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北颂(上)_圣诞稻草人【完结】(698)

  没过一会儿后。

  一辆马车,装着满满当当的铜钱,出现在了交子铺钱。

  坐在车辕上的商人打扮的人,对着交子铺的管事拱了拱手,让人抬着铜钱进了交子铺。

  “自己花钱找人充门面……嘿嘿……”

  陈琳嘲讽着。

  寇季、赵祯二人,齐齐斜了陈琳一眼。

  陈琳一愣,苦笑了一声。

  他只顾着给寇季找茬了,却忘了,赵祯才是交子铺最大的东家。

  若是交子铺没有钱赚,赵祯也就没钱赚。

  赵祯能高兴?

  陈琳赶忙给赵祯赔罪道:“奴婢失言了……”

  赵祯哼哼了一声,没有搭理他。

  他目光继续盯着楼下。

  随着第一辆马车到达交子铺以后,后面接连不断的马车开始涌现到了交子铺前。

  一车车的铜钱被送进了交子铺。

  当第十车铜钱到了交子铺的时候,围观的百姓脸上再无看热闹的神情,反而一脸惊愕。

  当第五十车的铜钱运到了交子铺的时候。

  汴京城的百姓们轰动了。

  一些豪门大户也被惊到了。

  五十车的铜钱,可是一个庞大的数目。

  更关键的是,在这五十车铜钱运进了交子铺里以后,交子铺外面,依然有马车不断的涌来。

  从交子铺的门口顺着马车望过去,一眼看不到尽头。

  一些豪门大户的人,立马派遣了府上的管事,赶到了交子铺处查探情况。

  当第一百车的铜钱运进交子铺的时候。

  汴京城的所有人都震惊了。

  豪门大户的那些家主们坐不住了。

  文武百官坐不住了。

  资事堂里的寇准,也坐不住了。

  就连蛰居在寝宫里的刘娥,也有些坐不住了。

  马匹、轿子,一个个涌现到了交子铺外。

  瞬间填满了交子铺门口的街道。

  一个个达官贵人们,看着那装满了铜钱的马车,一个个眼睛都挪不开。

  陈琳看着留下那逐渐出现的一个个熟悉的面孔,一脸愕然。

  “还真是……真是财帛动人心呐……”

  赵祯盯着楼下那些熟悉的面孔,心里有说不出来的滋味。

  他略显深沉的看向寇季,道:“他们上朝,都没这么积极吧?”

  寇季似乎早就料到了有这种场面,所以他脸上没有任何过激的表情,只是淡然一笑,道:“这就是钱财的魅力……”

  赵祯若有所思的点点头,继续低头往下观看。

  交子铺前。

  王钦若、李谘凑在一起,盯着那一车车的铜钱。

  王钦若目光贪婪的道:“谁家竟然有如此海量的钱财?”

  李谘目光中倒是没有贪婪,只是望着那一车车的铜钱,若有所思的道:“据说是蜀中的商人……”

  王钦若嘿嘿一笑,“如此海量的钱财,也是商人配拥有的。”

  李谘赞同的点头道:“应当交给我三司掌管。若是我三司能掌管这笔钱财,很多事情就不需要那么费心费力的谋划了。”

  王钦若看向李谘,会心一笑。

  李谘看向王钦若道:“听说你有一位故旧,在巡检司任职。让他们去试试水,看看这交子铺里的水有多深,背后又是谁在撑腰。”

  王钦若笑眯眯的道:“刚来的路上,老夫听人说,寇府的那个小崽子跟这交子铺有所关联。”

  李谘听到这话,冷冷的一笑道:“摆出了这么大一块肉出来,惦记上这块肉的,恐怕不止你我。

  先让人去试试水,给那些正在观望的人做一个表率。

  只要惦记上这块肉的人一拥而上。

  我们就有机会坐收渔利。

  到时候别说是寇府的小崽子了,就算是寇准出面,也挡不住我们取财。”

  王钦若笑容灿烂的道:“寇准也不敢得罪所有的勋贵……除非他别有二心……”

  李谘笑着点点头。

  然而。

  诚如他二人所言,看到了这么一块肥肉出现以后,惦记上他们的,确实不止他们二人。

  在距离他们不远处的位置。

  高处恭、曹玮并肩而立。

  高处恭盯着那些海量的铜钱,眯着眼,低声道:“交子铺的东家是谁?”

  曹玮没有隐瞒,直言道:“据说是寇季跟蜀中的几个商人。”

  旁人不清楚交子铺的底细,曹玮倒是了解一些,毕竟曹佾整日里跟寇季厮混在一起,曹府的人一直关注着寇季,寇季前前后后数次到交子铺,曹府的人也知道。

  而慕崇三人不过是一介商贾而已,他们敢把这么多钱财一次性拿出来,必然有所依仗。

  所以很容易联想到寇季身上。

  高处恭听到这话,若有所思,“寇季那小子也太胆大了吧。如此多的钱财一次性拿出来,也不怕别人惦记。”

  曹玮似笑非笑的看向高处恭,道:“你惦记上了?”

  高处恭翻了个白眼,瞥向曹玮,“你难道不惦记?”

  曹玮淡然笑道:“寇季那小子做事向来有章法,他敢把这么多钱拿出来,必然就有手段保住这些钱。我了解他,所以我对这些钱没有贪念。”

  高处恭讥笑了一声,没有多言。

  他不相信曹玮看着这些钱财不动心。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