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情形下,狄青想碰到一场叛乱,很难很难。
寇季理解狄青的心情,但并不代表他会放任狄青在外面浪费时间。
寇季对管家吩咐道:“派个人去催一催。他可是禁军司主官,禁军司还有许多政务需要他操持。”
管家点头答应了一声。
寇季在管家研磨好了墨汁以后,提笔写了一份奏疏,让管家派人去送进宫。
寇季奏疏送出去以后,就背负着双手出了书房门口。
一道门口,就看到了某一个小胖子,一步三晃的挺着大肚子进了书房所在的院子,嘴里吟唱着诗词,脸上洋溢着志得意满的笑容。
小胖子不愧是光芒掩盖了足足上千年的诗仙。
寇季明明没有教导他作诗,他却无师自通,学会了作诗。
并且还喜欢炫耀,没事的时候就口吐莲花。
在竹院里,没人吹捧他。
因为竹院里的学生,不是跟他一样的怪物,就是不在乎诗词之道的大贵族。
倒是外面的人十分喜欢吹捧小家伙。
他们不仅觉得小家伙长的可爱,还觉得小家伙是一个神童,腹中有锦绣的神童。
太祖、太宗朝的时候,他们都不喜欢神童,所以民间没人吹捧神童,朝堂上也没有神童出头之地。
所以太祖、太宗两朝的时候,朝堂上几乎都是老臣。
唯一的例外就是寇季的祖父寇准。
寇准十九岁中的进士,被人诟病,觉得他年龄太轻,需要压一届。
若不是寇准当着太宗皇帝的面奏对得体,估计还真会被罢落榜单,再压一届。
由此可见,神童在太祖、太宗两朝不怎么受欢迎。
到了真宗朝的时候,神童就慢慢变得吃香了。
特别是著名的神童晏殊得到了真宗皇帝赏识以后,大宋就掀起了一场神童风。
朝野上下都喜欢神童,也喜欢提拔神童、赞赏神童。
也正是因为如此,神童在大宋很吃香。
像是小家伙这种才华从身体里往出涌的神童,就更加受欢迎。
小家伙去一趟青楼,能混一脸的胭脂和一大堆的荷包回来。
荷包里揣满了金银叶子。
可见青楼里的姑娘们有多宠爱小家伙。
寇季觉得,小家伙再年长一些,就能顶替昔日的风月班头柳永,成为大宋新的风月班头。
“我以为你只是喜欢姑娘们的脂粉味,想不到你还迷恋上了酒?你才五岁半,就学人玩起了风流是吧?”
寇季阴恻恻的声音在苏轼耳边响起。
苏轼刚吟了半首诗,心里咯噔了一下,立马闭上了嘴,浑身僵硬的站在了原地,微醺之意散了一半。
当寇季的面孔出现在他眼前的时候,他快吓哭了。
“憋住!不许哭!”
寇季喝了一声。
苏轼赶忙咬着嘴唇,憋住了哭腔。
寇季没好气的道:“你只有五岁半,又是逛青楼,又是喝酒的,跟谁学的?”
苏轼刚要张嘴,就听寇季冷哼道:“你爹是个妻管严,你先生我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我们二人都没有诗书风流过,所以你的坏毛病是跟谁学的?”
苏轼小脸崩的紧紧的,怯怯的问道:“什么是妻管严?”
寇季脸色一黑,通过苏轼的话,他明白了,他一番说教算是白说了。
“妻管严就是趴耳朵……”
“哦……怕妻子啊。”
“……”
趴耳朵是一句川地的方言,苏轼是川地眉山人,身边最亲近的也是川地眉山人,虽然没有居住在眉山,但是通过身边的人,也能知道这话的意思。
苏轼低头思量了一下,一脸认真的对寇季道:“我爹在我娘面前还是很威严的……”
寇季呵了一声,恶狠狠的瞪了苏轼一眼,“一会儿再收拾你。”
苏轼吓的缩了缩脖子。
寇季盯着苏轼背后的月亮门,冷哼了一声道:“出来吧,难道要我这个当先生的请你们?”
王安石、曾巩、苏景先、赵润四个人,还带着一个少年出现在了寇季面前。
寇季冷哼了一声,“你们中间有人到了年龄,架不住同窗邀请,去烟花柳巷之地嬉耍一番,我能理解。
但苏轼只是一个懵懂的童子,你们带着他去烟花柳巷之地,合适吗?”
王安石、曾巩、苏景先、赵润,以及他们带来的那个少年,一起垂下来头。
他们为何带苏轼?
因为带着苏轼去浪不用花钱。
寇季扫了他们一眼,咬牙道:“上一次轻饶了你们,你们居然不长记性?当我这个当先生的好欺负,还是觉得我震慑不住人?”
王安石、曾巩等人没敢说话。
寇季冷冷的问道:“谁的主意?”
王安石咬了咬牙,抬起头道:“是学生……”
“我们都有份……”
其他人也抬起了头主动认错。
寇季没有搭理其他人,而是盯着王安石道:“带着太子去烟花柳巷之地,你没那个胆子。”
王安石心中叹了一口气,没有言语。
寇季目光落在了曾巩身上,冷哼道:“你也没有……”
寇季看向了苏景先,“你更不行。”
最后落在了赵润身上,“是你想去,他们不得不陪你去。”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宋朝