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北颂(上)_圣诞稻草人【完结】(762)

  几个月的存钱,就已经接近了大宋税负的一成半。

  以后的存钱只会越来越多。

  假以时日,必然会成为朝堂上一个重要的部分。

  锻铁作坊只怕也是如此……”

  赵祯收起了笑脸,盯着陈琳,叹气道:“陈琳……你是在提醒朕,让朕防着寇季?”

  陈琳没有犹豫的点头。

  他也不是第一次提醒赵祯防着寇季了。

  所以没必要隐瞒。

  纵然寇季在此,他也敢当着寇季的面,让赵祯防着寇季。

  第0376章 演武开幕

  赵祯长叹了一声,幽幽的道:“朕为什么要防着他呢?朕不该防他,朕应该防着的是满朝文武。”

  陈琳张了张嘴,要劝诫,赵祯却摆了摆手,不让他再言语。

  赵祯的心思,陈琳不懂。

  不是赵祯身为人君,心思有些难测。

  而是现在赵祯知道了太多了,有些无奈。

  交子铺、锻铁作坊,固然重要。

  可寇季的做法,却让他十分放心。

  寇季知道交子铺、锻铁作坊重要,所以主动帮天家留下了份子,让天家随时随地都能掌控交子铺、锻铁作坊。

  而其他人呢?

  那些掌盐铁的、掌铸钱的、掌酒曲酒典的、掌茶叶的、掌丝绸的、掌瓷器等等的。

  他们若是碰到了惊天的买卖,只会想方设法的据为己有。

  从来不会想到,分润天家一成。

  又或者主动让天家占据份子,便于随时随地掌控。

  他们只会不断的占天家便宜。

  恨不得掏空天家,搬进自己府上。

  两相对比,真正为朝廷好,为天家好的人,非得防着?

  那些朝廷的蛀虫,恨不得掏空天家的人,却不用防?

  这是什么道理?

  赵祯的苦恼,寇季不知。

  寇季回府以后,找了一套盔甲,套在了身上,出了府门。

  临出府门的时候,那个小小的熊猫,抱着他的腿,死死的不肯松开。

  没错。

  寇季从朱能府上得来的两只兽,便是熊猫。

  寇季从腿上拽下小熊猫,刚迈开步子走了几步,小小的身影就爬着追上他,抱住他的腿。

  一双水汪汪的眼睛盯着他,说什么也不肯下来。

  最终,寇季只能强硬的把它拽下来,塞到向嫣手里,由向嫣约束着,才肯离开。

  寇季穿着盔甲出了府,一路到了城外的军营。

  早已得到了消息的狄青等人在营门口等候。

  见到了寇季,纷纷迎上前,施礼。

  “卑职等人,见过统制!”

  寇季淡淡的道:“不必多礼……入营……”

  随后一行人进入到了军营内。

  一进军营就看到了营内的将士们手持着兵刃在操练。

  他们似乎在操练战阵,跟寇季第一次见到他们的时候有些不同。

  寇季目光带着一些询问之色。

  朱由小声的帮寇季解惑,“前几日朱将军过来,指点他们练习战阵,配合着重骑作战……”

  寇季沉吟着点点头,“朱将军的意思,是以重骑为主,弓弩、步卒为辅兵?”

  狄青、朱由等人点头。

  寇季继续问道:“你们的意思呢?”

  狄青沉声道:“卑职赞同朱将军的建议,比起禁军将士,我们的优势不仅有兵甲之利,还有重骑。禁军中多散骑、游骑、轻骑,却唯独没有重骑。

  面对重骑冲锋,他们很难阻挡。”

  寇季闻言,点点头。

  狄青说的不错。

  朝廷兵马众多,可是重甲骑兵却只有静塞军一支。

  如今静塞军已经糜烂,且在边陲驻扎着。

  不可能被拉到汴京城里对阵。

  没有重甲骑对垒虎字军中的重甲骑兵,禁军将士们就只能运用一些大型军械对付虎字军中的重甲骑。

  可自从虎字军入了汴京城以后,并没有暴露过重甲骑。

  一直藏甲于库。

  禁军将士在跟虎字军对垒的时候,未必会拿出大型军械。

  “去营房里说……”

  寇季吩咐了一声,带着狄青等人到了营房。

  坐定以后。

  寇季说道:“朝廷已经决定,于正月十五,在金明池旁的校场,让虎字军和龙神二卫的兵马对垒。届时,除了官家和满朝文武以外,汴京城里的百姓,也会前去观看。”

  朝廷之所以选择正月十五。

  也是为了借着校场比拼,与民同乐一番。

  如今仍在先帝大丧期间,逢年过节不能大肆庆祝。

  但是可以借着校场演武,让百姓们放松放松。

  狄青等人早已通过朝廷的旨意,得到了这个消息。

  所以在寇季说出了这个消息以后,他们只是齐齐点了点头,并没有言语。

  寇季继续说道:“依照朝廷的意思,我们唯有打败了龙神二卫,才有资格跟捧日、天武两支禁军对垒。”

  狄青等人再次点头。

  寇季又道:“此前在入汴京城之前,我让你们藏起重甲骑的盔甲,也是为了防着这一点,如今刚好用上。”

  狄青等人皆是一愣,齐齐看向寇季。

  狄青沉吟道:“统制是打算隐藏重甲骑,等到关键的时候,再拿出来。”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