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在写兵书的时候,会拿汴京城的布防,又或者其他城池的布防为例,写在书上。
为了避免出现遗漏,他们会仗着自身的权威,亲自去军中,观摩布防,研究布防,甚至还会调出布防图,以作研究。
然后在他们研究完了以后,会把布防情况,完完整整的写进书里。
甚至,寇季曾经在汴京城里见过两本有关于汴京城布防的书,其中一个人写错了一个岗哨的换岗情况,另一个人立马站出来批判了他,并且及时纠正了他的错误。
有人写工艺书的时候,会从头到尾的跟着匠人们,把工艺研究一个通透,然后一点不差的写在书上。其中就包括了大宋军备的制作过程。
所以,大宋的军备,在辽人、在西夏人眼里,没有一点秘密。
若不是步人甲的造价太高,估计西夏人、辽人,早就造出了步人甲,装备了全军。
所以,寇季不敢把枪、手榴弹等物推广出去。
一旦他推广出去,必然有人会从匠人们手里,想方设法的套出其制作方法,然后毫不顾忌的写进自己的书里,最后再以极低的价格卖出去。
只需要短短数月,枪械、手榴弹等物的制作方法,就会传遍天下。
到那个时候,不仅大宋朝廷会造,大宋山野间的流寇,也会造。
西夏人会造、辽人会造、青塘人会造……
当全天下的人都会造枪械、手榴弹的时候,那大宋装备这些东西,还有什么意义?
又有什么优势?
第0240章 西夏怂了
有人或许会觉得这很夸张。
但这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比如,正在缓缓逼近的辽军,他们手里拿的军械,有不少都是从大宋传出去的。
其中不乏朝廷曾经下令,需要严格保密的军械。
然后呢?
在大宋朝廷下令严格保密的情况下,这些军械还是出现在了辽军军营里。
在这种情况下,寇季怎么敢把枪械、手榴弹的制作方法推广出去。
他真要是推广出去了,估计到时候,就不是大宋的将士们拿着这些东西去开疆拓土了。
而是辽人、西夏人,拿着这些东西来攻打大宋。
……
“叮!”
战争在利箭刺破了保州城城墙上冰面的那一刻,正式打响。
辽军攻城的方式,远没有寇季想象中的那么野蛮。
他们的攻城方式,跟大宋兵马攻城的方式没太大区别。
辽人不仅从大宋传出去的书籍里学会了军械制造,也学会了兵法谋略。
投石车携带的巨石,一个劲的在保州城的城头上开花,在保州城城头上,砸出了一个又一个的豁口。
床弩射出的弩枪,在保州城的城墙上,扎成了一排。
攻城凿在盾牌的护卫下,成功的送到了保州城的城门口,一下一下轰击着保州城的城门。
辽军将士们推着楼车,驾着云梯,攀着扎在保州城城墙上的弩枪,一个劲的往城头上攀爬。
“杀!”
李昭亮一声令下。
各厢军将士们,手持着刀枪,开始应敌。
狄青手持着一杆大枪,带着面具,屹立在城墙上的另一侧,指挥者厢军将士们作战。
寇季眼看着城下的辽军越聚越多,就大声喊道:“把磷火弹都扔下去。”
寇府的仆人、侍卫们,催促着厢军将士们点燃了一个又一个的磷火弹,扔下了城头。
磷火弹在辽军的军阵中炸开,燃起了一团又一团的火焰。
磷火沾到什么烧什么,辽军将士们只要沾染上磷火的,身上纷纷起火。
当寇季带来的磷火弹全部扔下去以后,在保州城下,形成了一片火海。
辽军见到这场面,停止了进攻。
城头上的厢军将士,见到了这场面,也停止了作战。
他们盯着城墙下壕沟里熊熊燃烧的火焰,一时半刻不知道该如何应对。
沾染上了磷火的辽军将士们,一个个惨叫着,掉进了城墙下的壕沟里,化成了火海里的一份养料。
大火从燃起的那一刻就没有熄灭过。
磷火早就燃烧殆尽。
支持着大火继续熊熊燃烧的是辽军将士们的尸身里熬出了尸油。
一道火海,分割了战场。
辽皇耶律隆绪惊愕于磷火弹的威力,不得不下令退兵。
他此次进攻保州城,虽然有些虎头蛇尾。
可面对着那熊熊燃烧的大火,他不得不退兵。
那是一片人油形成的火海,用水是浇不灭的。
用土填的话,城头上的宋军,不会给他这个机会。
他只能退兵。
辽军退了。
在熊熊燃烧的大火面前退了。
可城头上的厢军却没有撤下去。
他们站在城头上,盯着壕沟里的大火在燃烧。
大火燃烧了一天一夜。
壕沟里的尸体被烧成了灰烬,壕沟里的泥土被烧成了一块块的硬块。
保州城上布满的冰层,早就被大火焚烧的融化了个干净。
等到滚烫的砖石在寒风中冷却以后。
寇季领着全城的民夫、将士们,继续在城墙上浇水,让它们迅速的再凝结一层冰层。
然后等城墙上凝结了冰层以后,他也没有停手,而是在继续浇水,让冰层一层一层的加厚。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