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北颂(下)_圣诞稻草人【完结】(1233)

  青塘那片土地上,如今虽然没什么人。

  但是牛、羊、马成群成群的跑。

  在青塘人和侵入到青塘的黑汗人被处理干净以后,他们的牛、羊、马就留在了青塘。

  那是大宋的战利品。

  由于数量比较多。

  朝廷一时半会消化不完,所以就将那些牛、羊、马,放养在了青塘各处。

  经过了两年的繁衍,数量变得更加庞大。

  所以吕夷简有底气许下如此承诺。

  他就是想借此吸引更多的百姓到青塘去落户。

  事实证明,他的方法是有效的。

  随着他放出的豪言传便了大宋以后,有许多人跟着前往青塘的大部队赶往了青塘。

  其中有一些贪恋青塘田产的,决定去青塘落户。

  也有一些是去青塘打工的。

  对。

  就是打工。

  他们不是去服役的人,也不想在青塘安家落户。

  他们就想去青塘种地,想赚取吕夷简许下的那些牛羊马。

  良田和牲口对百姓们而言是珍贵的。

  虽然如今的牲口价格大跌,但仍旧不是许多贫寒百姓所消费得起的。

  所以他们想去青塘做工,赚取牛、羊、马。

  一群人浩浩荡荡的涌现到了西宁州以后,数量已经达到了二十万。

  其中服役的十万,家眷六万,愿意在青塘落户的六千,剩下的都是前去青塘打工的。

  吕夷简亲自策马赶到了西宁州迎接他们。

  然后带着他们入了青塘。

  到了青塘以后,吕夷简快速的从他们中间挑选出了许多领头人,依照军中的排序方式,将他们编成了一个一个营。

  然后将他们分别安置在了青塘境内为数不多的城池内。

  并且大方的将青塘境内的那些屋舍、寺庙,分给了百姓们居注。

  然后又给他们分配了牛、羊、马、农具,并且给他们划分了开垦良田的区域。

  二十万人中,绝大多数都是农家子。

  所以不需要人刻意去教他们种田,他们自顾自的就开始在青塘境内开垦起了荒田、划分起了草场。

  吕夷简只需要给他们提供种子,并且叮嘱好领导他们做工的人规矩以后,就不用太灌输他们。

  吕夷简自己领着那些愿意在青塘境内安家落户的人,住进了青塘最繁华的青塘城。

  给他们分了大屋、大宅。

  不仅如此,还给他们每家每户分配了一千亩地、一千亩草场,牛羊马匹等数量翻倍提供。

  然后又将青塘的王宫和青塘王宫旁庞大的寺庙,改成了学社,让那些孩子们去读书。

  此事传扬出去以后,那些在青塘境内服役的很多男丁,都动心了。

  那些去青塘打工的百姓也动心了。

  没办法,吕夷简给的太多了。

  多到他们活到这么大,也没敢奢望过的地步。

  有大量的田种,有成群的牛羊马匹,孩子还有书读,对他们而言吸引力太大了。

  于是乎,在吕夷简的诱惑下,落户的人越来越多。

  随着地方上百姓的户籍被转移,地方衙门不乐意了。

  特别是临近青塘的几个衙门。

  其中西宁州知州喊的最惨。

  在吕夷简开出的一千亩良田、一千亩草场的诱惑下,西宁州半数的贫寒百姓跑了。

  由于身处在边地,民风彪悍,所以他们根本不在乎地方衙门的约束,说跑就跑。

  西宁州知州眼看着西宁州内许多纺织作坊纷纷歇业,眼看着街道上的行人逐渐变少,他怒不可止。

  参奏吕夷简的奏折一封一封往汴京城递。

  赵祯和寇季二人假装没看见。

  朝中百官也无人提及此事。

  毕竟,比起吕夷简,西宁州知州在朝中就是一个喽啰。

  吕夷简虽然离开了中枢,可门生故旧一大堆,大部分都在朝中,儿子也在朝中出任侍郎。

  西宁州知州,可没那么多门生故旧,更没有做侍郎的儿子。

  所以西宁州知州参奏吕夷简的奏折入京以后,帮谁不帮谁一目了然。

  吕夷简的做法很符合赵祯和寇季二人的心思。

  他二人选择了装聋作哑,西宁州知州的奏折自然石沉大海。

  吕夷简在青塘疯狂了两个月以后,两份有分量的奏折出现在了朝堂上。

  赵祯拿着两份奏折,哭笑不得的道:“吕夷简是过分了……”

  寇季神色跟赵祯差不多,他点着头道:“挖墙脚挖到了李迪和杜衍身上,他们自然不乐意。”

  两份有分量的奏折,分别来自于李迪和杜衍。

  李迪在奏折中毫不客气的骂吕夷简不要脸。

  杜衍言辞犀利的指责吕夷简是个祸国殃民的奸臣。

  李迪更是在奏折中威胁到,如果吕夷简再不克制自己,他就要带刀入青塘,去跟吕夷简血拼。

  赵祯苦笑着道:“吕夷简从中原腹地挖人也就算了,居然连河西的人也挖。李迪和杜衍如今还指望着河西的百姓陪着他们一起治沙呢。

  吕夷简疯狂的挖墙脚,他们二人自然气的跳脚。”

  寇季感慨道:“没办法,青塘地域辽阔,而青塘的高原上,只有河西人勉强能适应。从中原腹地迁移过去的百姓,根本没办法在青塘的高原上站稳脚根。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