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北颂(上)_圣诞稻草人【完结】(983)

  御史中丞杜衍脸色有些难看,但却没有开口。

  领侍御史张升,像是没看见他一样。

  寇季沉吟了一下,盯着那人道:“你是侍御史刘平?!”

  刘平脸色难看的梗着脖子道:“是又如何?”

  寇季继续问道:“你是因为我向官家谏言,剥夺了你出任监军的事宜,在向我报复?”

  刘平果断摇头道:“没有!”

  他当然是在报复寇季。

  他深知此次李迪上书奏请的事情,会引起天下官员的公愤。

  一旦李迪上的奏疏被官家准奏,朝野上下将会对李迪群起而攻之。

  届时。

  李迪必然会在满朝文武的弹劾下,灰溜溜的离开朝堂。

  他只不过是想稍微引一引火,让满朝文武将火烧到寇季身上而已。

  一旦火烧到寇季身上,寇季纵然能借着他祖父的身份,保住自身,也难免会被外派几年,离开权力的中枢。

  而他作为扳倒寇季的人,必然会借着扳倒寇季的事情,获得一大波人支持。

  比如那些曾经受到过寇季迫害的官员。

  他可以借着那些被寇季迫害过的官员,平步青云。

  当然了,失败了就会被寇季碾进土里。

  他在赌,而且还是一场豪赌。

  别人不敢赌,但是他敢。

  他也不知道自己那点做的不对,会恶了寇季。

  让寇季在官家面前,说出他难堪大任的话。

  此话已经深入官家之心。

  他原想借着在军中担任监军事情,去西域谋一些功劳,回朝以后,借着功劳升迁。

  可他一切的谋划,皆因寇季一句话而泡汤。

  如今。

  他想要求活,想要升迁,只能扳倒寇季这个说自己难堪大任的人,向所有人证明,自己比寇季强。

  此事,他能做,却不能说。

  所以在寇季问他的时候,他果断否认。

  寇季瞥了刘平一眼,淡淡的道:“你说没有,我却觉得有。”

  刘平略微有些胆寒,他发现,他自己有些小逊了寇季在朝堂上的影响力。

  他初入汴京城不久,以为寇季在朝堂上的影响力,全部原于他的祖父寇准。

  如今才发现。

  寇季纵然离开了他的祖父寇准,在朝堂上依然有影响力。

  而且还十分庞大。

  远不是他三言两语就能动摇的。

  早知道寇季在朝堂上影响力这么大,他就不应该出声。

  刘平下意识的看向了领侍御史张升。

  他当初初入御史台的时候,他的上官张升就告诉过他。

  满朝文武,只要他能抓住把柄的,他可以随便弹劾,唯独不能弹劾寇季,因为寇季性子狠辣,睚眦必报,凡是得罪寇季的人,皆没有好下场。

  他却不信邪。

  只觉得寇季仗着跟官家亲厚的关系,就肆意的在官家面前诋毁他,毁他的前程。

  他一定要报复一下寇季。

  反正御史有闻风奏事的权力,纵然说错话,也没关系。

  顶多被罚俸而已。

  可今日见到了满朝文武对待寇季的态度,刘平就意识到,自己替到了一块前所未有的铁板。

  但……

  那又如何?

  纵然寇季在官家面前弹劾他,他也不过是被罚俸而已。

  些许的俸禄,他还真不在乎。

  刘平咬牙道:“御史有闻风奏事的权力。”

  寇季冷笑道:“那是以前的御史!自从太师整顿吏治过后,御史上朝奏事,也得抓到一些证据才行。无故攀咬,就是诽谤。”

  “难道你还能当着满朝文武的面报复我不成?”

  刘平质问。

  寇季不屑道:“你也配?”

  寇季说完这话,不再搭理刘平。

  独留下刘平一个人站在哪儿,脸色难看,揣测不安。

  寇季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站好。

  群臣们经过寇季这么一闹,也不再指责李迪,一个个跃跃欲试的等着赵祯到了以后,齐齐向李迪开炮。

  吕夷简姗姗来迟。

  到了以后,跟李迪点了点头,走到了李迪身后站着。

  赵祯在满朝文武聚齐以后,紧皱着眉头,踏上了御阶。

  坐在了御阶上一张平平无奇的座椅上。

  自从楚王赵元佐怒劈了龙椅以后,赵祯就再也没坐过龙椅。

  赵祯坐定以后,陈琳宣了一声。

  “上朝!”

  满朝文武齐齐施礼。

  施礼过后。

  陈琳刚要开口,就听寇季大喊道:“启奏官家,臣有本要奏。”

  站在御史之列的刘平,浑身哆嗦了一下。

  他心里生出了一阵恐惧,觉得寇季所奏的事情,八成和他有关。

  赵祯听到了寇季的声音,揉了揉眉心,“爱卿有何要事,不等陈大伴宣完朝仪?”

  寇季躬身道:“臣弹劾侍御史刘平,当着满朝文武之面,诽谤臣。此事满朝文武,皆可作证,还希望官家能为臣主持公道。”

  赵祯愣了一下,叹了一口气,摆摆手,“那就罢了吧。”

  刘平听到这话,差点跌坐在地上,眼中充满了难以置信。

  罢了吧?

  罢了?!

  随口就罢了?

  我可是御史?

  清流言官!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