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拱殿里。
地火龙熊熊燃烧着,凡是进入到了殿里的人,都感受到了一股暖流迎面而来。
一些穿戴的厚实的官员,在进了垂拱殿以后,还要脱去外面的大氅,交给宦官、宫娥们捧着。
时辰到了以后。
寇准引领着赵祯进入到了垂拱殿内。
待到赵祯坐定以后,百官们躬身施礼。
寇季在施礼的时候,扫视了一圈垂拱殿里的官员。
发现他没有上朝的这几日,垂拱殿里相熟的面孔,少了不少。
户部、刑部,仅有一个左侍郎在。
其余的户部、刑部官员,一个也不在。
除此以外,三司的三两个属官,也不见了踪影。
李迪、王曾二人也没有上朝。
寇季猜测,李迪、王曾二人,八成是去调查常平仓的事情了。
两位参知政事一起动手。
那些在常平仓里捣鬼的官员,怕是要被杀的人头滚滚了。
时至今日,不论是寇准下令诛杀的,还是寇准、李迪、王曾三人假借赵祯之口诛杀的文官,多不胜数。
刑不上大夫之类的话,早就成了一句空话。
如今就算犯了罪,刑罚不能落到身上的,怕也只有朝廷二品,以及二品以上的大员。
用刑不上二品,替代刑不上大夫,才算妥当。
简单的施礼过后。
满朝文武开始议事。
有关于城外流民的安置问题,当寇季当堂做了一个汇报。
寇季也早有准备,当堂做了一个汇报。
赵祯当堂称赞了寇季,说了一句‘之后会论功行赏’,就此揭过了寇季安置流民的问题。
流民安置问题揭过以后,又开始议论城外被洪水淹没的良田,以及开封府内遭遇了洪水的良田的丈量问题。
每逢水患,重新丈量田产,是朝廷必须做的。
目的是为了防止民间因为田产的问题起冲突。
毕竟,对百姓而言,田产是一家人的生机所托,是比性命还重要的东西。
民间的百姓,经常为了占地垄种植庄家,或者私自挪动地垄,侵占别人田产的问题,打的你死我活的。
经过百官们的讨论,最终决定,将重新丈量田产的问题,交给了刚刚拿到了屯田权力的工部。
寇季对此,并没有多少感触。
王云升听到朝廷要把丈量田产的权力交给工部以后,差点没激动的当场叫出来。
丈量田产,那可是一个很有油水的差事。
讨论完了丈量田产的问题,又相继讨论了其他的问题。
大事处理完了以后。
寇准才把李谘、寇季、王云升三人拉出来对质。
李谘当堂指责,王云升在三司耍泼皮,有损朝廷颜面,有损官威。
寇季则一问三不知。
得到了寇季承诺的王云升,一改之前被寇准盘问时候的说辞,一股脑把所有问题推到了三司头上。
不论寇准问什么,李谘指责什么,他都一口咬定,是三司的人撞到了他,把他撞倒了。
第0345章 大手笔
李谘、王云升二人各执一词,在朝堂上争吵不休,却很难掰扯清楚究竟谁对谁错。
最终在寇准喝斥声中,此事就这么不了了之。
寇准当堂告诫百官,此事以后不允许再发生。
同时还命令秘书省起草榜文,向百姓们澄清此事,杜绝百姓们纷纷效仿。
下朝以后。
王云升兴高采烈的找上了寇季。
“上官,朝廷把丈量田产的差事,交给咱们了。”
寇季瞥了他一眼,道:“你想捞油水?”
王云升见寇季脸上没有喜悦的神色,顿时心头一跳,干笑道:“怎么会呢?下官绝不是那种人。”
寇季懒得去拆穿他,只是提醒了一句,“此事就交给你全权负责。但你必须记住一件事。别让手下的人,把手伸向百姓。
若是有人向百姓们伸手,那就伸手剁手,伸脚跺脚。
至于那些豪门大户,你们随意。
只要不过分,本官不会过问。”
王云升闻言,眼中闪过一道喜色,但却没表露出来,而是一脸诚恳的对寇季躬身道:“上官真是爱惜黎民啊。”
寇季翻了个白眼,道:“本官只是害怕下面的那些人,手伸的太长,逼急了百姓,被人家活活打死在田里。到时候不好收场不说,你我还得跟着受牵连。”
王云升闻言,一脸尴尬。
寇季没有继续跟王云升多谈。
他摆了摆手,先一步离开了东华门。
回府以后,简单的吃了一些东西,然后出了汴京城,去汴京城外正在劳作的工地上巡视了一圈。
确认了没有发生什么事情以后,寇季折道去了交子铺。
江陵铸钱作坊铸造的铜钱,在洪水退了以后,第四日,顺着水路运进了汴京城,如今就在交子铺临时的库房里堆着。
寇季到了以后,迎接他的是慕崇。
陆铭去封桩库。
寇季敷出了每年五万贯钱的代价,从朝廷租借了十几间封桩库的库房。
陆铭负责去交接了。
钱乐去收购麻、毛了,为之后建成的纺织作坊作准备。
孟惟仲去筹措粮食了,明年开春以后,朝廷会断了流民们的粮食供应,寇季、慕崇等人继续筹措出一批足以支撑到春粮收割的时候的粮食,供给流民们。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