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北颂(上)_圣诞稻草人【完结】(43)

  纨绔圈子里也不是一片和谐。

  大家整天为了里子面子的斗来斗去的。

  甚至一些长辈们在朝堂上的恩怨,也会延申到纨绔圈子里。

  所以纨绔们经常斗的是你死我活。

  而刘亨在这方面,一直处在劣势上。

  虽然他足够聪明,但是他的出身限制了他在纨绔圈子里的地位。

  他是庶出次子,不论是朝廷的荫补,还是刘美死后的官爵继承,都没有他的份儿。

  所以在各府各勋贵的嫡子面前,他天然的弱了一头。

  而他又跟两个兄长不太亲近,所以他受欺负了,没人帮他出头。

  这也是为何他当初在万花楼里向寇季直言,他帮不上寇季太多的原因。

  不过现在不同了。

  有寇季帮忙,他相信他以后再也不用被算计、被欺负了。

  一想到这里,刘亨突然有些懊恼。

  “当初在万花楼,就不该那么做!”

  刘亨捶胸顿足的喊了一句。

  当初在万花楼,他摔碟子绊碗的,就是为了演戏给别人看。

  让别人以为他跟寇府的人关系很差。

  毕竟他姑母跟寇季的祖父寇准可是政敌。

  要是让她知道了,他跟寇府的人走的太近,肯定会不高兴的。

  她要是不高兴了。

  刘美肯定会揍他的。

  可是现在见识到了寇季的手段以后,他明显后悔了。

  跟寇季交好会被刘美揍,可寇季却能帮他找回面子。

  挨揍跟面子比起来,当然是面子更重要。

  “哎……当初怎么就那么傻呢,怎么能那么做呢……以寇兄的聪明,肯定能知道我那么做的用意……万一他误会了我,怎么办……”

  刘亨纠结的眉头都皱成了一团。

  他却忘了,初见寇季的时候,他还不知道寇季有如此高明的手段。

  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本能而已。

  就在刘亨纠结的时候。

  吴贤坐着轿子到了东来典当行门口。

  吴贤下了轿子以后,直扑到刘亨面前,躬身一礼,“吴贤见过刘公子……”

  刘亨正在纠结中,听到这话以后,明显一愣。

  他斜眼一瞧,见吴贤正在给他施礼,他更愣了。

  汴京城里最傲的是什么人?

  御史!

  汴京城里最瞧不起纨绔的是什么人?

  也是御史!

  现在一个又傲又瞧不起纨绔的御史,正在给刘亨施礼,刘亨能不愣吗?

  短暂的愣神过后,刘亨回过了神,乐了。

  “吴御史,您这是在给我施礼?”

  吴贤嘴角抽搐了一下,他听得出刘亨这句话里的意思。

  虽然刘亨没有用任何讥讽的口吻,可他却感觉到了讥讽。

  前所未有的讥讽。

  吴贤很想一甩袖子,离开此地,可他却没这么做。

  刘亨现在就是他最后的救命稻草,错过了刘亨,他就只能回家等死。

  吴贤忍住了心中的憋屈,再次躬身施礼,笑道:“当不起刘公子一个‘您’字,公子的父亲贵为当朝五品,姑母又贵为当今皇后娘娘,下官只是一个小小的从六品的侍御史,给公子施礼,理所当然。”

  “哈哈哈……”

  刘亨听到这话,感觉到浑身前所未有的舒坦。

  他大笑了一声,道:“你说的不错,小爷听着高兴。看在你让小爷高兴的份上,小爷今天也就不为难你了。”

  刘亨从怀里取出了东来典当行里的当票,递给了吴贤。

  “小爷我现在来赎画,你帮小爷我兑了这张当票,小爷我立马走。”

  吴贤听到刘亨的笑声,感觉到前所未有的讽刺,他咬着牙,强忍着憋屈,苦笑道:“刘公子,您也看到了,东来典当行突然失火,典当行里的东西付之一炬……”

  不等吴贤把话说完,刘亨就嚷嚷道:“那就依典当行里的规矩,照价赔偿吧。”

  照价赔偿?

  十万贯!

  吴家的家底恐怕要被掏空。

  但是不赔不行。

  先不说吴贤有求于刘亨,就算他不求刘亨,依照规矩也得赔。

  吴贤要是不赔,刘亨把他告到开封府,一场官司下来,他还得赔。

  左右都是赔钱,不如痛快的赔了,后面才好跟刘亨说话。

  “我赔!”

  吴贤没得选,只能咬咬牙,痛快的出声。

  “好!”

  刘亨叫了一声好,赞叹道:“小爷欣赏你这一点,做事不拖泥带水,痛快。”

  吴贤拱了拱手,苦着脸道:“刘公子稍等,十万贯可不是小数目,下官这就让府上去筹备。”

  “没关系,小爷有的是时间,等得起。”

  刘亨豪迈的挥挥手。

  吴贤点了点头,回身吩咐府上的管家去筹钱。

  这个时候,吴明过来了。

  他凑到吴贤身边,喊道:“大哥,真是寇季那个小畜生算计的我们。”

  吴贤瞪起了眼珠,低吼道:“你闭嘴!”

  吴贤已经认定了是刘美算计他,又怎么可能会听信吴明的话。

  他在来么路上已经想出了对策。

  他现在要做的就是认栽。

  然后再通过刘亨,找上刘美,去祈求刘美能够高抬贵手,放过他。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