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季在派人给朱能去送信以后,就让赵润去宫里传话,让陈琳过来了一趟。
寇季把黑汗国要购买精良盔甲和兵刃的事情跟陈琳说了一下,让陈琳回宫以后跟赵祯说一下此事。
贩卖盔甲兵刃,如今对大宋而言,是一桩生意。
一桩稳赚不赔的生意。
大宋此前在寇季主持下,四处贩卖盔甲兵刃,没少借此捞钱。
如今大宋四海靖平,以及没有冤大头让大宋宰了。
如今有一个冤大头主送上门。
大宋自然不会错过。
哈图克在汴京城只待了两日,在市面上花费重金购买了一些书籍以后,就带着他的人离开了汴京城。
哈图克走了没多久。
黑汗国的使者就到了汴京城。
哈图克和黑汗国的使者是一起出的黑汗国。
只是到了开封府外的时候,黑汗国的使者就在开封府外的驿站里住下了。
一直等到哈图克给他们传话,他们才赶往了汴京城觐见赵祯。
黑汗国的使者在觐见赵祯的时候,果然提出了购买军备。
赵祯已经了解过具体事宜了,所以在黑汗国使者提出此事以后,就点头答应了,并且将此事交给了鸿胪寺和兵部的人处理。
在购买军备的事情进入到了正轨以后,寇季就没有再关注此事。
寇季将目光重新落在了江南和河东征兵的事宜上。
吕公著到了江宁府,取代了韩阳以后,所作的第一件事就是让人送韩阳回汴京城。
在送走了韩阳以后,吕公著请江宁府内一些颇有名望的豪门大户的家主,吃了一顿饭,向他们表示,朝廷已经放弃了在江宁府募兵,让他们不用再罢市了。
江宁府的豪门大户选择相信了宰执三公子的话。
于是乎他们就恢复了市场。
值得一提的是,闹的韩阳出不了门的人命案,在吕公著请豪门大户的家主吃过饭以后,就再也没被人提起。
仿佛那人命案就是双方斗争的筹码。
当争斗分出了胜负,筹码就不重要了。
没人提及此事,也没人去追查此事。
似乎那在斗争中死去的人,从来没有出现过。
第0924章 借东风,扶摇而上
江宁府兴起的波澜随着吕公著的涉入,瞬间变的风平浪静。
就在江宁府的豪门大户以为诸事已毕的时候。
吕公著突然提出了扑卖往后三年江宁府商税收税权。
此事传扬出去以后,江宁府再次兴起了波澜。
江宁府的豪门大户,纷纷派人赶到了江宁府,参加扑卖。
只是,此次的扑卖,跟以往的大有不同。
参加扑卖的不只有江宁府的豪门大户。
还有一些过江龙。
为首的便是吕家。
吕家祖籍是淮南寿州的,家里有两大生意,其一是粮食,其二是干货。
所以在税收权扑卖开场以后,吕家的管事,就一路将粮食、干货,两种的生意抬到了一个极高的价格。
往年,江宁府一府的粮食税收权,扑卖出去的价格在十万贯左右。
今岁,吕公著主持的扑卖会上,粮食税收权一下子攀升到了三十万贯左右,远超往年三倍。
花三十万贯钱,拿下了江宁府一府之地的粮食税收权,可以说是无利可图。
因为江宁府一府之地,每年粮食的交易额有限,能收取到的税负,最多的时候也只有二十三万贯左右。
吕家将粮食税收权的价格提到了三十万贯,不仅没得赚,还得倒贴进去数万贯。
但是,即便是吕家已经将粮食税收权提高到了一个无利可图,还要倒贴钱的地步,江宁府的豪门大户们也没敢放弃粮食的税收权。
为何?
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将税收权掌握在自己手里。
他们互相之间也制定了一些不成文的规定。
大家各掌一项商税的税收,互不为难,共同发财。
可是猛然出现了过江龙,花高价钱从他们手里抢走了粮食税收权,会瞬间摧毁他们好不容易建立起的规矩。
更重要的是,税收的权力掌握在别人手里。
他们就没办法借着税收的权力去谋取更多的私利。
还要处处受制于人。
也正是因为如此,即便是吕家的人将粮食税收权的价格抬到了一个极高的位置,他们也不愿意放弃。
陪是会陪一点。
可总比受制于人,任人拿捏的强。
于是乎,江宁府的豪门大户私底下商量了一下,就将价格抬到了三十五万贯。
吕家的人几乎没有任何犹豫,果断就将粮食税收权抬到了四十万贯。
江宁府的豪门大户看到这个价格,只能遗憾的放弃了粮食税收权。
因为价钱抬到了四十万贯,不仅没得赚,还得倒贴进去十数万贯钱。
对他们其中某些人而言,已经顶得上一年的收入了。
他们不可能将所有的收入全部砸进去。
江宁府的豪门大户放弃了粮食税收权,准备去谋取其他的税收权的时候,却发现,其他的税收权也被人抬到了一个极高的价格。
几乎都超过了税收的盈利。
只要有人出价,立马就有人抬价。
似布匹、地方榷酒,几乎都超出了盈利的十多万贯。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