇季看到这个僵局,微微上前一步,拱手道:“还请官家、太后、太师准许,请吕夷简、向敏中、王钦若三人回避。”
寇准闻言一愣,跟刘娥对视了一眼。
刘娥缓缓点了点头,寇准开口道:“准!”
向敏中三人拱了拱手,退出了大殿。
等到三人走后,寇季二话没说,上去就把手里的豆子丢尽了写有向敏中名字的碗里。
他不怕得罪王钦若,也不怕得罪吕夷简。
他不怕当出头鸟,不怕被这两个人报复。
虽说向敏中三人已经回避了,但他当了出头鸟的事情,势必会传到王钦若、吕夷简的耳朵里,但他不在乎。
他之所以甘愿当出头鸟,就是为了给那些仍旧举棋不定的人一个信号。
让他们跟着他一起投向敏中。
因为他是太师寇准的孙子,他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着寇准的态度。
有了寇季带头,后面的人也跟着开始投起了票。
半个时辰后,垂拱殿里的官员们走了一圈,手里的豆子也丢进了相应的碗里。
至于殿外更多的官员,没人在意他们。
他们官职太低,还没有投票权。
刘娥瞧了瞧三个碗,脸色一黑,没有说话。
寇准瞧了一眼,摆了摆手,让郭槐把东西撤下去。
根本不用去数碗里的豆子,因为有一半的豆子,落入了向敏中碗里。
吕夷简、王钦若两个人碗里的豆子加起来,才勉强能赶上向敏中。
等到郭槐把东西撤下去以后,寇准淡淡的道:“召他三人入殿。”
向敏中三人在小黄门传唤下,再次出现在了垂拱殿里。
寇准当众宣布道:“内庭参知政事之位的空缺,由向敏中出任。”
向敏中听到这话,脸上的喜色难以掩饰。
王钦若只是皱了皱眉头。
吕夷简一脸不甘。
参知政事人选尘埃落定,向敏中成了最大的赢家。
若不是在垂拱殿上,百官们一定会凑上前恭贺他。
随后,由六部开始,汇报今岁六部出入,然后再是三司,最后才是三衙。
等到各部、各衙、各司汇报完了以后。
丁谓神色复杂的总结道:“启禀官家、太后、太师,经各衙门核算,今岁朝廷收支持平。”
此话一出,除了少数知情人外,其余的百官一片哗然。
自赵恒继位以后,朝廷每年的支出都会超额。
如今突然收支持平了,弄的百官们还有点不适应。
李迪在这个时候抱着朝笏,出班奏道:“启奏官家、太后、太师,经过户部点算,今岁朝廷之所以能收支持平,其最大原因,就是提刑司被罢黜。
从提刑司被罢黜至今,已经过了月余。
朝廷少支出了一份给各级提刑司衙门的俸禄,刚好弥补上了今岁朝廷超支的空额。”
第0203章 笑傲朝堂者,唯二人
提刑司衙门,可不仅仅只有汴京城提刑司衙门,各州府皆有提刑司衙门。
所拥有的官员数以万计,所拥有的小吏多达十万之巨。
每一个人在衙门里占一个坑,都得领一份俸禄。
再加上各级提刑司衙门办差所需要花费的公费,每个月要耗费大批钱财。
如今这些钱财节省了出来,自然能弥补一下朝廷的空额。
虽说提刑司罢黜的时间尚短,有些山高皇帝远的地方,恐怕才刚刚得到消息。
但提刑司被罢黜,以及扣除提刑司俸禄的公文,已经下发给了各路安抚使、主管各路安抚司公事、管勾安抚司事。
他们自然会依照朝廷的意思,截留下发给各级提刑司衙门的俸禄。
各地截留下来的俸禄,已经开始慢慢的往汴京城里押运,距离汴京城最近的几个路的俸禄,已经押运入京了,其他各路的俸禄相继还在路上。
虽说还没全到汴京城,但是三司、户部已经把账算完了。
王曾在李迪奏完了事以后,不由自主的感慨道:“仅仅月余的俸禄,就能弥补上朝廷的空额,这要是一年的俸禄,那国库里必然会有盈余。提刑司是罢对了。”
六部的官员听到这话,一个劲的猛点头。
他们得了提刑司被罢黜的便宜,自然要力挺王曾的话。
王钦若笑眯眯的道:“要是早点罢黜了提刑司的话,国库里的盈余,恐怕会更多。”
王钦若竞选上参知政事,他似乎一点儿也不悲观,反而轻飘飘的插了一句话。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